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结合学生在数学学习的生活常识提出了如何针对数学课堂进行尝试性的教学重构,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策略与评价。就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法创新提出了实效性的改革思路以实现初中数学课堂的高效率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教法;创新改革
  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实施有效性教学策略,就要坚持以生为本教学理念,将学习能力培养作为有效性教学策略实施的重要任务和目标,紧扣教材、学生、课堂等要素,实施有效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相长。
  一、教师研析教材,结合情境提出合理目标
  双边性、互动性、群体性、协作性等是学习活动的根本属性。数学学科需要学生个体之间,通过互助互补的学习形式,实现知识内涵和解题策略的有效领悟和掌握。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师主讲学生独立的教学模式,认真研析教材,吃透教材,抓住教材的教学目标、学习要求、情感要求以及教学重难点,将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布置给所有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提出学习任务目标,使全体学生能够带着共同目标任务进入到合作学习活动中,为同一理想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二、科学分组,提升初中生互助合作的内在情感
  (一)合作学习之分组方法
  科学分组,合理分工是学生学习顺利开展,发挥小组学习功能的前提。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按照“异质同组,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每小组4~6人。这样既能保证优势互补,又便于开展公平竞争。教师还要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学生的特长、个性差异合理分工,也可以由合作小组的成员民主协商,自行分工,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作用与优势,保证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实施。在进行合理分工的同时,还要选好组长,组长是一个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老师的小助手,选好组成直接关系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成败。我们可以采取个人自荐、组内表决的方法选组长,并对小组长宣布职责及相关要求。在参与全班交流中,小组成员轮流发言,消除优等生的权威,体现地位平等与机会平等,培养学生的平等参与意识。另外,考虑到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是有限的,同一形式使用时间过长,次数过多后,就会失去新鲜感,降低学习兴趣,所以合作小组应该至少每学期调整一次,以便让学生有更宽的交往空间。
  (二)合作学习之最佳时机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最佳时机,积极、有序、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第一,在重点、难点处进行合作学习。教学的重点难点往往是学生理解掌握的难点,在这些地方加强合作,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第二,在迷惑、混沌处进行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中,当学生思维处于混沌、迷惑状态时,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辩论,有助于澄清概念,加深理解。例如:在《多项式除以单项式》一节中,教师提出问题:(ad+bd)÷d应该怎么做?用学过的知识能否解决,怎样转化?引导学生思索,随之展开讨论,然后各组拿出讨论结果,再组间交流、辩论,学生在激烈的语言交流中“学他”和“自检”,经历由模糊到清晰,螺旋渐进,分化整合的过程,最终形成准确、清晰的建构。
  第三,在深化、拓展处进行合作学习。深化、拓展处是再创造的生长点之一,往往具有开放性和综合性,此时进行合作,有助于扩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灵感,形成独特的认识。
  三、处理好教师的角色意识,创设参与式教学
  传统数学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扮演“主角”,在高高的讲台上唱“独角戏”,学生在下面鸦雀无声地听,目不转睛地看;老师一问,学生一答;老师布置作业,学生各去完成,就这样一个公式化教学,没有一点新鲜感。在数学教学中,应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利用人性化参与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如同在和睦团结的家庭生活一样,积极地参与和教师共同学习,互相探讨学习方法。在适当情况下,可以让学生出题,老师解答。彰显学生的能力,调动学生积极自主参与探索认知过程。
  例如,先让几位同学根据课本内容各出一道题(要求不能抄袭各种资料,要自己创制)。然后交给老师在黑板上解答,演示,再让学生分析,总结。这样在老师解答过程中不但引起大家的共同关注和提出不同的解答方法,而且提高了同学们的创新和思维能力,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促进了师生之间互相平等,和谐沟通的友好关系。
  四、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推理和综合能力
  数学知识非常抽象,逻辑推理性强,综合面广,抓住逻辑推理特性,进行合理综合,对一些综合性题材的解决很有必要。
  比如数学体系与细胞几何证明,它包括对几何概念、几何语言、定理定义和公理的综合运用。平面几何中的证明,主要是证明全等、相等、不等,线段比例和几何命题等内容。而要引导学生正确地完成一个几何证明,不防着重培养学生的条理性、正确的思维方法剖析和图解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几何证明的方法主要是综合法和分析法,即人们比喻的执固索果和执果索固,前者是从命题的题设出发,由已知看可知,由可知看未知,并逐步推向未知,直到与命题的结论一致为止。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几何图形,则应进行剖析并分离出基本图形,再根据基本图形的属性,寻求解题的思路。对于一些含有隐蔽条件的题图,应当根据原有条件和需要适当添加辅助线,为证明辅路搭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五、改变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合理评价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提高评价水平,让不同的学生得到相应合理的评价,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给学生评价时,应注意几点:首先,评价要及时,当学生在某科目考试或测验取得优异成绩或工作突出时,及时给予表扬和激励。其次,评价要公正。评价要真诚,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在某方面欠缺的学生多加理解和激励。再次,评价要广泛。无论在任何场合,任何时间,任何事情,任何行为,只要值得评价,就可以适当给予评价,给予鼓励。最后,要激励后进。任何老师对成绩好的学生,易于显露高兴,赞赏之情,对后进生表情上易显示讨厌。这是教师之大忌。教师是培养人才之师,人才有万千种,不会千篇一律,要承认差异,正视差异,要鼓励他们发展。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试验)解读[S].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83
  [2]李善良.数学概念学习与教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2
  [3]赵雅玲.从数学概念的两重性论函数概念学习[J].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4-9
  [4]叶立军.数学史与数学教育教程[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6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26921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