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解说腰椎间盘突出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蒋盛旦

   腰椎间盘相当于一个微动关节,是由透明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组成,分布在腰椎骨间。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和(或)马尾神经,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是临床引起腰腿痛最主要的原因。统计资料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占骨科门诊下腰痛患者的10%~15%,占因腰腿痛住院病例的25%~40%,可见此病非常多见。
  症状:疼痛为主及其他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最多见的症状为疼痛,可表现为腰痛、坐骨神经痛,典型表现为由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至跟部或足背的放射痛。可在行走或久坐后加重,卧床休息可缓解,有些患者可因咳嗽、打喷嚏等活动而加重下肢疼痛。高位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多表现为腹股沟区或大腿前内侧疼痛。其他表现有腰部活动受限、脊柱侧凸、跛行、下肢麻木等。中央巨大型椎间盘突出患者可发生鞍区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出现足下垂。
  病因:退行性改变加诱因
   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是本病发生的基础。椎间盘承受体重,加上腰部又经常进行屈曲、后伸等活动,易造成椎间盘的退变,尤其是下腰椎的椎间盘产生退行性改变。年龄是引起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主要因素,但其他因素也不可忽视。
   1. 外力作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部分人往往存在长期腰部用力不当、过度用力姿势或体位不正确等情况。这些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的损伤日积月累地作用于椎间盘,加重了退变的程度。
   2. 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弱点:椎间盘在成人后逐渐缺乏血液循环,修复能力也较差。
   3.种族、遗传因素:有色人种发病率较低;印第安人和非洲黑人等发病率较其他民族明显要低。
   某些诱发因素可致使椎间盘压力增高,引起髓核突出。包括腹压增加:剧烈的咳嗽、喷嚏、屏气和用力排便等,使腹压增高,引起椎间盘突出。腰部外伤与突然负重:急性外伤可波及纤维环、软骨板等结构,促使已退变的髓核突出;未充分准备,突然使腰部负荷增加,易引起椎间盘突出。不良体位:人在完成各种工作时,需要不断更换各种体位以缓解腰部应力,如长期处于某一体位不变,可导致局部的累积性损伤,特别是长期处于不良姿势更容易诱发本病。职业因素:重体力劳动者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高。这些诱发因素常见于30~50岁的中青年人,平均手术年龄在40岁。
  治疗:保守疗法与手术
   保守治疗是指非手术的治疗方法,包括按摩、牵引、药物等。腰椎在劳损和退变之后,常会出现水肿、粘连、肌肉紧绷等症状,保守治疗能够消除水肿,解除肌肉紧张状态,暂时缓解症状,具有安全、方便、费用相对较低的优点。但治疗效果不彻底,容易复发。
   对于久治不愈或严重患者,可采用手术治疗。方法是通过表皮、肌肉、筋膜等开一个几厘米的创口,摘除突出髓核,解除对神经的压迫。
  保健:重心后移减小腰椎曲度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保健重点是改变身体重心,减小腰椎曲度。患者不要穿任何带跟的鞋,高跟鞋会使身体重心前移,容易导致脊柱弯曲加大,对于椎间盘突出患者是雪上加霜。中跟鞋和坡跟鞋的作用也一样。有条件者应尽量选择负跟鞋。日常生活中应多睡板床,可以减少椎间盘承受的压力。要加强锻炼,增强腰部肌肉。长期缺乏身体锻炼,腰部肌肉力量减弱,不利于保护椎间盘。睡觉前将腰部和臀部反复抬高呈弓状,有一定的康复效果。此外,应纠正不良的劳动姿势,避免体重过重,注意保暖。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674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