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音乐教学中的德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我国古代的《周礼·保氏》中说:“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到了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进一步发扬周代的教育思想,要求学生掌握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乐”即指音乐,仅次于“礼”(即今德育)排在第二位。可见“乐”之重要。柏拉图创立了乐教思想,认为“整个教育基于音乐”,把理想的国家建筑在教育的基础上,把整个教育建筑在音乐教育上。
  新《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在多年的生活德育实验与研究中,更加深刻地体验到音乐教育本身在德育方面的独特优势。以下是我对一些课堂内外的具体做法的总结和提升。
  一、乐理知识中的德育
  在音乐课堂上向学生讲述乐理知识时,可结合教材的内容特点,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在讲述大、小调式及民族调式音阶时,向学生简述“三分损益律”的知识,告诉学生三分损益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辛苦的歌唱、演奏中发展而成的。数千年前,当时的西方国家还是一块不毛之地时,我国劳动人民已能按“三分损益律”的原理铸造出可以演奏十分美妙旋律的编钟;中国人民在五声调式的基础上创作出许多名曲,如:岳飞词的《满江红》,江南小调《茉莉花》等。历史悠久的中国民族音乐是如此博大精深,这怎能不使人感到骄傲?学生会由此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歌曲演唱中的德育
  歌曲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一项主要内容,是音乐教育中感受、体验审美情感最直接的手段,也是向学生渗透德育的重要阵地。明了的歌词内容用来表情达意,它能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中枢,对学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观念的感召和影响是很大的。歌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在唱中提高演唱水平,掌握一定的演唱技能,还要让他们在唱中认识人生和真善美。如在教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我先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看关于革命先辈们冒着生命危险,在隆隆炮火中前进的悲壮场面,使其了解该曲的创作背景、历史意义及现代意义。接着出示鲜艳的五星红旗,播放庄严肃穆的国歌,让学生在感人的歌声中体会歌词的意义:“用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感受激昂的情感,激发出他们心灵的撞击,产生出对革命先辈们崇高的敬意,从而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冲动和激情,想唱国歌,爱祖国,并产生为祖国贡献一切的思想共鸣。此时,再让学生联想:我国运动健儿在世界大赛中荣获冠军时,升国旗、奏国歌那庄严的时刻和浓重的气氛,运动员听见国歌奏响,望着国旗冉冉升起时激动得泪流满面的情景。最后,结合学校每周的升旗仪式,启发学生明白升旗时应有的心情和表现。总之,围绕这个主题层层深入,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层层深化,爱国主义思想的种子撒播在孩子们的心田,就会逐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三、音乐作品欣赏中的德育
  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是感情的传递。”音乐欣赏是以具体的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借助多媒体等手段来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一切好的、有价值的音乐作品,都是作曲家对现实生活的充分感受和深深思考的产物,其中凝聚着人类优秀的思想、智慧和高尚的道德感情。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使传递来的情感变成学生自己的情感,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让他们在体验音乐情感的同时,感触到作曲家伟大的心灵、深刻的思想,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音乐的感染和熏陶,在情操、品格和心灵上受到有益的影响。如欣赏《大鹿》等歌曲,学生在欣赏歌曲的同时,也懂得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和睦相处。
  在让学生进行作品欣赏的时,还要抓住“作品的介绍、作品的评点”这两大契机,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比如,在欣赏《我爱你,中国》时,首先,为学生介绍歌曲创作背景、意义;其次,点评作品时要让学生了解这首歌具有雄伟、庄严、气势磅礴的特点。从欣赏中体会中华民族的伟大,教育学生要热爱自己的祖国!
  四、课外音乐活动中的德育
  课外音乐活动是音乐教学的延续。通过各种音乐活动更利于对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如今,单纯的音乐课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他们需要一个更广阔的天地来感受藏在音乐中的快乐,他们想用更多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于是,新课标理念被提出:音乐课是多种艺术形式综合的课程。音乐学习已经不存在整齐划一的体验、表达与理解方式,更没有统一的结论和答案。因此,学校应组织常规性的音乐活动,如面向全校的歌咏比赛、校文艺晚会、校舞蹈队。通过音乐实践,学生的发声器官——听觉器官能够得到良好锻炼和发展,同时,音乐实践活动还能起到消除疲劳的作用,这些音乐活动的展开不仅能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发挥,学到课堂上、书本中无法獲得的知识,也能使学生的思想素质得到很大的提高,使学生的精神生活绚丽多彩,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应抓住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些特点和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终生追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淡化教育痕迹,创设民主、平等、轻松、和谐的环境,使德育教育成为一种自然的涓涓细流流淌在孩子们身边,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531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