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  > 中国论文网 > 
  • 医学论文  > 
  • 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对象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来自于2015年5月1日-2018年1月31日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患者。随机分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阿卡波糖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且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率。结果:(1)两组组内对比,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对比,治疗前两组各个血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糖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比单一用药方案更加明显,更有利于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并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可见联合方案足够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关键词】 甘精胰岛素注射液; 阿卡波糖片; 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 2型糖尿病; 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9.06.07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06-0-02
   2型糖尿病患者初期可通过磺脲类药物控制血糖[1];但是,当病程的时间不断延长,患者的胰岛细胞功能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该类药物并不适宜长期使用,否则不仅不利于提高疗效,而且会导致血糖更加难以控制[2]。本研究通过对笔者所在医院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对照试验,探讨在阿卡波糖片的前提下,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来自2015年5月1日-2018年1月31日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患者。包括男32例、女28例,年龄19~80岁,平均(35.10±5.51)岁。随机分组,各30例。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1~80岁,平均(35.09±3.51)岁。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23~80岁,平均(35.10±3.50)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做对比。
  1.2 方法
   所有患者都停止原本的治疗药物。
   对照组采用单纯阿卡波糖片进行治疗。初始剂量为50 mg,3次/d,进食第1口后服用。每周调整1次剂量,疗程3个月。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甘精胰岛素进行皮下注射。初始剂量为10 U,1次/d,睡前注射。疗程3个月。
  1.3 观察指标
   安排所有患者在治疗前1 d和治疗后1个月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进行2 000 r/min的离心处理,10 min后分离血清,放置冰库(-20 ℃),然后检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
   参考ADA糖尿病诊断指南进行疗效评估,分为三个等级:显效为空腹血糖水平控制在3.3~5.6 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控制在4.4~6.7 mmol/L;有效为空腹血糖水平控制在5.6~6.5 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控制在6.7~11.1 mmol/L;无效为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未得到有效控制。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同时,观察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变化
   对照组治疗前空腹血糖为(9.31±2.06)mmol/L、餐后2 h血糖(为12.82±3.55)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8.82±2.63)%;治疗后空腹血糖为(8.31±2.06)mmol/L、餐后2 h血糖为(10.82±3.05)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8.02±2.03)%。观察组治疗前空腹血糖为(9.21±2.03)mmol/L、餐后2 h血糖为(12.62±3.05)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8.62±2.33%);治疗后空腹血糖为(6.30±2.03)mmol/L、餐后2 h血糖为(8.80±3.02)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6.03±2.03)%。两组组内对比,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組组间对比,治疗前两组各个血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糖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疗效和不良反应
   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0.00%;不良反应3例(10.00%)。观察组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00%;不良反应1例(3.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属于一种综合性代谢异常疾病,患者长期持续处于高血糖状态容易对患者的肾脏功能造成严重的损伤[4]。该病病程极为漫长,需要终身治疗。现如今世界范围内糖尿病患者数量已达1.8亿人,近几年,我国糖尿病发病率也在持续升高[5-6]。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的第二大糖尿病国家。发病初期可通过磺脲类药物控制血糖,但是长期使用会对胰岛细胞功能造成损害。继发性失效已经成为糖尿病治疗中的难点和重点。据统计,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发病率每年可达5%~15%,5年可累积发病率高达50%[7]。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的日趋庞大,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患者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根据目前现代医学理论,糖尿病患者发生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机制尚不明确,总归而言,其原因和胰岛素B细胞受损、胰岛素抵抗、磺脲类药物抗体与慢性脱敏相关[8-10]。因此必须寻找更加安全、有效的方案。
   本研究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两组组内对比,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降低(P<0.05)。两组组间对比,治疗前两组各个血糖指标无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的血糖指标(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由此可见,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联合阿卡波糖片的疗效比单一用药方案更加见效。究其原因,甘精胰岛素是一种胰岛素类似物。具有长效作用,其溶解度较低,经过皮下注射,可对酸性溶液进行中和,因此而形成微细沉积物,进而持续释放甘精胰岛素,所以该药可作为长效机制的胰岛素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阿波卡糖片则可抑制小肠壁细胞和寡糖竞争,延缓碳水化合物的降解,促使肠道葡萄糖的吸收缓慢,降低餐后血糖的升高[11-12]。二者结合不仅可以提高降糖效果,而且可以延长降糖疗效,起到进一步控制血糖的作用。
   综上所述,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比单一用药方案更加明显,更有利于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并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可见联合方案足够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李革.阿卡波糖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13):1930-1931.
  [2]刘莹,李喆.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磺脲类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6):30,32.
  [3]张丹丹,孙娜,房辉,等.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联合格列美脲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8,34(3):251-253.
  [4]赵啸,张媛媛.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评价[J].药物评价研究,2018,41(2):305-308.
  [5]刘勇华,涂萍,吴和平.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联合格列美脲片和阿卡波糖片治疗磺脲类药物治疗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8,42(1):63-64.
  [6]梁辉,蒋辉.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与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J].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17,14(10):36-38.
  [7]李冬玲,李远,陈燕铭.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和阿卡波糖治疗磺脲类药物治疗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3):423-427.
  [8]杨华,许学忠,祁平,等.甘精胰島素注射液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33(3):219-221.
  [9]李晓蕾.甘精胰岛素、格列美脲、阿卡波糖片联合治疗继发性磺脲类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6.
  [10] Gu F G,Ning J,Fan H M,et al.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imvastatin/DM β CD complex and its pharmacokinetics in rats[J].Acta Pharmaceutica,2018,68(2):16.
  [11] Zhou Z M,Reyes‐Vargas E,Escobar H,et al.Type 1 diabetes associated HLA‐DQ2 and DQ8 molecules are relatively resistant to HLA‐DM mediated release of invariant chain‐derived CLIP peptides[J].European Journal of Immunology,2016,46(4):834-845.
  [12] Lin C Y,Wu Y H,Wang H S,et al.Risk of new onset typeⅡ DM in MDD patients receiving second-generation antipsychotics treatment: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J].Depression and Anxiety,2016,33(5):835-84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9094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