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海外学人精彩亦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云霞 覃智勇

  亦庄,这个隐含着兴旺发展美意的经济开发区名播中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的产业发展,特别是得益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外高层次人才政策的实施。目前,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强有力的人才政策,海外人才纷至沓来,这里俨然已经成为海外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成为北京产业发展的聚宝盆。
  
  创业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开发区这片良好的创业热土加速了我们梦想成功的步伐
  
  “开发区科研院所和高校比较少,但产业功能比较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比较快,这是它的一个特色。”海外学人中心开发区分中心副主任杨积武博士介绍说,“海外学人中心在‘引才’时特别注重创新工作方式,‘变等为请,变引为争’。将引进人才与引进项目、引进企业相结合。随着‘北京亦庄’品牌影响力的提升,重大产业项目的入驻和各项人才优惠政策引导作用的显现,亦庄已经成为海外学人创新创业的沃土。”
  “成功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不是一个人在创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的产业扶持政策以及对创业者全方位的、具体的指导帮助,使我们找到了一个可以成长的摇篮。很多海归过高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其实,把个人专长与外部环境结合起来,更容易走向成功。”康龙化成公司总裁楼柏良的话诠释了亦庄迅速发展的一个秘诀:“事业留人”。从2005到2010,短短5年,康龙化成以其独特的魅力,如梧桐引凤般地吸引着海外高层次人才纷纷落脚。在康龙化成的1000名员工中,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的有1人,入选北京市“海聚工程”的有5人,入选亦庄开发区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有12人。由于有了康龙化成这样一批企业的入驻,目前亦庄开发区的医疗机械产值占到北京市的80%,制药产值占到40%,有近300家医药企业入驻,亦庄被业界誉为“药谷”。
  “创业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开发区这片良好的创业热土加速了我梦想成功的步伐。”汇智泰康CEO刘鸿君的话表达了亦庄海外学人的心声。
  目前亦庄开发区已经吸引海外留学人员1100多名,其中有18人入选 “千人计划”,成为国家级海归人才,25人入围北京市“海聚工程”人才,110名是开发区认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他们主要分布在驻区的69个世界500强或承担国家重大课题的高新技术企业中,涉及生物医药、IT、高分子化工、电子工程、金融、环保、新能源等17个领域。这些海外学人的突出特点是领衔科技创新,主导产业发展,发展势头强劲,在开发区纳税20强中有6家企业为海外学人引导的创新团队。
  
  国家和北京对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可以说是五星级的关照政策。政府的支持给我们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为吸引高层次人才,开发区出台多个鼓励高级人才入区的政策。先后颁布了《关于鼓励和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创业和工作的意见(试行)》、《大兴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专项服务的意见》、《关于鼓励和吸引高层次人才来大兴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创业的意见》等人才政策和措施20多项,使区内的人才政策环境得到了优化。
  在创业方面,每年设立1亿元的发展专项资金,资助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工作和人才奖励。来开发区创办企业,给予10万元的创业资助。海外高层次人才创办的企业在经过认定的孵化区域租赁办公场所和生产场地,可享受房租补贴;对获得国家、北京市重点支持的技术研发项目,可以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在生活方面,海外高层次人才入住开发区博士后公寓,可享受博士后入住待遇;租赁房屋居住的,一次性给予5万元的房租补贴。推荐海外高层次人才配偶就业。帮助联系其子女在北京地区入托、入学,或一次性给予其每个子女入托、入学不超过5万元的资助。对于家属仍居住在国外的,每年报销一次探亲国际机票。
  杨积武兴致勃勃地说:这些实实在在的奖励和优惠政策,全面细致地考虑到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和创新创业的各个方面。目的就是创造一切条件,为高层次人才进入开发区大开绿灯。
  人才聚集后,产生的效果不是简单的1+1,而是一个成几何级数的增长。从昔日的小村庄到今天的产业新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初步形成电子信息通信、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汽车、装备制造四大主导产业,形成了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海外学人中心就是海归之“家”。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感到了“家”的亲切与温暖
  
  事业的吸引、待遇的优厚吸引着海外学人踏上亦庄这块热土。但是他们也有疑虑。因为好的想法还需要一步步实践落实。海外高层次人才通常在国外学习工作时间较长,对国内的情况不是很了解。创业之初很有些无从下手的感觉。面对难题,海外学人中心从其一开始来的时候,就帮助进行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银行开户、工厂选址等,并且不收任何费用。对于刚来亦庄创业的学人,中心一般都跟踪一段时间,传达相关信息,及时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
  在亦庄,流传着下面这样的小故事,他们成为感动亦庄的最好注脚。
  义翘神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发展过程中,就遇到了一件难事。按照常规程序,生物疫苗检验检疫需要三天时间。该公司找到了海外学人中心请求帮助,海外学人中心了解情况后马上和开发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进行沟通。开发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主要负责人到义翘神州现场调研,经过认真研究,并报请市检验检疫局审批同意,将检验检疫时间缩短为2小时,保证了企业的良好运转。
  “在工作上,开发区海外学人中心就是海归之‘家’。它背后工商、公安、科技等18个政府部门直接服务海归。在生活中,生日蛋糕是每一个海外学人都会收到的礼物;对于女性高端人才来说,三八节收到鲜花既意外又惊喜。这些人性化的举措满载着海外学人中心的情意,温暖着每个人的心。”杨积武一语中的。
  开发区海外高层次人才联谊会,是海外学人中心架起桥梁、沟通感情的又一条渠道。这一纽带也激发了海外学人的交流热情,他们发起成立了“开发区海外学人联合会”和“开发区海外学人合唱团”。这些活动既增进海外学人之间的了解,又为他们搭建了交流归国创业和工作经验的平台。
  亦庄的发展雄辩地说明,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关键靠“人”,靠一批在关键领域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人才”。引进一个领军人物、带来一项技术、创办一个企业、兴起一个产业、带动整个产业链,打造科技、人才、产业协同发展的创新高地是开发区人才强区实践的必然选择。这是亦庄人的共识。据杨积武介绍,到“十二五”末,要吸引35个国家“千人计划”专家、60位“海聚工程”入选者、300名海外高端人才来开发区工作或创业。
  放眼未来,肩负“南部增长极、领跑首都经济”的亦庄就像“一辆高速前进的列车”,演绎着海外学人“产业报国”的精彩未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29733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