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参苓白术散联合艾灸治疗脾胃虚弱型泄泻的临床效果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的:探讨对脾胃虚弱型泄泻患者行参苓白术散联合艾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入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脾胃虚弱型泄泻患者78例,采用动态随机法的形式将其平分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为39例。参照组行参苓白术散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行艾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治疗效果。结果:①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组间无差异(P>0.05),治疗之后,实验组的症状评分明显比参照组低,组间对比(P<0.05)。②实验组的治疗效果92.31%高于参照组71.79%,组间对比(X2=5.5714,P=0.0182)。结论:对于脾胃虚弱型泄泻患者而言,参苓白术散联合艾灸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且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艾灸;脾胃虚弱型泄泻;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6-03--01
  脾胃虚弱型泄泻是因为患者受多种原因的影响而成,例如外邪,饮食、脾胃虚弱等,临床上主要以大便的形状改变,大便次数变多,粪便会呈现黄色稀水性、蛋花形状,粘液、泡沫等,患者还会腹部疼痛肿胀、恶心、全身乏力等症状出现、关于病因还未得到统一的说法,加上每位患者的身体素质不一样,对治疗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治疗也比较困难。在西医上,常以调整患者的肠道内部为主,提高抗感染能力,修复破损的肠腔粘膜,采用的药物见效虽然很快,但是不能治愈彻底,容易反复发作。而中医上采用参苓白术散联合艾灸进行治疗,取得较为理想的结果。本文通过对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脾胃虚弱型泄泻患者78例进行分析,评定对脾胃虚弱型泄泻患者行参苓白术散联合艾灸的临床效果[1]。
  1 基础资料和方法
  1.1 基础资料
  将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脾胃虚弱型泄泻患者78例作为本次实验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平分为实验组(n=39)和参照组(n=39)。其中参照组男30例,女9例,年龄最大40岁,最小7岁,平均年龄在(22.4±3.9)岁,病程在2-10个月;实验组男25例,女14例,最大年龄42岁,最小年龄10岁,平均年龄在(52.2±2.9)岁,病程在3-1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基础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行参苓白术散治疗[2] ,配方如下:人参10g 、白术10g 、茯苓10g 、桔梗10g、山药30g、砂仁10g、白扁豆10g、薏苡仁30g 、莲子10g、陈皮10g、炙甘草6g。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艾灸治疗,选取脐中央神阙、外膝眼直下3寸足三里、中脘三个穴位进行艾灸。每天一次,每个穴位灸10分钟,注意艾条的燃烧情况,及时敲灰,两组患者连续接受治疗20天,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治疗变化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
  将78例脾胃虚弱型泄泻患者的数据应用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21.0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依据正态分布检验,(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予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表示,并采用卡方检验,组间对比p<0.05即证实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对比
  通过表1数据可知,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组间对比(P>0.05),治疗之后,实验组的症状评分明显比参照组低,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3 讨论
  对于脾胃虚弱型泄泻的发病最终原因并未得到明确的答案,在西医学理论中认为,是因为患者的肠道感染,药物过敏,食物过敏,生活饮食不正常等引起的,治疗上采用西药治疗短时间效果较为理想,但长时间治疗,效果差,且容易反复发作。而在中医学理论中认为,泄泻和脏腑有关系,从人体的五脏六腑找寻病因,脾每日现将食物转化成我们可以吸收的物质,然后运输至各处,胃主管接受,脾气主升,胃气主降,两者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将水谷精华运送到身体各处,但是脾胃虚弱的患者,不能接受水谷和运化后的精华,清气不能上升,浊气也不能下降,就会形成泄泻。脾胃的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期时间的腹泻会造成人体虚弱,气血两亏,还会让患者出现贫血、身材消瘦等情况。参苓白术散具有健脾胃,祛湿气,止泻、补气的功效,其中山药、党参、白术都可强健脾胃补气;白扁豆,薏苡仁、茯苓可以帮助患者去除体内的湿气,对脾胃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还能止泻;桔梗可开宣肺气,肺气宣畅则水道通畅,水气湿气无法在脾胃聚集,泄泻的状况就能够有所改变;砂仁和莲子肉可以去除体内的浊气,醒脾胃;
  通过燃烧艾条,使其通过经络传导,温通气血、活络经血,临床上常选取三个穴位,第一个为神阙穴,能够提高阳气,止腹泻,调整五脏六腑的能力,让全身气血正常运作;第二个选择足三里,可提高肠道的吸收能力,促进胃肠动力[3];第三个选择中脘,让全身气血能够正常循环,提升肠胃对水分的吸收能力,对消化系统起到很好的调节功效。
  通过本次研究证实,治疗之后,实验组的症状评分明显比参照组低,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的治疗效果92.31%高于参照组71.79%,组间对比(X2=5.5714,P=0.0182)。说明采用参苓白术散联合艾灸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率,比单一用药的效果显著,艾灸作为中医的特色,配合参苓白术散,根据患者的症状变化随时调整,治疗相对灵活。
  综合以上结论,对于脾胃虚弱型泄泻采用参苓白术散联合艾灸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提高了患者的身体质量,用药也十分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糜丹丹.参苓白术散联合艾灸治疗脾胃虚弱型泄泻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22):82-84.
  王薇.参苓白术散联合艾灸治疗脾胃虚弱型泄泻的临床观察[J].北方药学,2017,14(10):186.
  白洁.中药穴位贴敷与艾灸治疗脾胃虚弱型泄泻的效果与护理[J].家庭医药,2018(1):50-5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695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