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产教融合模式的物联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该文根据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发挥学科特色优势,构建创新型物联网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培养创新型物联网本科人才的方法。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产教融合;专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12-0138-02
  通过产学研多方合作,依据市场需求、科技发展形式和教育规律,培养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扎实、具备较强应用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
  1学分置换制度
  学校制定了完善的培养方案,大三学生可以通过暑期前往企业实践基地开展就业实战训练。对于大四学生,根据学分管理规定,学院支持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并根据规定,对部分校内课程的学分与企业培训的课程的学分进行置换。
  为规范学生在校外的行为并保证学生参加培训的质量,通过和企业积极沟通,学院与企业联合制定企业培养方案,明确学生在企业实训培养时需要掌握的技能、完成的项目标准。保证学生所做的项目设计参照并遵守行业开发和工程项目实施标准。采用校内教师和校外导师共同负责的制度。
  2 企业教师聘任制度
  学院制定了完善的企业教师的聘任管理办法,根据该办法,学院对于来自企业的外聘教师,妥善安置食宿,并积极提供所需的办公地点和办公设备。
  为充分利用校内校外的各项资源,学院鼓励企业的优秀工程人才来学院对学生进行行业先进技术宣讲,发挥“学校–企业–实训基地”多维度协同育人模式。
  3场地及配套设施支持
  物联网实训中心是我院在2014年成立的、面向学生开放的、旨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专业实验室,实验室为9-419,9-420,目前有北京博创公司的物联网实验系统、RFID实验系统、魔法师实验系统、农业物联网视讯系统以及配套的计算机、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等设备与各种电子元件。
  4 构建学校+企业相结合的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育人”,是指为了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
  根据计算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我院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物联网方向)的培养方案将课程分为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平台、实践教学平台,设专业方向选修模块、学科基础选修模块、创新创业3个模块。实现了学科基础课程、公共必修课程,通识教育必修课程、通识选修核心课程、专业课程、专业必修课程、方向选修课程的多向选择。总计,开设了77门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数据结构、JAVA程序设计,IT项目管理等;其中创新创业课程4门(学分4分),分别是:大学生职业规划、大学生创业基础、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
  开设的实践实训课程11门(学分32分)。其中包含:程序基础与数据结构实训、数据库综合实训、操作系统与编译原理实训、软件工程综合实训、嵌入式操作系统设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综合实训、物联网工程综合实训等。
  在课程设置上,既包含专业课程,又包含通识选修课程,注重课程文理等多学科的交叉,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多方面的发展。通过计算机硬件基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A)、大数据原理及应用等专业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工程素养,能系统掌握物联网、大数据及云计算等专业基本理论。同时,积极推进高校和企业的联合培养,开设软件工程综合实训、数据库系统原理综合实训、物联网工程综合实训等实训,培养学生具备物联网系统应用开发的能力、云计算工程架构设计能力。
  通过设置IT项目管理、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课程,配合经济学原理、市场与经济等选修课程,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使得学生熟悉市场、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形成内容丰富、操作性强的“双创”型课程体系。
  5 拓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校内校外实践平台建设
  学院会进一步联合企业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建立适应“双创”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方面,学院将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活动融入到校内的课程设计及课程实训过程中,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将毕业设计的题目和内容、实训项目的题目和内容充分与学生的创新创业过程相结合。利用“大红炉”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个体和学生社团提供资金、设备和场地的支持配合。建立创新创业网站和相关信息平台,提供技术支持、政策信息、行业指导,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创业途径。
  学院积极争取与项目实施相关的硬件与软件资源,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对计算中心、软件实训中心、计算机硬件实验室、以及ACM实训、物联网开发、网络攻防等11个开放实验室进行设备更新和维护。
  另一方面,学院积极联系校外企业,签约大学生就业培训基地。帮助学生更多更快了解行业需求。目前,我院与惠普-济宁国际软件人才及产业基地、东软集团、中软集团、浪潮集团、山东师创、青岛软件园、大唐电信和中兴通讯等单位开展合作,建立了十多处教学、科研和大学生实训基地。通过产教融合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应用水平和创新创业能力。
  通过发挥实践平台的服务作用,让更多的学生了解行业规则,从而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6 积极与企业互助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作为“双创”教育的执行者,教师队伍的创新能力直接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只有教师具备创新思想和精神,熟悉行业的人力资源需求,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具备创新的思维和创业的能力。
  学院将和企业进行人员交流,一方面,鼓励学院的教师定期进入企业进行技术交流培训,参与项目设计实施,提升教师队伍的创新创业水平,开阔教师视野,增加教师的项目开发经验。另一方面,定期聘请企业里具备创业经历,且有一定教学水平的工程师进入学校,指导学生的实践学习,担任学生创新创业的导师。
  7 构建以教促赛,以赛促创的教学模式
  学院积极构建以技能竞赛、创新实验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学科竞赛体系,培养学生的创业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为学生积极参与各项企业举办的创新项目创造机会。同时鼓励学生参与一些投资少,见效快的创业项目。
  总之,“双创”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在这个过程中,学院和企业将会积极配合,共同制定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方案、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共同建设实践基地,努力实现将创新创业教育与计算机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刘艳,闫国栋,孟威,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J]. 中国大学教学,2014(11):35-37.
  [2]李家華,卢旭东.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J]. 中国高等教育,2010(12):9-11.
  [3]产教融合模式在物联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实施[J]. 计算机教育, 2018(2):24-27.
  [4]曾尔雷,黄新敏. 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发展模式及其策略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10(12):70-71.
  【通联编辑:王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7892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