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方法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孟祥瑞

   【摘 要】众所周知,语文知识学习,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即在课堂上学习相应学习方法,但主要在课外收益成效。课外阅读对于语文教学十分重要。小学高年级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小学语文教师要从实际角度出发,全方位、多角度地挖掘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积累和创作激情,以此为学生的终身阅读夯实根基。以下是对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方法的详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方法;分析;研究
   小学高年级学生,处在培育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此时段内若未进行良好的阅读,则不利于学生的精神成长和语文素养的强化。读书使人明智,阅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孩子的成长插上翅膀。素质教育明确要求学校要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旨在拓宽学生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在增加阅读量度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阅读品味。小学高年级是学生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时期,是形成阅读能力的关键阶段,整本书阅读方法的融入最为适宜,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促进小学生未来更好更优的发展。
   一、纽带建立、热情激发
   首先,教师应进行资源的科学整合和合理建构,全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需要注意的是,在高年级小学语文教学阶段,教师应将语文教材中单章短篇教学文本和与之相关的整本书进行有力联系,挖掘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助力小学生阅读视野的不断延展。
   其次,整本书阅读应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并留下一定的悬念,让学生对后续阅读抱有期待和渴望,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如《少年闰土》,选自鲁迅《故乡》,教师可将闰土形象进行前后对比描述,学生在闰土人物形象反差对比下会产生对整本书的阅读欲望。
   最后,引入经典名著,挖掘学生潜藏兴趣,激发学生阅读激情。经典名著阅读,是课外阅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课外阅读的高境界之一。
   二、基于实际、合理推荐
   课外阅读,尤其是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带有一定随意性,小学生群体进行课外阅读时,图书选择往往伴随着个人喜好。根据推荐书目指导阅读,是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点,但当下国内推荐书目种类复杂且量度巨大,内容迥异。因此,教师要全面了解班内学生的阅读现状,按照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等,结合语文教材,帮助学生筛选阅读文本,再在此基础上进行各阶段阅读书目的制定,日渐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获取良好的阅读体验。
   首先,将篇章和文本相结合。当前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均节选自长篇小说。假设只是单纯地学习此类节选文本,不能全面引导学生透彻领悟文章真谛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整本书阅读十分必要,日后势必会成为语文教材查缺补漏教学的重要手段。
   其次,实施系列阅读教学方法。当前语文教材,因为时代和篇幅局限性特征的存在,无法涵盖生活点点滴滴,也不能满足高年级小学生的阅读需求。因此,可以在整本书阅读中启动系列阅读模式,让学生真正喜欢上阅读、爱上阅读。
   三、环境营造、氛围创设
   通过数次调查和研究发现,学生阅读兴趣培育环节中,环境的熏陶最为重要,营造愉悦宽松的教学氛围,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重点知识,能够起到润物无声的效能。教师可在班内设置图书角,鼓励学生定期将自己喜欢的图书资源摆放在图书角,和同学分享,让图书角成为学生享受阅读的主阵地。图书角中,可以张贴相关借阅制度,定期组织阅读活动,达成真正意义上的生生沟通、生生交流、和谐共进,同学之间相互分享,享受阅读的快乐。学生可以在语文教师的引导下借助室内墙壁,创设名人名言墙和书香伴我成长故事墙等栏目,每個栏目均要有专门的负责小组,通过征稿操作和编辑操作,定期更新栏目上的内容。学生在阅读阶段内将所搜集到的名人名言和古诗佳句等加以展示,将一些耳熟能详的读书警句写在栏目上,而后制作成标语贴在教室里,这样,学生在玩闹和学习过程中随处可见,能够于无形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伺机点播、加强引导
   坚持整本书阅读,学生要具备坚韧的意志力和决心,与此同时,也要具备恒心和耐力,面对几万字的图书,很少有学生能够坚持下来,图书阅读过程中,学生还会遇到阅读难题,这时便需要和教师进行交流,教师要侧重关注,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引,使学生收获高效的阅读体验。
   整本书阅读之前,教师要做好导读工作,导读课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助力学生拓展阅读渠道,教师可使用导读单帮助学生对相关故事情节加以简述。此外,读书过程中的推进工作一定要恰到好处。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学生阅读期间借助有效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始终保持阅读兴趣,并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升华自我。
   五、系统教育、能力迸发
   系统化教育要讲究章法和节奏。阅读主要是对整本书的丰富资源进行吸收和接纳的过程,但若只是简单地吸纳则无法起到知识内化的作用,只有将阅读和实践二者相结合,才能事半功倍。
   首先是进行晨读,让好词好句深入学生身心。在整本书的阅读学习阶段,学生会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名篇佳句的筛选,对人物外貌描写的句子进行记录等,教师要将学生所筛选出的内容纳入晨读之中。教师要在每周固定的语文早读时间带领学生品读精彩段落,欣赏和诵读并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深度感知名篇佳句的魅力。晨读是一种引领和展示,学生对整本书的言语资源积累会由此更上一层楼,此类资源也会被学生慢慢内化,进而应用到说话和写作之中。
   其次是先读后写,跟随名家脚步进行创作。第一要务是引导学生进行全方位投入式的阅读,做到认真仔细的阅读,对文学作品风格有一个大致了解和整体感知,教师应选择一篇最具容易引起共鸣的文章作为教学案例,让学生跟随名家学习写作。可对作品进行续写,比如在品读完《桥》后,教师可要求学生按照作者的写作手法续写文章。再如,读完《城南旧事》后,可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童年往事和趣味事件。此外,借鉴原文写作也十分重要,如读完《三国演义》后,可让学生借鉴对刘关张三人外貌描写的手法描写身边人的外貌。
   最后是自主与合作相联系,深化学生的阅读能力。文章写作,注重语言文字的积累,只有多看和多练才能形成自己的写作、阅读理念。所以,大量的阅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写作能力,阅读过程中,要让学生安静地读,也可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式地阅读。针对稍具独立性的高年级学生来说,合作交流学习会起到意想不到的阅读效果,能够助力其找寻到更好的阅读方式,深入文本,体会文章真谛和作者情感。教师可组织阅读交流活动、读后感评比活动及读书笔记展览活动等,以多样化的读书方式使学生爱上阅读,爱上语文。
   结束语
   孩子的成长若只是停留在语文课文阅读上,那么这种教育和学习模式就是徒劳的。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阅读大量优秀文学作品。整本书阅读模式,可以为学生开辟崭新的学习道路,拓展阅读视野,语文教师要从实际角度出发,引领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中,多读书、读好书、读一整本书,引导学生丰富学识、升华自我,未来成为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杨丽丽.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小学高年级师生共读整本书之实践与思考[J].好家长,2017(68):192-193
   [2]罗玲.畅游书海品味书香——小学高年段学生整本书阅读方法的指导[J].甘肃教育,2018(5)
   [3]佚名.整本书阅读:小学语文教学的新定位——以《海底两万里》为例[J].文教资料,2018,803(29):43-4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145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