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职化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理解应用知识、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中职学生厌学情绪普遍,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快乐学习氛围的构建,经常创设一些教学情境,让教学内容溶入情境中,让学生乐在其中,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关键词 中职 化学教学 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03.055
  Abstract Good teaching situation is conducive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to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applied knowledge, and to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quiry ability.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are generally tired of learning. In ordinary teaching work, teachers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cultivation of learning interes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ppy learning atmosphere. They should often create some teaching situations so that teaching content can be integrated into the situation and students can enjoy it so as to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mobilize students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eaching activities.
  Key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teaching situation
  当前,中职学校的生源主要是没有考上普高的初中学生,他们绝大部分基础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学习动机和兴趣,厌学情绪普遍,这些都给后期中职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影响了教育质量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传统的教学里,学生学习被动,主要强调对知识的死记硬背,而忽视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快乐学习氛围的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理解应用知识、更有利于扩展学生的探究能力,但是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会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
  化学教学情境是指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依据课程标准,为落实教学目标,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来创设一个学习环境,在此情境中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建构性学习。本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描述了中职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
  1 以化学史的名人軼事、重大发现等为素材创设教学情境
  化学家在研究化学的过程中,会运用一系列的研究方法,他们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研究的具体的步骤具有一定的典范性,往往会让学生推崇模仿,对于学生平时的化学学习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改变自己的学习习惯;化学可以给人予知识,化学史却可以给人予智慧。与中职化学教学内容有关的名人轶事、重大发现,如《玻尔巧藏诺贝尔金质奖章》、《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等故事都是创设教学情境的良好素材,在教学中,恰当地引入这些内容开展教学,让学生了解科学家的研究历程,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比如老师要讲解“原子的组成”的知识点时,可以播放一段介绍原子学说及原子模型演变史的视频,一边观看视频一边和学生们讨论,在这个情境中,学生能够很好的体验领悟到从道尔顿原子模型、汤姆原子模型再到卢瑟福的核式模型演变的来龙去脉;这样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实现一种科学探究的体验,了解假说、模型等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历程,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巩固了原子结构的基础知识,为下一节核外电子的排布学习做好铺垫。同样为了让学生们学习“海水中富含的元素——氯”,老师可以在教学中给学生讲解瑞典化学家舍勒发现氯气的化学史,借助多媒体的方式生动地展示出来,在观看视频之前先提出问题,让同学们带着问题边观看边思考:氯气从发现到确认是一种新元素,历经30年之久,从这一化学史实中你有什么感悟?舍勒发现氯气的方法沿用至今,一直作为实验室制取氯气的主要方法,请写出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
  2 以学生己知的知识经验为素材创设教学情境
  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无非来源于家庭、社会和学校,学生通过自己生活的环境不断探寻的自然现象,认识的自然规律,其间蕴含了许多的化学知识;从学生已了解的知识出发,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新的化学原理,对某一个已知的知识经验有疑惑,就会产生新问题,从而促使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引入学生已了解知识的相关素材,推陈出新,有利于学生在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构建关联,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认知情感,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如:关于1mol物质含有多少个微粒的教学中,首先提出“打”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规定: 12瓶啤酒就是1“打”。学生们对“打”的概念很熟悉了,然后通过类比指出,国际上规定,1mol任何微粒含有的微粒数就是12克12C所含的碳原子数;再请学生计算12克12C所含的碳原子数,得出是6.02 023个,从而引出阿伏加德常数6.02 023mol-,记为NA。   又如在原子结构模型的教学中,学生已对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可以先利用87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顾相关知识,构建一个似乎看得见的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情境,这时学生能很快理解主量子数n表示的核外电子空间运动状态;接着提出在外磁场存在时,原子的一条线状光谱可能分裂成多条的事实,说明在同一电子层可存在不同的能级,同一能级可有多个能量相同的轨道,每一个轨道上最多能容纳2个自旋运动方向相反的电子;从而理解用4个量子数描述原子核外单个电子的运动状态。用熟悉的知识、经验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推陈出新,帮助学生巩固旧知识,学习理解新知识。
  3 以教材的实验为素材创设教学情境
  化学以实验为基础,借助教材的实验创设教学情境能模拟或重现知识的原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中职学生对化学实验比较感兴趣,从这个角度出发,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实验为素材创设教学情境,这样能显著提高教学的效果。实验素材来源于教材,但是并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改造,使一个问题情境变成多个回合的问题情境,层层诱导分析,使学生产生了实验探究的动机。
  如在倾倒二氧化碳实验教学中进行如下情境创设:首先,在讲台上展示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数瓶,让学生描述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然后设计“你怎么知道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除了告知的方式,哪些事实或实验也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在气大?”“如果将二氧化碳缓慢倒入放有两支长短不同、被点燃的蜡烛的烧杯中,你能预测一下实验的现象吗?”“这个实验还能说明二氧是化碳的哪些性质?”等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了解二氧化碳的一些性质。由于创设了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一次次唤起学生的探索欲望,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又如钠与水的反应教学中,可设计一个“用水点燃酒精灯”实验:事先用镊子将金属钠取出,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切下一小块(黄豆大小)放入酒精灯灯芯中;演示时,请学生用胶头滴管往酒精灯灯芯中滴入一滴水,过一会儿发现酒精灯被点燃。这一反常现象,很快引起学生的好奇,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是用水灭火,而今天却出现“用水点灯”现象,学生无法用自己现有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但又有强烈的好奇心,调动了他们求知的欲望,使整个教学一开始就处于主动的状态。巧妙情境的创设,造成认知冲突,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引领学生体验到问题解决中的困惑和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
  4 以新闻时事为素材创设教学情境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学生知识储备也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老师也应该根据国家的政策导向,向学生普及与化学相关的新闻时事,一方面学生可以及时了解我们的社会生活环境变化,另一方面也学习与化学有关的政策法规。比如现在的环境保护,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冰川融化等问题,国家采取了各种措施积极应对,提出了节能减排,使用新型能源,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等措施。化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应用非常广泛,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因此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选用那些刚发生或过去常发生的,与学生学习紧密相关的新闻来创设情境,可以使教学内容具有时效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如在进行“钠燃烧及钠与水反应”的教学中,则把《广州日报》报道的广州市珠江河段惊现神秘“水雷”事件相关视频展现给学生,然后针对性的设计几个问题:
  问题1:为什么鐵桶装满了金属钠也不会下沉?为什么“泡在水里的东西也会着火爆炸”?
  问题2:为什么消防员将铁桶打开后,冒出了白烟?然后将铁桶内的物质用煤油浸泡?
  问题3:为什么桶内的物质接触到我们皮肤后,会感到疼痛?
  看完新闻视频后,学生们议论纷纷,对“水雷”充满好奇,此时学生的求知欲被调动,想进一步探究的气氛已形成,然后通过实验探究,很快就能明白“水雷”爆炸的原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会得到强化。
  5 以学生的生活事例为素材创设教学情境
  生活中处处涉及化学,在中职化学课堂教学中要把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建立起连接书本知识和社会生活知识的桥梁,通过从学生们熟知的、生动的生活事例入手创设情境,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探求新鲜事物的能力,让学生真实感受到化学知识的意义和价值,体会到化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认识到学好化学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如在进行“氯气的性质”的教学中,我把安徽省洁厕灵与84消毒液混合中毒事件展现给学生,然后针对性的设计几个问题:
  问题1:新闻中的洁厕灵和84消毒液的主要成份是什么?
  问题2:洁厕灵和84消毒液混合后,冒出一股刺鼻的烟雾是什么物质?
  问题3:从新闻描述中,可得出氯气有哪些性质?一旦发生中毒,我们应该如何处理?
  从学生的生活事例出发,极易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同时还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情,多思考身边的常见现象,有助于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化学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总之,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很多,一方面要注重化学素材的收集和整理,另一方面要认真钻研教材和教法,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目标、学生的心理特点等,因地制宜才能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没有情境的教学是枯燥的,就像一勺盐直接放在嘴里,真的难以下咽;知识一定要溶入具体的情境之中,让学生身临其境,使知识由枯燥性变得趣味性,学生易于理解,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曾森为.初步探讨“化学与生活”的教学[J].新课程·中学,2015.8.
  [2] 杜国范.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J].理科考试研究,2015.8.
  [3] 刘晓艳.中职化学课堂学生问题意识的调查与培养[D].南京师范大学,2010.5.
  [4] 罗远芳.信息技术下的化学教学模式与方法创新[J].金色年华(下),2011.3.
  [5] 姜丙国.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7258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