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地理演示教具开发路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文科

  摘  要 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演示教具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的直观性,优化知识呈现方式,突破教学重难点。在分析初中地理演示教具开发价值的基础上,探讨初中地理演示教具开发的路径,认为教师应不断优化演示教具开发的形式,选择适切的开发内容,引入多元主体参与地理演示教具开发,为初中地理教学提供系统的教具支持,以提升初中地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 演示教具;初中地理;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09-0038-02
  1 前言
  初中地理学科涉及的知识点多,而且包含许多抽象的概念,如果不注重优化教学方式,就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演示教具的开发正是基于优化初中地理教学方式的一种积极尝试,意在提升地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优化知识呈现方式,突破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2 初中地理演示教具开发的价值
  利用地理教具辅助教学是初中地理教学的一种常用方法,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知识呈现方式、突破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创造力具有极大价值。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地理教具形式多样,而且涉及地理教学的各个方面。它改变了初中地理传统的教学方式,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强化学生感性认识,从而化抽象为具体,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与互动。
  优化知识呈现方式  传统地理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进行单向输出,学生被动接受,这种呈现方式严重制约了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使用演示教具,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作用于学生多种感官,从而优化知识呈现方式。
  突破教学重难点  一节高效的地理课必然是重点突出、教学难点得到有效突破。使用演示教具,将平面的知识变成立体知识,将烦琐的知识简单化,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利用演示教具的优势聚焦课堂教学重难点,轻松突破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演示教具开发过程中,学生将参与教具开发,要突出其在演示教具开发中的主体地位,并为学生创造教具演示的机会。学生亲身参与教具的演示与开发,无疑可以促进创新能力发展,并深化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 初中地理演示教具开发路径
  初中地理演示教具的开发不是简單的拿来主义,而是需要基于演示教具的应用优势,结合地理教学内容,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不断优化演示教具开发的形式,选择适切的开发内容,引入多元主体参与地理演示教具开发。
  选择适切开发内容,丰富演示教具类型  初中地理教学中,演示教具的开发首先要选择适切的开发内容。根据教材编排体系,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构建丰富的演示教具内容体系,带给学生丰富的体验,从而提升演示教具开发效应。
  1)联系教材内容。教材是实施初中地理教学的载体、抓手,因此,演示教具的开发要联系教材内容,根据教材知识体系与不同的知识要点,开发形式多样的演示教具,从而与不同的教学内容保持高度的适切性,促进学生知识建构,提升地理教学有效性。例如:地形方面的内容开发地形教具,天文方面的内容开发天文和地球教具,此外还包括气象气候教具、水文教具等。
  如教学“中国的自然环境”一章中的“河流”一节,可以开发电化音像教具,利用卫星图像作为教具,通过播放3D河流卫星图让学生观察,从而使学生借助电化音像教具对我国的河流分布情况产生直观认识,从而让平面教学变得立体起来。
  2)植根学生生活。初中地理演示教具开发要达到预期效应,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深深植根于学生的生活,这样才能建立起学生与演示教具之间思维互动的桥梁。这首先是由地理学科的课程属性决定的,地理与生活密切相关;其次是由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认知规律决定的。只有贴近学生生活,才能消除演示教具与学生之间的陌生感,从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与生活经验,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也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如教学“中国的自然环境”一章中的“自然灾害”一节,在教学时将地图和景观图有机结合,从学生熟悉的本地区的地图、景观图入手,分析本地区自然灾害类型、自然灾害形成的原因,进而从学生熟悉的演示教具延展,向中国的自然灾害扩展;在扩展时利用多媒体教具,展示我国近期一些重大、有影响力的自然灾害的视频片段,引导学生去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从而对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频率高、危害大等特点获得深刻认识。开发学生熟悉的教具,遵循从点到面、从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收到较好的效果。
  坚持多元开发方式,扩大演示教具效应  目前,初中地理教学中演示教具的开发方式单一化,以教材配套的教具为主,其他形式的教具较少,单一化的教具开发方式制约了演示教具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效应。这就需要教师立足于既有的教具,合理开发新型教具,增强教具开发的主动性。
  1)充分利用既有教具。初中地理教学中形成一定数量的演示教具资源,它们有的是与教材相匹配的演示教具,有的是学校长期教育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教具,如地理教学挂图、地球仪、地理图册、地理模型等。这些传统的地理演示教具具有现代电子化教具所不具备的亲和力,使用方便,学生也熟悉。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既有的演示教具,增强地理教学的效果。
  如“地球和地球仪”的教学,可以利用地球仪作为演示教具,让学生了解地球的面貌,以及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地球仪与真实的地球进行比较,引发学生思考:地球仪与地球原貌存在哪些不同之处?学生通过探究,充分地掌握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经纬网和经纬度、地轴等在地球上是没有的,这是为了地理研究而人为设置的。需要注意的是演示教具的使用要注意方法,不能异化为手工活动,必须要明确演示教具使用的目的。   2)合理开发新型教具。时代在发展,人们的认知方式也在发生显著变化。这就需要根据时代发展,与时俱进地开发新型演示教具,充分利用电脑、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开发新型电子化教具,从而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通过电子化教具为学生构建生动的场景,演绎地理知识,从而发挥电子化教具的技术优势,丰富学生地理学习体验。
  如“大洲和大洋”一节的教学,可以利用3D演示教具演示七大洲、四大洋的具体位置、名称、大小等,勾勒出各个大洲的基本轮廓,并演绎海洋与陆地的分布情况。这部分利用电子化教具,能够发挥其所独有的优势,使静态的分布图变得立体起来,模拟出立体化的地理分布图,带给学生立体化的体验,从而较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大洲与大洋的分布情况,以及相关的地理知识,使教学更加直观。而且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暂停、回放、放大等,聚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扩展教具开发主体,深化演示教具体验  为了进一步扩大演示教具的教学效应,丰富学生的地理学习体验,要进一步扩展教具开发主体,让教师、学生、家长参与教具开发,深化演示教具体验。
  1)师生共同开发。教师与学生是地理课堂最活跃的因素,在开发演示教具时,要积极推动师生共同参与开发。教师在教具开发过程中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科学地开发教具,让学生掌握教具开发的一般方法,并强化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的意识;尤为重要的是突出学生在教具开发中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动手去实践。
  如“水资源”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在充分收集信息资源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绘制我国“水资源”分布图,并对各个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有效整合,选出最佳的水资源分布图作为教具。这一教学活动的安排,由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激发。而且在开发过程中需要调动知识积累、收集信息资源,无疑促进了学生对我国水资源分布情况的了解,深化了学习体验。
  2)家长参与开发。地理教具开发主体除了师生之外,可以适度地引导学生家长参与进来,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使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提升教具开发的有效性。家长参与地理演示教具的开发还可以推进亲子教育,让学生与家长在共同开发过程中享受亲情,感受教具开发与地理学习的趣味,从而爱上地理学习,全面激活学生地理学习的热情。
  如“从世界看中国”一章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前时间进行充分预习,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引导家长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中,制作一个“微中国”模型,要能够体现中国疆域分布、人口分布与民族分布等情况。引入家长参与是由这一演示教具开发的特点所决定的,这一教具开发不仅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而且难度相对较大,涉及信息资源的捕捉、材料的准备、模型的构图等。引入家长参与将大大降低教具开发难度,增强学生对中国地理位置、地域、物产等地理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4 结语
  总之,初中地理演示教具的开发对于优化地理课堂教学、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要认识到地理演示教具的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基于地理演示教具的特点,贴近教材与学情实际,开發类型丰富的教具,优化教具开发形式,拓展开发主体,从而为初中地理教学提供系统的教具支持,实现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升级。
  参考文献
  [1]路慧奇,郭春发,孙动海.高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具的开发[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7(5):18-19.
  [2]杨仁忠,张国萍.地理演示教具开发例谈[J].教育科学论坛,2012(4):20-21.
  [3]肖功汉.地理教具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新课程:中学,2016(2):96-97.
  [4]赵敏.自制地理教具 优化课堂教学[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1(11):135.
  [5]张立.实物演示,突破自然地理难点[J].地理教育,2010(7):38-3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434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