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老年患者合理用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毕安利

  【关键词】 老年患者;合理用药
  
  老年人常患多种慢性病,需要同时服多种药物。给药方案复杂,而人到老年,各脏器功能减退,导致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的改变,药物的不良反应随之增加。加之老年人的听力、视力、记忆力、理解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知识缺乏,自主用药现象多,对治疗的依从性差等,常有错服、漏服、擅自乱服药物,造成药物不良反应的后果屡有发生,严重的会危及生命。在临床工作中,我们通过认真做好给药前的评估,并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提高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合理性。
  
  1 熟悉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胃酸分泌量、胃血液流量减少,一般来讲,对于经胃肠吸收的药物,血药浓度变化不大。对于主要经肝脏代谢的药物,因老年人肝功能减退,其血药浓度升高。细胞内水分的减少和脂肪含量的增加,使脂溶性药物分布范围扩大,水溶性药物分布范围减少。各个脏器的功能减退,代谢也发生相应的变化。由于老年人肾单位减少,肾功能减退,肾血流量仅为年轻人的40%~50%,因此药物的排泄延缓,易于在体内蓄积并产生药物的毒性反应。
  
  2 了解老年患者的情况
  
  大部分老年人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疾病,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患者的身心也会发生变化,有时这种身心的变化与疾病引起的变化是很难区分。随着智力、视力、听力、运动能力减退或消失,以及给药方案或剂量复杂,老年患者易出现用药混乱。患者家属要向主治医生详细了解何时用药,如何用药,注意老年患者服药过程中一些微细的身体变化。对于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与主治医师取得联系。
  
  3 老年人常用药物的注意事项
  
  3.1 抗生素 老年人的感染性疾病以细菌感染多见,使用抗生素时,应注意的是肾功能,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如头孢类抗生素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即使给予正常量也常使血中浓度升高,出现药物过量现象,四环素促进蛋白质分解,可使血中尿素升高,此作用常伴有永久性肾损害,因此,在使用对肾脏毒性较强的抗生素时,应适当减少每次用量,甚至延长用药间隙时间。
  3.2 心血管药物 洋地黄广泛应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也可用于室上性心律失常,此类心脏病的老年患者经常用洋地黄治疗。由于老年人GFR低和分布容积减少,故血清洋地黄类浓度比成人高,经研究表明在所有地高辛中毒的患者中80%以上超过60岁。故给老年人应用地高辛应注意,即使没有肾功能障碍,也应小剂量给药为宜。
  3.3 安定及镇静催眠药 催眠药是老年人常用药,临床上老年人65岁以上约有16%使用催眠药,催眠药多属高度脂溶性,在老年人体内贮留量大、半衰期长,老年人对这类药物敏感性高,使用催眠药可产生各种后遗效应,如:头痛、迟钝、精神错乱。故老年人对这类药事使用小剂量,一般用量为年青人的1/3~1/5,增加剂量时,间隙时间也必须延长。
  
  4 针对老年人的特点,予以用药的具体指导
  
  4.1 选择易服用的剂型 为达到治疗目的,应该在服药方法上下功夫。对服用非控释片剂困难的老人,可将其研成粉状。当一些老年人(痴呆)抗拒服药时,可将药物包裹在蛋羹等食物中,与食物一同吃下。
  4.2 服药时协助老年人采取合适的体位 便于吞咽,避免误服。同时告之和帮助老年人,注意用药前后的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使药物顺利吞咽进入消化道和消除不适的余味。
  
  5 动态观察用药情况,及时发现药物的不良反应
  
  老年人通常是患有多种疾病,使用药物很多,且多为长期用药,易产生耐药性,药物依赖等。同时服用两种以上的药物时,有些药物可能发生不良反应。在护理患者时,家属要了解用药注意事项,协助观察用药的反应,特别是老年人在服用镇静剂、降压药、洋地黄类、降糖药和激素类药物后的反应。
  总之,老年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药,临床医生应根据老年人个体差异,科学合理用药,将药物不良反应减少到最低程度,合理使用各种药,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 李淑玲,田亚男.老年人的药物反应及其用药的特殊护理.实用护理杂志,1999,15(4):41-4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5439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