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究数学实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实验教学能够帮助他们提升对抽象性较强的数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能力。为强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提高数学实验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本文主要阐述了数学实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培养与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思考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数学实验; 小学数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5-066-001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小学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不仅是要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点,还要学会如何去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为学生创造充足的实践操作环境,结合问题动手实验,在实践的过程中对问题的本质进行探究与理解,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的能力,丰富了教学内容,实现了教学形式的创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将数学实验与情境创设有效结合
   小学生的性格活泼好动,通常情况下,他们的注意力在一节课40分钟过程中难以做到全程的集中。通过将数学实验与情境创设相结合,能够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集中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在情境中进行数学实验的操作,有利于提高数学实验的效率和质量,帮助学生在数学实验中体会所学知识点,同时,有效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对问题的解决能力。例如:在学习《圆》一课时,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兔子和乌龟赛车的动画,兔子骑着一辆又大又高的正方形车轮的自行车,乌龟骑着一辆又小又矮的圆形车轮的自行车,但最终,乌龟取得了比赛的胜利。学生在观看动画后会提出问题:为什么乌龟的自行车没有兔子的自行车高大但是却跑得快呢?这与自行车车轮是圆形有什么关系吗?之后,带着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画笔、、剪刀、胶水、卡纸等教具自己动手制作方形和圆形的轮子,做好后让两个轮子同时运转,发现圆形的轮子能够自如的转动,但是方形的轮子转动起来却十分困难,最终对“圆”基本性质与特点进行全面的了解。在实验活动中,学生做到了将自己已有的经验与知识点相联系并产生疑问,培养与锻炼了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同时,趣味性的情境有利于更好的将学生带入实验中,有助于提高数学实验和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2.引导学生将数学实验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数学知识来自于生活,也应该应用于生活。教师通过将数学实验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能够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建立关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与理解,并锻炼他们对问题的实际解决能力。例如:在学习《千克和克》一课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从家里带一些蔬菜和水果,如土豆、白菜、苹果、香蕉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千克和克的基本概念进行充分讲解后,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小型的电子秤对这些蔬菜、水果进行称量,并分别以克和千克的单位进行标注。在对实物进行称量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对“千克”和“克”的具体含义进行探究,感受“克”和“千克”不同的重量,进而培养与锻炼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并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探索的欲望,帮助学生养成在生活中思考的习惯,提高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极大提升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3.将数学实验运用在数学知识的拓展过程中
   为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举一反三的复习和巩固,教师通常会在课堂以知识拓展的教学手段,将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延伸,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将数学实验应用在课堂知识的拓展环节,能够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并结合已学知识,对与其相關的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究,建立知识点的体系,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水平。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课时,由于之前已经学习过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学生掌握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长度单位为1厘米的小棍分别拼成长为3厘米、宽为2厘米的长方形和边长长度为2厘米的正方形,并要求学生分别计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之后,用小棍分别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长延长,再重新计算二者的面积,最后,观察两次计算的结果,并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长与它们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呢?以这样的形式既能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巩固,同时,在思考与探究过程中实现了对本节课知识点的延伸,培养与锻炼了学生的思考、总结与实践能力,有效提升了数学实验的效果和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进而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数学实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在实验的操作与思考环节,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对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数学知识点,提出问题进行实验操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与探究,进而有效提高数学实验应用的效果,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振强.小学数学实验教学实践与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8):158
  [2]郑春梅.试论小学数学实验的开发与教学策略[J]中国教师,2019(S1):16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286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