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理解教育”的价值及应用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韩加强 郑秋玲

  摘要:“理解教育”是一种以“理解”为教育基础并以“理解”为教育目的的教育方法,是提升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地位平等是理解教育的基本原则,相互信任是理解教育的基本前提,耐心陪伴是理解教育的重要过程,善于倾听是理解教育的基本习惯,家校合作是理解教育的基本保障,行为示范是理解教育的基本手段。
  关键词:理解教育;师生关系;全面发展;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11A-0008-04
  在当下全球科技化、信息化的背景下,学生接收到的信息是多元的,接收信息的速度是高速的,同时,受到的干扰也是繁杂的。由于成长环境的差异,学生与父母、老师之间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代沟”。如果不能正确地处理好这种“代沟”,就容易影响亲子关系、师生关系。
  自担任班主任以来,笔者一直重视学生“问题”的观察与研究,致力于学生“问题”的教育与转化。这里的“问题”包括性格缺陷(偏执、冷漠、孤僻、傲慢等)、行为偏失(多动、吸烟、早恋、打架等)和学业倦怠(逃课、上课睡觉、不完成作业等)。近三年来,通过对学生“问题”的研究,笔者发现学生的每一个“问题”背后都有一段受伤的经历。虽然很多学生的“问题”是类似的,甚至导致问题的原因也是相似的,但每一个学生的故事是有差异的,而且正是那些细小的差异导致了教育和转化方式的差异。因此,处理学生的问题和错误时,不能简单套用“专家策略”。机械的套用与简单粗暴的教导没有本质的区别,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让问题不断发酵,变得更加严重。实践证明,理解教育能够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是教育教学的重要方法,应该予以重视。
  一、理解教育的概念
  关于理解教育的内涵和特征,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他坚持“理解就是教育质量”[1]的观点,并指出理解教育是消除误解、增进理解、使教师与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与他人,从而获得较好发展的过程。他指出理解教育的特点包括五点:第一,同学、师生的相互理解与学生的自我理解相结合,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第二,强调德育的重要性,突出“德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第三,将感情与认知贯穿到整个教育过程,使学生感情生活的质量得到较大地提高;第四,把理解作为重要的教育目的之一,将为理解而教和通过理解而教融为一体;第五,成批转化因误解造成的“后进生”[2]。
  根据教育教学实践,将“理解教育”的特点总结为如下两点。第一,以“理解”为教育基础的教育。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想法,找到导致学生“问题”背后的故事和原因;其次,教师要让学生理解教师的教育目的,自愿配合教师的教育活动。当师生之间相互理解,彼此认同以后,再教育和转化学生。第二,以“理解”为教育目的的教育。教育要引导学生认识理解的意义,帮助学生养成理解他人和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二、理解教育的价值
  理解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是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础。而理解教育认为,理解的本质是人对存在的理解,揭示理解的本质就是要揭示人与存在的关系[3]。理解教育是人性化教育的重要体现。理解教育以相互尊重、地位平等为基础,能够有效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
  (一)理解教育是提升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由于成长环境的差异,学生与他们的父母、老师之间存在价值观的差异是必然的,出现“代沟”也是正常的。这种差异会严重影响教育者的价值判断和教育行为。因此,充分了解学生,理解他们的想法,找到导致“问题”背后的故事和原因,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理解的过程既是了解“病因”的过程,更是尊重学生的体现。理解的结果,既能做到对症下药,又能得到学生的全力配合(教育者尊重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并得到学生的配合)。
  每一名学生都有一颗向善的心,都不希望成为遭人讨厌的那类人。他们并不是不知道自己的问题,也不是没有改变的愿望,只是缺少能够理解并帮助自己的人。这正是教师存在的最大价值。如果每一名学生都是完美的,教育将失去存在的价值,教师也将面临失业。
  (二)理解教育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纽带
  教师理解学生的过程,就是尊重学生的过程。尊重是相互的,彼此的理解和尊重才能构建和谐的关系。我国著名教育家霍懋征倡导“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几乎印在了每一个中国教师的心中。但不恰当的爱,还不如没有爱,爱应该以尊重为前提,而尊重的基础就是理解。
  (三)理解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
  “和谐社会”是我国人民特别是文人向往的理想社会,是一代代中国人的美好愿景[4]。然而,社会上冲突不断,不和谐的事件时有发生,大到战争、民族冲突,小到邻里纠纷、亲友反目,很多冲突的发生往往可以追溯到最简单的原因:不了解对方,不理解对方的想法和处境。理解教育的价值之一在于培养会理解的學生。当一代又一代懂得理解的学生步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时,和谐将成为社会的主旋律,和谐社会将变成现实。
  三、理解教育的应用策略
  理解教育的前提是“理解”,实施理解教育的关键在于地位平等、相互信任、耐心陪伴、善于倾听、家校合作和行为示范。
  (一)地位平等是理解教育的基本原则
  虽然教师的年龄大于学生,但不能把学生当成“小孩”对待。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小孩不小歌》里这样描述:“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短短28个字生动地阐述了学生的潜能。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时,如果教师带着“家长式”的威严教育学生,会让学生构建一堵心理围墙,潜意识拒绝与教师沟通,导致教师难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地位平等是了解学生真实想法,理解学生的基本原则。   地位平等包含两层基本含义。第一,交流身份的平等。在交流中,教師需要把学生看成有独立人格的“成人”,而把自己看作“小孩”,以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学生平等的沟通。为了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精神世界,教师可以阅读他们喜欢的书籍、杂志或看一些学生喜爱的影视作品。第二,交流方式的平等。通过轻松的场合或方式,与学生平等沟通,如:办公室座谈、散步聊天等。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是非常重要的。
  (二)相互信任是理解教育的基本前提
  信任是人与人之间真诚交流的前提,只有信任对方,才会把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与对方分享。如果对交流者缺少基本的信任,谈话内容只能是单调而肤浅的敷衍。理解教育中的信任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第一,对学生的谈话内容保密。引起学生“问题”的那些往事,大部分都不为人知,而且都涉及个人隐私,如果公开,可能会造成对学生的第二次伤害。因此,教师需要对谈话内容保密,防止学生受到第二次伤害。
  第二,让学生了解教师的教育目的,让他们相信教育活动是对自己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告诉学生教育活动的目的、方法和可能的影响,并和学生一起讨论、修改,最终制订出让学生愿意接受的方案。换言之,教育方案的制订不仅不能隐瞒学生,还需要学生参与制订。只有学生感到被信任,并且在充分参与的情况下,学生才会相信教育活动是对自己有利的,并愿意积极地配合。
  (三)耐心陪伴是理解教育的重要过程
  学生表现出的问题并不是短期内的偶然事件,而是长时期逐渐形成的。因此,问题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很好地转化。处理学生“问题”,教师不能急功近利,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日常教育活动中,常有教师批评学生屡教不改,甚至认为学生故意与自己对着干。这些都是违背了教育基本规律的表现。要转化学生的问题,教师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例如一名学生,平时不爱说话,回答问题时的声音很微弱,眼神恍惚,自信不足。经过与学生的长期沟通,我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学生的父母担心孩子因为骄傲学坏,从小就采用打击教育,很少肯定孩子,导致学生逐渐变得自卑。学生每到考试或需要做重要的决定时,都会焦虑不安。为了帮助学生找回自信,我一方面多次与家长沟通,取得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努力帮助家长改变教育观念和方法;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给学生创造自我展示的机会,抓住他每一个细小的进步给予鼓励。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到高中毕业时,这名学生才基本克服了自卑,找回了自信。
  (四)善于倾听是理解教育的基本习惯
  唐代著名思想家韩愈在《师说》中对教师作用的描述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教育工作者。教师习惯了说教,习惯了讲授,而往往忽略了“倾听”。现在的学生不断地接受着来自不同对象的说教,对说教产生了逆反心理。他们希望表达,希望被倾听、被理解。
  当学生出现问题或犯错误时,不要急于处理,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空间和信任,让学生讲述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此时,教师要做一名忠实的听众。学生讲述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关怀式的提问,了解更多的细节。当学生讲到关键的地方,犹豫不决,不愿意进一步讲述时,教师不妨感同身受地谈谈自己的故事或心情,让学生产生认同感,并继续讲述。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教师说话的时间不要太长,否则适得其反。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让学生体会到被关心的温暖,又能全面了解学生,对制订教育方案有很大的帮助。
  (五)家校合作是理解教育的基本保障
  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是学生的第一监护人,是学生最亲的人。学生“问题”的转化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参与,主要原因有二:第一,大部分学生的“问题”可以追溯到家庭教育;第二,大部分学生最信任、最依赖的人是自己的父母,父母的关爱是学生最在乎的。因此,家校合作是理解教育的基本保障。
  家访是全面了解学生的重要方法,是家校合作的重要形式,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需要家访,也并不是所有的学生和家长都愿意教师家访。当学生的问题与家庭有重要的联系,或者问题的转化必须得到家长的配合时,家访就是必要的,而且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家访的主要目的包括两方面:第一,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准确地找到问题的产生原因;第二,寻求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要让家访达到效果,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必须获得学生和家长的同意,任何一方不愿意,都会影响家访的效果;第二,家访前,要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精心设计访谈提纲;第三,和家长商议家访的地点和方式,如教师到家、家长到学校或在约定的地点见面等;第四,家访时,要尊重家长,平等沟通,不能带着教育家长的口吻;第五,注意家访安全,包括路途中的交通安全、家访时的人身安全(不与家长发生冲突)和廉洁安全(不索要礼品、礼金)等。
  (六)行为示范是理解教育的基本手段
  理解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帮助学生养成理解他人的习惯。培养习惯采用说教的方式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学生的诸多习惯是通过长期模仿身边的重要人物而形成的。因此,行为示范能够给学生塑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对象,是促进学生养成理解习惯的基本手段。
  行为示范的主要措施包括如下三点:第一,营造理解的氛围。在班级管理中,将理解作为班级管理的主旋律;在班级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建设中,将理解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在全班营造理解的氛围。第二,体验理解的影响。通过开展拓展活动,组织心理剧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理解对朋辈关系的重要性,逐渐养成理解他人的习惯。第三,树立理解的榜样。教师在教育教学和处理学生问题时,要以理解为前提,给学生做好学校教育的榜样;家长在亲子交往过程中,以理解为前提,充分考虑孩子的感受,给孩子做好家庭教育的榜样。
  理解教育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一种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可行手段。理解教育的价值是不可低估的,实施起来的困难也是巨大的,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智慧。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让理解教育发挥价值,让更多的学生成为理解教育的受益者,让和谐社会早日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熊川武.說“理解教育”[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2):34-38.
  [2]熊川武.“理解教育”的实质、步骤与发现[J].教育科学研究,2005(10):19-22.
  [3]江玲.理解教育:理解和改变弱势学生的地位[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5):31-36.
  [4]钟晓红.历代“和谐社会”诗话[J].教书育人,2005(25):59.
  责任编辑:赵赟
  The Value of “Understanding Educ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Strategy
  HAN Jiaqiang & ZHENG Qiuling
  (Tianfu No. 7 Middle School, Chengdu 610200, China)
   Abstract: “Understanding education” is an educational method based on “understanding” with the educational aim of “understanding”, which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n important link to build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an important cornerstone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Status equality is its basic principles, mutual trust is its basic preconditions, patient company is its important process, being good at listening attentively is its basic habit, cooperation between family and school is its guarantee, and behavior demonstration is its basic means.
   Key words: understanding education;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all-round development; core accomplishment
  收稿日期:2019-09-10
  作者简介:韩加强,天府第七中学(成都,610200);郑秋玲,成都市龙泉驿区柏合九年制学校(成都,6101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686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