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有一种爱叫放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1994年师专毕业,我被分在一所农村初中,学生们好像拿我这个大学生不当回事!课间走到哪里都有一群学生跟在身后嘻嘻哈哈,学生不怕我,布置的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上课班上纪律差,自己的教学、生活也受到很大干扰。
  同楼上住有一位姓吴的老师,教政史的,个子不高,身材偏瘦,初二(1)班班主任,渐渐引起了我的注意,不知怎的,学生见了他就像见了瘟神,立刻低头哑语,做缩头乌龟状,溜之大吉,后来我发现他有一“绝招”――“整”学生,他没事喜欢找学生“谈话”,一“谈”就把学生“谈”得痛哭流涕、痛改前非……
  答案找到了!
  
  一
  
  1996年学校缺人,我担任初一(4)班班主任,我咬紧牙关,发誓要“重塑形象”、“力挽狂澜”。9月伊始,桂花飘香,我望着讲台下71名叽叽喳喳的新生,制班思路渐渐清晰:
  
  1. 制定《班级十五禁》、《中学生守则》,用大红纸抄好,张贴在黑板两边雪白的墙壁上,每个学生抄十遍。
  
  2. 选拔培养几个言听计从的好学生担任班干,轮流用小本子记录班级纪律,谁何日何课在讲小话、做小动作、打架骂人……我定期批阅,然后进行班级“肃反”运动。
  
  3. 制定一套“整人”策略,一“批”二“骂”三“罚”四“逼”。对胆小的女生和少数男生,一顿痛批和讥讽,直到蔫了为止;对调皮的学生拍桌子蹬板凳,直到他全身战栗方休:而对少数屡教不改的顽生,罚是必不可少的,我桌上常年有一根戒尺,惩戒必不可少,而对极个别束手无策、无药可救的“差生”,干脆通知家长来校领回孩子,逼其转学。
  
  4. 班级定期进行无记名投票,“我们班你最讨厌的人是谁?最应该被开除的人是谁?”,投票时班上同学表情各异,少数人焦躁不安,之后好几天班上有些同学仍然十分紧张。
  时光飞逝,三年一届到头,我也豪情满怀,“校级优秀班主任”、“乡级优秀班主任”、县级年终考核“优秀”等荣誉纷纷被我摘入囊中,经验丰富的同时,我也获得了自信和社会认可,“认真”、“严厉”、“敬业”成了当地人民群众对我的评价。
  当时,我认为我成功了。
  但后未有一天上街,碰到一个姓杨的我带的第一届学生,是被我“逼”走的其中
  个,当时极聪明,大头大脑,曾经成绩班上第二,后来父母外出打工,自己太小自制力差,经常喜欢不回家,被班干举报后,我一“批”二“骂”三“罚”后,好景不长,他成绩逐渐下滑,我大怒,狠狠罚了他几次。有一天,他没来上学,街上他的姨娘告诉我他不念书了。后来,听说他当兵了,现又退伍了。有一次,在街上碰见他和他姨娘。“看见谢老师怎么不招呼7”他姨娘在旁笑着说,他却用漠然哀怨的眼光看了我一眼,转身离去…
  那一次,我内心久久不得平静。
  这以后,每当回忆自己最初几年的教学生涯,总有些难以释怀。班上学生辍学率较高,初一还70人,到初三就少了近10位,我始终弄不明白,怎么说不念就不念了呢?
  
  二
  
  转眼已到而立之年,娶妻生子,已为人父,有时我突发奇想:如果有一天孩子是自己班的学生,我还会不会用“罚”、“逼”这些手段去“整”他?现在想想,自己这几年当班主任最大的失误,可能就是只“管”未“理”。班级管理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从外而内从上而下去“管”和从内而外从下而上的“理”。教育学生就像是治理一条川流不息的生命河流,“管”就是去“堵”去“塞”,不让其有所为;而“理”就是大禹式的“疏”和“导”,给它指一条正确的道路,为它清淤除障,使其跑得更快。我想,这几年我其实充当了“警察”的角色,整天瞅准学生的把柄,然后去执法去惩罚,学生成了犯错的人,见了我就害怕就颤抖,可我从未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呀!
  带第三届学生时,在吸收以前治班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改进了治班策略:
  
  1. 把《班级十三禁》换成了《同学倡议书》,由学生共同制定中学生应该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把《中学生守则》改为《中学生行为风范》,把《班级公约》改为《阶段成长目标》,告诉他们该怎么做。
  
  2. 建立师生定期谈话制,在开学后和每次大考的前夕,我要和班上每个学生交谈一次,加强沟通,了解情况,为其制定下一步奋斗目标,告诉他应该怎么做,不能做什么,使其感觉老师始终在关注他。
  
  3. 定期在班级无记名投票,“班上我最佩服的同学是谁?”,班会上我大力表彰得票数前几名的同学,使其成为全班人学习的榜样。
  经过几年的教育实践,我带的班级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首先,班级更和睦温馨了,同学们对集体有了依恋感,辍学率大幅下降。其次,成绩大幅整体提高,学习上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好局面。再次,通过谈话沟通,后进生与老师之间的对立情绪消除了,他们的自控力大幅提升,初步学会了自我教育。
  
  三
  
  2008年我离开工作岗位去安师大进修一年,在师大学习的那段日子,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听专家上课、泡图书馆、到附中听课评课上课、去上海考察学习……每天都处在兴奋之中,每晚学员们都在讨论。经常一觉醒来又回忆起自己在教学中的所作所为,忽然不安起来。
  想起自己治班的第二阶段,现在还会发现些问题。实际上我一直是在扮演一个“婆婆”、“保姆”的角色,事无大小悉以咨之,找学生谈话、定任务、定目标,学生实际成了我手中的一枚枚棋子,任我摆布,虽然班级走上正轨快,但对学生的长足发展是不利的,最后会造成“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的局面,强将手下出弱兵,“诸葛孔明”一不在,蜀中将士都成了长不大的“阿斗”了。一句话,我剥夺了学生们成长的空间!
  师生关系最本质的是人与人的关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我以前只顾“管”和“理”,而从未把眼光注视在管理的对象――“人”这个核心要素上。一个优秀班主任的第一要素不是他的管理能力有多强,而是他对生命的爱,他的民主思想,他的人文关怀。
  师大毕业以后,我又回到单位上班,学校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再次担任初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这次我有意识扮演了“教练”和“观众”的角色,从台前走向幕后。在班级日常管理中突出一个“爱”字,在“爱”中“管”和“理”,在“管”和“理”中体现“爱”。在具体实践中注意“引导”和“宽容”,理解学生生命的生成性,他们是一批未完成的存在、正在成长中的“人”。我们班主任的工作就是要在班级里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助于其充分成长的情境,把学生的生命力量引出来,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们生命成长的历程。为此,我在吸收前两个阶段治班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这次着重突出下列几个方面:
  
  1. 在班级规章制度制定执行上,大家围绕“当代中学生应该怎样,不该怎样”的话题进行讨论,全班同学举手表决形成决议,拟成条款张贴在教室,然后大家在承诺书上签名,贴在班规旁,如有谁触犯班规,首先让他(她)面对班规,自述违反了上面哪一条,再面向全班检讨,接受班主任的批评惩罚。
  
  2. 在学习上,班级组建语文、数学、英语、理化、政史地生学习互助小组,由该科成绩优秀者担任小组长,对自己小组成员该科的学习进行监督和帮助,每月班级根据考试成绩评选出“先进学习小组”、“先进学习个人”、“先进小组长”,作为年终表彰的条件。
  
  3. 在课余活动上,班级组建各种社团,如四月天文学社、棋社、球类兴趣小组、书法兴趣小组等,利用休息日开展各种活动,平时承接学校交给我们班的各种任务,班主任抽时间定期参加他们的活动,解决他们的困难,促进活动的开展。
  
  4. 在班级开展半月一次的“班主任,我有话跟你说”的写信活动,每个同学定期给班主任写一封信,畅所欲言,班主任定期给予答复,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对同学们的了解,推进班级工作的深入开展。
  “有一种爱叫放手,为爱结束天长地久,我的离去若让你拥有所有,让真爱带我走说分手……”正如这首歌所唱的,几个月来,我试着放开学生们的手脚,给他们松绑,归还本属于他们的空间。学校是他们的天地,教室是他们的舞台,我只扮好我的“导演”角色,冷静地在背后筹划,做好一个“观众”,在台下静静地欣赏、热烈地鼓掌,让他们挺起胸膛,自己去迎接生活的挑战,不该出手就别出手,这种爱也许才是学生们真正需要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6432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