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瑞舒伐他汀和普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和普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效果以及患者肌酸激酶(CK)、肝肾功能的变化。方法 52例高脂血症患者,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普伐他汀治疗, 观察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周、治疗6个月时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CK、谷丙转氨酶(ALT)、血肌酐(Cre)水平。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周、治疗6个月的TC分别为(6.410±0.665)、(4.730±0.522)、(4.050±0.334)mmol/L, LDL-C分别为(4.420±0.474)、(3.310±0.538)、(2.960±0.558)mmol/L, HDL-C分别为(0.920±0.121)、(1.010±0.172)、(1.070±0.223)mmol/L, CK分別为(174.2±33.2)、(167.8±30.9)、(170.8±19.6)U/L, ALT分别为(33.80±7.62)、(35.80±6.51)、(39.50±14.13)IU/L, Cre分别为(64.90±11.58)、(62.80±11.48)、(62.30±9.56)μmol/L。观察组治疗前、治疗6周、治疗6个月时TC分别为(6.610±0.521)、(4.780±0.494)、(3.980±0.495)mmol/L, LDL-C分别为(4.460±0.481)、(2.34±0.304)、(2.020±0.192)mmol/L, HDL-C分别为(1.060±0.302)、(1.530±0.482)、(1.960±0.439)mmol/L, CK分别为(175.1±38.1)、(174.2±23.8)、(176.4±19.2)U/L, ALT分别为(37.40±13.43)、(39.00±12.13)、(38.70±9.22)IU/L, Cre分别为(65.80±12.04)、(64.60±9.26)、(64.46±9.15)μmol/L。两组患者治疗前的TC、LDL-C、HDL-C、CK、ALT、Cr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6周、治疗6个月时的LDL-C、HDL-C水平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6周、治疗6个月时TC、CK、ALT、Cr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6周、治疗6个月时CK、ALT、Cr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6周、6个月时TC、LDL-C、HDL-C水平明显优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和普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肯定, 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瑞舒伐他汀疗效更佳,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高脂血症;不良反应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7.051
  血脂异常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4种类型, 其中以LDL-C增高为主要表现的高胆固醇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 包括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以及外周动脉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1-4]。为了探讨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治疗方案, 避免不良反应, 本研究应用瑞舒伐他汀和普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患者, 得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近3个月内未服调脂药的高脂血症患者52例, 其中男25例, 女2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TC≥5.18 mmol/L和(或)LDL-C≥3.37 mmol/L。排除标准:①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②近3个月内发生过急性心脑血管事件;③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④观察期间合并应用影响肝肾功能、血脂的药物或酗酒;⑤甲状腺功能低下;⑥对所用药物过敏;⑦服药及随访依从性低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26例。对照组中男12例, 女14例;平均年龄(56.90±2.74)岁。观察组中男13例, 女13例;平均年龄(57.60±2.3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普伐他汀[第一三共制药(上海)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60271, 规格:40 mg×7片/盒]治疗, 40 mg/次, 每晚睡前口服。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阿斯利康药业(中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J20170008, 规格:10 mg×7片/盒]治疗, 10 mg/次, 每晚睡前口服。
  1. 3 观察指标 分别在治疗前、治疗6周、治疗6个月时测定两组患者的TC、LDL-C、HDL-C、CK、ALT、Cre水平, 并进行组间组内比较。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周、治疗6个月的TC分别为(6.410±0.665)、(4.730±0.522)、(4.050±0.334)mmol/L, LDL-C分别为(4.420±0.474)、(3.310±0.538)、(2.960±0.558)mmol/L, HDL-C分别为(0.920±0.121)、(1.010±0.172)、(1.070±0.223)mmol/L, CK分别为(174.2±33.2)、(167.8±30.9)、(170.8±19.6)U/L, ALT分别为(33.80±7.62)、(35.80±6.51)、(39.50±14.13)IU/L, Cre分别为(64.90±11.58)、(62.80±11.48)、(62.30±9.56)μmol/L。观察组治疗前、治疗6周、治疗6个月时TC分别为(6.610±0.521)、(4.780±0.494)、(3.980±0.495)mmol/L, LDL-C分别为(4.460±0.481)、(2.340±0.304)、(2.020±0.192)mmol/L, HDL-C分别为(1.060±0.302)、(1.530±0.482)、(1.960±0.439)mmol/L, CK分别为(175.1±38.1)、(174.2±23.8)、(176.4±19.2)U/L, ALT分别为(37.40±13.43)、(39.00±12.13)、(38.70±9.22)IU/L, Cre分别为(65.80±12.04)、(64.60±9.26)、(64.46±9.15)μmol/L。两组患者治疗前的TC、LDL-C、HDL-C、CK、ALT、Cr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6周、治疗6个月时的LDL-C、HDL-C水平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6周、治疗6个月时TC、CK、ALT、Cr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6周、治疗6个月时CK、ALT、Cr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6周、6个月时TC、LDL-C、HDL-C水平明显优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不断更新的研究进一步揭示LDL-C水平与ASCVD发病危险呈连续性关联, 且LDL-C的降低幅度和ASCVD发病危险的降低呈现直线关系[5-8]。目前大量研究显示, 他汀类药物能较其他药物更有效地使TC、LDL-C降低到理想水平, 并调节其他血脂水平, 稳定斑块、保护内皮, 从而降低心血管死亡和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一、二级预防中[6-9]。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通过限速酶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對内源性胆固醇合成早期阶段的抑制作用, 促进细胞内合成的胆固醇量减少, 从而阻断了细胞内的羟甲戊酸代谢途径, 对细胞膜表面LDL-C受体数量起到反馈性刺激作用, 使其活性增加, 血清胆固醇降低, 同时还可以抑制肝脏合成载脂蛋白B-100, 从而减少了甘油三酯(TG) 以及脂蛋白的合成与分泌[10-14]。瑞舒伐他汀是目前调脂效果最强的他汀类药物。本研究再次证实, 应用瑞舒伐他汀或普伐他汀治疗6周时即可使患者LDL-C水平明显下降, 继续治疗可获更佳效果。并且应用过程中患者的CK、ALT、Cre水平无明显改变, 提示上述药物对肌肉、肝功能、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临床应用安全可靠。而瑞舒伐他汀的调脂作用更强。
  综上所述, 给予高脂血症的患者瑞舒伐他汀或普伐他汀治疗方案, 可有效使TC、LDL-C降低到理想水平, 并升高HDL-C水平, 进而可预防心脑血管病风险, 而且临床副作用少, 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依从性良好, 有利于长期服药。并且瑞舒伐他汀在降低LDL-C、升高HDL-C方面优于普伐他汀,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胡大一, 郭艺芳, 陈红, 等. 《2014年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血脂异常防治专家建议》十大要点. 中国循环杂志, 2014, 29(6):410-411.
  [2] 王淼, 刘静, 赵冬. 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评估的新方案.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8, 46(2):87-91.
  [3] Glynn RJ, Danielson E, Fonseca FA, et al. A randomized trial of rosuvastatin in the prevention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 2009, 50(4):1851-1861.
  [4] 袁远, 徐燕, 高旭光. 匹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调控的临床对比研究.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5(10):1024-1026.
  [5] 刘少云, 杨雪佳, 孔立茶, 等. 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有效性的Meta分析. 天津医药, 2017, 45(12):1324-1329.
  [6] 崔维, 王龙安.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脑梗死的近远期疗效对比.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9(9):67-68.
  [7] 樊国兵. 瑞舒伐他汀钙与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 29(10):1311-1312.
  [8] 霍乃萍. 普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2014, 24(7):4281.
  [9] 陆晓芳. 普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82例临床观察. 基层医学论坛, 2014, 18(16):2087-2088.
  [10] 余娅梅. 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56例临床观察. 医学信息, 2014(11):214-215.
  [11] 温建伟. 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120例临床观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 24(20):53-54.
  [12] 孙艳转, 许宜冠, 刘奇良. 临床他汀类药物对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9(7):32-33.
  [13] 张英杰. 瑞舒伐他汀钙与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临床研究, 2016, 24(2):61-62.
  [14] 陈涛, 倪美玲, 朱立场. 瑞舒伐他汀钙与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中国老年学, 2015, 24(8):2017-2019.
  [收稿日期:2018-11-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842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