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最好的年纪感知生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内容摘要】当下,处于物质充裕的年代的高中生对待生命的态度往往或迷茫或草率,但他们内心深处又极其渴望被他人和自己看见和发现。史铁生作品中思考“人生的苦难”“人为什么活”“怎么活”等问题能为同样身处种种生命局限和困惑的青年学生找到一些出路。学生阅读史铁生,就是在阅读困境和局限中的生命如何寻找自己的方向和出路,如何在生的苦難和死的绝境中用热爱的力量扶持心魂走在生命的过程中。
  【关键词】生命  苦难  人存在的意味  生命的困境
  一、青年心事
  青年学生处于人生中最灿烂美好的年纪,但是挫折困境却总是接连不断地出现。笔者所在的高中是一所普通公立高中,笔者曾在2018年末给00后的高三学生做过一个问卷调查——用一个词语或短语表达对生命的态度。“困惑”“迷茫”“无聊”这些词语出现的频率很高,甚至有学生认为“死了也没什么大不了”。
  00后的高中生普遍享受着充裕的物质生活条件,在家庭中是宠爱的中心,但这一群体的心理却往往呈现高孤独感、高情感负担、高压力的特征。一方面,物质上的享受没有办法缓解他们成长过程中情感上的孤独,孤独带来的是他们很早便开始追问自己为什么而活。另一方后面,家中所有长辈的关爱全部倾注在一个孩子身上,这些关爱变成了沉重的情感负担,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再者,沉重的情感负担与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的空前的学业压力交织在一起,容易造成高中生精神上的不知所措、力不从心。
  青年学生渴望被人看见和发现,渴望认识和接纳自己,但是又身处与世界、与他人、与自己的纠葛矛盾中找不到出路。笔者思考能够为他们做些什么。机缘巧合之下,笔者发现了多种版本的教材均选入了史铁生的散文作品。了解史铁生的生命历程、阅读感受他的散文作品中对于残缺生命的描述、思考感悟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对于解决青年学生的目前阶段的心灵困境有很大的帮助。
  二、生存景象
  史铁生,常被作为“身残志坚”的励志作家被人们谈论。其中,有很大的误会。为什么不是每一个残疾人都能成为史铁生?为什么不是每一个陷入生命困境的人都能成为史铁生?史铁生是一个特例,不因为他身体残疾,而是因为他把这种局限变成一种创造的自由。
  史铁生,是一种特殊的生存景象。21岁,“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疾了双腿”,他陷在自己的苦难中,完全无视母亲、家人的存在,喜怒无常,折磨自己也折磨最亲近的人,甚至不知道母亲病重到何种地步。直到母亲突然去世,他才将母亲曾经忍住哭声说的“好好儿活”听进了心里。在朋友和周围的人的不敢过于声张的关爱下,他尝试着做些事,慢慢有了一些活的兴趣。在他借由写作而慢慢找到活着的理由时,双肾病变、尿毒症等诸多病魔纷纷纠缠着他,他笑称自己的职业是生病,业余写点东西。
  他在最美好的年纪失去双腿,几乎是毫无征兆就成了残疾人。在命运面前,他始终在询问自己活着的意义,也因为找不到而毫不顾忌身边的亲人、自暴自弃、试图自杀……他不避讳,也不掩藏自己面对生命时的绝望和消极。很长时间他都抱着“活活看”的心态。当他找到“写作”这一活着的理由时,他开始思考,自己究竟为什么而活。他领悟,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他发现几乎每个人都在寻找着自己活着的理由,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没有找到答案。他意识到,人的残疾是普遍存在的,不仅仅是残疾人肉体上的缺陷。每个人的残缺,几乎都围绕着“孤独、欲望、恐惧”,即人害怕孤独,却生来孤独,很难彻底完全地与别人沟通;人生来就有欲望,而人实现欲望的能力永远赶不上欲望;人生来不想死,而人生来就是在走向死亡,这就意味着恐惧。
  这些困境,史铁生有,我们每个人都有。他由自己的残疾看到了所有人的残疾。
  他之所以是一个有意义的存在,不是因为他身体的残疾或被病魔纠缠,而是因为他把肉身的局限变成了一种文学创作上的自由,为残缺的身体找到了精神思想上的药方。史铁生作品中思考的问题能为同样身处种种生命局限和困惑的青年学生找到一些出路。
  每个人都渴望拥有健全、快乐的人生,但生活的本质恰恰是处处受限。史铁生最大的限制在于身体的残疾、疾病,每一个人又何尝没有自己的局限?史铁生的经历和作品可以为学生提供体验生命的机会,经由他的生命体验,让每个学生也学会认真体验、感受、思考自己的人生。史铁生用思想、用精神、用文学创作打破生命的局限,那么其他的人呢?我们是否寻找到自己的方式?
  我们不是史铁生,却可以在他的经历和作品中发现自己生命的困局,有可能是打开困局的钥匙。学生阅读史铁生,就是在阅读困境和局限中的生命如何寻找自己的方向和出路,如何在生的苦难和死的绝境中用热爱的力量扶持心魂走在生命的过程中。
  三、生命对接
  《秋天的怀念》、《合欢树》、《我与地坛》三篇散文是史铁生的自传回忆散文,分别创作于一九八一年、一九八五年和一九八九年,被多次选入不同版本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它们可以互相映衬、对照、补充,青年学生阅读时可以将史铁生的生命与高中生的生命进行对接。史铁生的经历及其感受、思考是他独特的人生体验感悟,却也能道出青年学生甚至人类的普遍困境、感受、困惑、思考。能够进行生命对接的角度和感悟点有很多,青年学生可以进行不断地尝试。
  1.人生的苦难
  人生的苦难无处不在,无人可躲,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苦难中。三篇散文中,史铁生都回忆了自己二十一岁活到最“最狂妄的年龄”时,双腿忽然残疾,从此坐上轮椅,永远无法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二十一岁意味着年轻活力、激情四射、朝气蓬勃,但他在生命本该最美好的年纪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还写到了自己的母亲,本来爱美、爱生活、爱花花草草的美丽女人在生命本该走向成熟、享受生活的年纪遭受了年轻儿子突然残疾了双腿的打击,为了救治儿子的双腿,为了给儿子寻找生活的出路、活下去的希望从此忘记了自己,全心扑在儿子身上,在活到49岁时,自己被病魔早早地夺取了生命;写到了一对夫妇从中年到老年坚持十五年每天到地坛散步,经历刮风下雨,经历人生风雨,始终互相搀扶同行;写到一个热爱唱歌的小伙子、爱喝酒的老者、捕鸟的汉子、中年女工程师、最有天赋的长跑者、漂亮而不幸弱智的小姑娘……   青年学生阅读到这些会有什么感受?想到自己无人倾诉心事,想到学业上超负荷却无法改变的压力,想到家人过于沉重的爱有时也是一种绑架和挟持,想到没有人能够真正明白和理解自己……可是,谁又不是如此呢?
  史铁生用自己的思考告诉所有的读者,“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吗?……一切我们所不喜欢的事物和行為,也都可以统统消灭掉,所有的人都一样健康、漂亮、聪慧、高尚,结果会怎样呢?怕是人间的剧目就全要收场了,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潭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也没有肥力的沙漠。……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由谁去充任那些苦难的角色?……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就命运而言,休伦公道①。”
  2.为什么活、怎么活
  史铁生经历苦难、思考人生、接受苦难之后,便开始探寻生命的意义。最初遭受命运的打击时,史铁生完全沉浸在自己悲伤中,与外面的世界完全隔绝、无视身边亲人的担忧痛心,这在《秋天的怀念》、《合欢树》、《我与地坛》中不断地被提及,他甚至毫不避讳自己的“想死”;继而他找到了地坛——这个收留他的失魂落魄、给他安静使他能冥思苦想的“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②”。他开始专注地思考关于死、为什么活、怎么活的问题。这几乎是全人类都会思考的本质问题,青年学生读到史铁生的感悟也会生出不同的感触,可能从此获得活下去的力量。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回答道:“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着,他安心了许多,轻松了许多,庆幸甚至感激命运的安排。他尝试着“活活看”,尝试着理解母亲临死时那句“好好儿活”。
  关于活着的理由、活着的方式,每个人都想找到答案,青年学生更是不停地追问,但始终迷茫找不到出路,因而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史铁生也不例外,他说“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他把这种思考称为“窥看自己的心魂”。至于为什么活,史铁生毫不避讳地说,“好像仅仅是因为不甘心……试一试不会额外再有什么损失。说不定倒有额外的好处呢……③”人想活说到底是因为有欲望。他在尝试中,找到了写作这种活法,并有了一些成就。他有一段时间完全是为了写作活着。继而,又生出一种恐慌,感觉自己活得像个人质。后来他想明白了,“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④”。
  史铁生经历了、接受了、理解了、超越了苦难,活出了自己的人生范式。对于青年学生而言,史铁生的意义在于他用自己的方式超越了人生的局限和困境,这对深陷青春期迷茫的学生必有特定的启示和意义。
  3.母爱
  史铁生写亲情、母爱的篇章有不少,其中集中写母爱的就数《秋天的怀念》《合欢树》,最具盛名的要数《我与地坛》。但詹丹老师在《语文教学与文本解读》一书中提出“母爱是解读的起点而非结论⑤”。史铁生对母亲的感知、感念、感恩、理解、忏悔、愧疚都是母亲在49岁突然辞世之后才慢慢体悟出来的,母亲在世时,他来不及为母亲想,“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⑥”。母亲猝然离世,他才想到母亲的聪慧和坚韧,如何为了儿子心神不宁、坐卧难安、惊恐痛苦,才想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所有的苦痛全部留给自己,给儿子的永远是包容、理解、支持,才想到母亲活得最苦、忍得最痛。对母亲的怀念中,史铁生有对自己生命的忏悔。
  《秋天的怀念》中母亲因为儿子答应去看北海的花而高兴不已,但命运又一次和她开了个玩笑,用肝病夺去了她的生命,最终也没能和儿子一起去再看看北海的菊花。《合欢树》中,母亲由一个爱美、爱花草、爱争强好胜的美丽女子,遭受儿子突然残疾的重创,默默承受痛苦、支持儿子、期盼儿子能够早日抚平伤口,变成了完全忘记自己曾经的爱好、追求的仅把恐不安、无奈、苦痛留给自己的苦命的母亲,幸而有了“合欢树”这个寄托,她找到了一点希望。母亲最希望看到儿子找到活路,但她没有时间和机会看到;《我与地坛》中母亲在儿子身后默默地追寻、默默地支持,她的博大、细腻、隐忍深深刺痛着多年后提笔回忆母亲的史铁生。“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⑦”。这么痛的领悟,史铁生写来,直直写进了每个读者的心里,每个人都会想到自己的母亲而潸然泪下。青年学生们读懂史铁生笔下的母亲,读懂史铁生的忏悔,也一定能够对于亲人、家庭、生活、世界和自己有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四、实践体验
  走近史铁生、阅读史铁生作品无论对于成年人还是青年学生都会是对自己生命的一次审视和醒悟,作品中的文字将史铁生从苦难中走向深刻的过程展现给学生,向学生述说史铁生的深刻思想来源于何处。
  青年学生可以继续选择了史铁生作品中感知生命和思考生命的抒情散文和哲思散文进行进一步阅读;可以找来作家陈村对史铁生的回想,王安忆、蒋子丹、张新颖等作家学者对于史铁生作品的相关评价,也可以翻出史铁生具有寓言哲理性质的小说《命若琴弦》、《原罪宿命》等。学生能够通过自我阅读,从感性和理性层面认识一个相对完整立体的史铁生,也能在阅读中隐约感知自己的生命与之相似的感受与境遇。
  青年学生更可以深入思考苦难将人引向存在的意味、理解残疾的人和人的残疾、体悟人的根本困境。思考之后,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悟在演讲中呈现,让所有的人看见和听见他们的生命成长。
  青年学生甚至可以走访铸造史铁生心魂的地坛公园,感受那里的历史、人文、自然给人带来的精神上的安宁。
  史铁生于2003年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授奖词这样评价他:“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生命的苦难,却表达出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注释】
  ①②③④⑥⑦ 史铁生. 我与地坛[M]. 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年12月版.
  ⑤ 詹丹. 语文教学与文本解读[M].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年3月版.
  (作者单位:上海市民星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675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