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中职德育模式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传统文化是创新中职德育的重要载体。通过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价值,将德育与学生实际相联系,更新德育教育手段,从而将传统文化融入中职德育教育当中,为实现中职德育的全新突破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关键词:中职德育模式  优秀传统文化  健全人格  自我认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3(c)-0223-02
  传统文化是数千年来华夏民族精神特质和风貌的总体表征。中职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德育工作中面临的难题层出不穷,已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若能借优秀传统文化在德育内容、形式上寻求革新,才能够确保德育工作的落实,不断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
  1  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德育中的价值
  1.1 有利于健全学生人格
  自古以来立德树人都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健全的人格直接关乎到个体的成长发展,这在中职教育中显得尤为关键。中职生尚未成年已面临初步的社会化,这无疑给他们造成了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出现反社会倾向的思想和行为屡见不鲜。且职业教育以培养技能为主要目标,往往使德育教育缺席,学生毕业后也恐难在社会上立足。而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其中关于道德仁义的论述已是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在《论语》一书中,“君子”一词出现了百余次,这一词是对个体品行和人格的最高赞誉。孔子提出,所谓君子必须“义以为质,礼以行之,信以成之”,这都是当代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品质。可见,积极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职德育教育的应有之义,并且对于引导、健全学生的人格有着显著的作用。
  1.2 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长期以来,中职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都经历了不少的挫折,导致学生普遍存在自卑、自负等心理问题。尤其是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下,西方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对青少年成才带来了十分负面的影响。因此,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学生必须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够不断地改变自我,积极地拥抱生活。在德育教育中可借助传统文化中的相应内容,帮助学生在求学期间不仅能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而且在个人素养上有一定的改善。如《论语》中要求“三省吾身”,学生可以时刻对自己行为进行反思,以此来提高自身修养。此外,还可以用“与善人居,久而与之化”来告诫他们,在与人相处中应择善而从,学习和吸取他人的优点来完善自我。
  1.3 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
  人是社会性动物。中职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够在集体、社会中生存发展。尤其企业运作也讲究分工和组织协调,和谐有序的职工队伍已经成为影响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近年来用人单位在招聘中不仅考察专业技能,也注重学生与人相处的能力。受人口政策的影响,目前适龄中职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缺乏推己及人的包容意识。在德育教育中,可以借助儒家经典中的道理来启发学生,帮助他们处理好与集体、社会的关系[1]。如在生活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与他人换位思考,改变因溺爱而造成的自我中心问题。抑或以孟子“人和”观点进行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久而久之,学生能够养成与人为善乐于合作的精神,这对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大有益处。
  2  依托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中职德育的措施
  2.1 挖掘文化价值,丰富德育资源
  现阶段国内中职学校的德育主要采用西方模式,以课堂为主要渠道,通过对德育理论的口头讲解来引导学生实践。这種德育模式固然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德育内容脱离了学生的文化背景,因此学生的认同感较低,很难在学习和生活中始终如一地坚持。而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不乏具有德育教育价值的内容,对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帮助[2]。在德育教育中,应以传统文化来滋养学生,不断丰富德育课程的内容。首先,需要结合中职学生年龄特点、心理发育程度来选择恰当的内容,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中职学生易受环境影响,在不良文化的冲击下令他们的价值观念产生了扭曲。在德育教育中,可以援引儒家经典中关于“仁义礼智信”的内容,帮助学生重塑处世原则。尤其在认识自我、生命和宇宙方面,更需要道家和佛教的观点,培养学生爱自己、爱生命的正确三观。
  2.2 紧密贴合实际,突出德育重点
  中职德育重在素养的形成而非对“道德”知识的掌握,学生的情感共鸣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而以往德育普遍存在“泛政治化”的现象,抽象晦涩的理论不仅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给学生造成了虚假失真的印象。因此,德育教育需贴近生活实际,真正指导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一方面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德育原则,从学生角度出发来设置德育内容[2]。如李小鲁教授所言,中职教育的首要目标是让学生守法,进而再学会做人掌握知识。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逐渐底层,且呈现出严重化、团伙化的趋势,中职学校应及时应对,利用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向善。例如,向学生讲述《曹操断发》的典故,即便已经是三足鼎立的豪强在违反法律条文后也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另一方面,在内容的选取上还需要与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润物无声地进行德育教育。比如在日常相处中,可以借用避席而立和程门立雪的故事来教会学生尊师重道;抑或讲解《孝经》的故事,逐渐让学生养成孝亲的品质,解决中职生与父母存在代沟的问题。
  2.3 创新教学手段,增强德育效果   随着网络教育平台的兴趣,中职德育的渠道也变得更加多样。学校应当善于运用,将教学技术、手段的优势转化为实际的效果。比如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将图文音画信息整合在时长为几分钟的课件,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实课堂内容。同时依托于多媒体课件,也能够将德育理论知识与具体情境相结合,帮助学生更理性地判断。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网络之便将不同领域的知识整合,为中职德育教育服务。比如可以运用中医理论来解释个体在成长中的心理规律,以道家经典中的自然知识来正确认识人与宇宙的关系;同时运用儒家、道家的学说来启迪学生的智慧,从中逐渐感悟出人生道理。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观看更优质的德育课程,以此来打破实践空间的限制,不断提升中职德育效果。
  2.4 言传身教结合,树立良好榜样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如我国传统文化讲究“以身及身”,德育教师是否具备良好的品行也是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中职学校师资队伍的体现。而以往德育教育大多局限于理论讲解,忽视了对德育的践行,因而未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中职德育应将言传和身教相结合,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激励他们模仿学习。在与学生的日常相处中,应当始终尊重、关心学生,对于品德方面屡犯错误的学生,也宜采用循循善诱的方式慢慢改变[3]。学生在理解和包容下也将感到惭愧,从而主动地纠正错误,将德育理论知识作为行为处事的准则。另外,佛教文化教化人讲究“禅机”,即在恰当的时候进行德育教育才能见到效果。在授课过程中,应结合一些小契机来引导,通过课堂示范的方式来阐述知识。
  3  结语
  综上,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对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的表征,能夠作为中职德育的重要养分。在授课过程中应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在德育教育中积极地渗透并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避免造成假大空的现象;同时要善于运用技术手段,改善德育教学的效果;教师也应当以身及身,通过加强自身品德的方式给学生形成良好的榜样。
  参考文献
  [1] 王素连.关于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中职德育模式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6(14):53-54,57.
  [2] 张洪高,辛丽春.教育的正义性[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6:133,190.
  [3] 张洪富.浅谈如何在中职德育教育中植入国学教育[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9):53-5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8748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