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化学实验探究课“蜡烛燃烧”教学实录与反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薛景云

   摘 要:化学探究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在实验探究课上选择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能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只要善于观察和探究,就能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文章是化学实验探究课“蜡烛燃烧”教学实录与反思。
   关键词:化学教学;实验;探究课;实录;反思;教学效率;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0)11-0074-02
  开设化学实验探究课,能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生学科素养。本节化学实验探究课所选择的事物是生活中常见的蜡烛,能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处处离不开探究,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收获许多意想不到的知识。
   一、教学实录
   1.探究熄灭蜡烛的方法及原理
   师:蜡烛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人们过生日的时候,往往都会吃蛋糕,吹蜡烛。蜡烛除了吹灭还有哪些熄灭的方法呢?(教师一边说一边点燃讲台上的一排蜡烛)同学们先进行小组讨论,然后上讲台进行演示,看哪个小组的办法多。
   各小组经过讨论,纷纷要求演示,激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上台的学生演示了多种熄灭蜡烛的方法:剪灭、浇灭、闷灭、扇灭、捏灭等。演示中,学生还对蜡烛熄灭的原理进行猜想、分析、验证。这种简单的实验,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师:联系刚才熄灭蜡烛的方法,同学们可尝试总结灭火的原理有哪些。分小组讨论,看哪个小组总结得正确、全面。学生积极动脑,热烈讨论,踊跃发言。各小组经过讨论,总结出灭火原理:一是隔绝氧气,二是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三是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师:蜡烛一扇就灭,炉火为什么越扇越旺呢?问题的提出,将探究活动引向深入。学生通过思考和交流,对烛火和炉火进行对比,培养了分析、比较、判断能力,并懂得了认识事物要细致全面。各小组经过认真讨论,得出的结论是:炉火旺盛,放热多,扇的时候只能带走很少一部分热量,温度降低很少,然而会进入更多空气,因此,炉火不但不会熄灭,反而会燃烧得更旺。而蜡烛燃烧放热少,扇子一扇,带走的热量会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所以蜡烛就熄灭了。结论:任何一种可燃物质燃烧,都必须使其温度达到着火點,也就是达到物质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2.探究水中燃烧的蜡烛
   师:我们知道水能灭火,大家猜测一下,如果把燃烧的蜡烛放在水中,蜡烛会熄灭吗?学生分组实验,在烧杯底部滴几滴蜡,把蜡烛固定在烧杯上,然后沿着烧杯壁注水至蜡烛上部边缘处,点燃蜡烛。学生七嘴八舌地猜测着,大部分学生认为蜡烛燃烧到水面时,肯定会熄灭。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蜡烛上,目不转睛地盯着蜡烛,生怕错过精彩的瞬间。蜡烛燃烧到水面时并没有熄灭,灯芯周围的蜡越来越少,慢慢形成了一个圆筒状的凹槽,周围是薄薄的蜡烛壁,就像一个小水桶。中间的烛芯还在燃烧,但已明显低于水面,火焰一半在水的上面,一半在水的下面,好像要穿透水层。学生都惊呼:太神奇了!
  这种教学设计,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让学生体验到实验探究有时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从而认识到实践可以检验真知,并养成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
   师:蜡烛为什么能在水中燃烧?大家分小组讨论,揭示其中的道理。学生经过讨论,达成共识:与温度有关,水的温度低,与水接触的一圈蜡烛壁没有熔化,而灯芯周围的温度较高,使周围的蜡熔化燃烧,并形成一层薄薄的蜡烛壁,将水和火焰隔开。教师肯定学生答案,并进行补充:蜡烛燃烧产生的热量被水吸收后,使外层的蜡在内层达到熔化的温度时,形成极薄的蜡壁,阻挡水流入烛芯。
   3.探究纸杯烧水
   师: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蜡烛照明,也可以利用蜡烛烘托气氛。现在我想喝杯开水,能用蜡烛直接给装有冷水的纸杯加热吗?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各抒己见,并利用实验桌上的器材进行实验,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教师提醒学生,为了节约时间,纸杯里不要加太多水,并且用蜡烛外焰加热。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实验。实验结果是:纸杯中的水沸腾了,纸杯却完好无损。
   这种教学设计,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教师提供一系列实验器材供学生选择,让学生自主合作完成探究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使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和讨论交流,得出结论:蜡烛燃烧释放的热量大多被纸杯中的水吸收了,所以纸杯没烧坏,反而把纸杯中的水烧沸了。
   师:刚才大家动手做了纸杯烧水的实验,如果我在纸杯外面再加一个纸杯,那么,结果会怎样呢?(教师演示双纸杯烧水,一会儿就看见外面的纸杯着火了,学生感到惊讶)
   师:同样的纸杯烧水,为什么会形成如此巨大的反差呢?学生经过激烈的争论、探讨,一致认为:与单层纸杯比较,双层纸杯外面的纸杯没有与水直接接触,蜡烛燃烧释放的热量使其温度达到了着火点,所以纸杯着火了。教师做进一步解释:两层纸杯间存在空气,使热传导性能变差,里面的水不能使外面的纸杯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探究活动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畅谈体会,总结交流自己的收获与感受。学生各抒己见,有的着重于知识:知道了灭火原理及方法。有的着重于过程和方法:实验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有的着重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活是一门学问,哪怕是最平凡最熟悉的事物和现象都值得我们去探究。
   这种教学设计,不仅能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启发学生观察生活,善于质疑,打破思维定势,获得深刻的生活感悟。
   二、教学反思    1.可取之处
   本节课着眼于生活中的化学,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关注生活。蜡烛是学生熟悉的事物,燃烧与灭火在日常生活中多有涉及,这是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联系生活实际,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主要教学形式是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动手实践、交流汇报、归纳总结,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交流,达成共识,较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知识目标。
   纸杯烧水和水中燃烧的蜡烛的设计,打破了学生原有认知,告诉学生不能被事物的表象蒙骗,实践才能出真知。在小组交流讨论中,学生交流能力、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有利于养成勤于动眼、动手、动脑的科学素养。
   2.不足之处及改进设想
   虽然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但课堂的开放度不够,仍然是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思路活动,没有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思维;虽然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探究的欲望,但学生探究的深度和力度不够,都是浅尝辄止。
   此外,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给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创造空间,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实践,大胆创新。而在实际授课中,学生在熄灭蜡烛时,出现了白烟,罩住蜡烛的烧杯底部出现了黑色物质等。有学生主动问教师白烟和黑色物质是什么,教师只是告诉他们答案,削减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如何处理课堂中这些“意外”,把握利用好這些“意外”,还需要教师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认真研究。
  参考文献:
  [1]雷万秀.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现状与改进策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
  [2]赵良彦.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4.
  [3]宋海清.化学实验在探究式教学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4.
  [4]朱秋红.中学化学实验探究课堂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
   Abstract: Chemistry inquiry course can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rouse students'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in learning,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quality, and improve students' subject quality. Choosing common things in life in experiment and inquiry class can make students realize that there is chemistry everywhere in life. As long as they are good at observation and inquiry, they can bring many unexpected gains. This paper is the teaching record and reflection of "candle burning" in the course of chemical experiment and inquiry.
  Key words: chemistry teaching; experiment; inquiry class; actual record; reflection; teaching efficiency; teaching quality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917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