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自主·探究·发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蔚霞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在幼儿园的深入实施,注重幼儿“学法”的探究比注重教师的“教法”改革更为重要,更有价值。为此,我们进行了幼儿学习体育的“学法”研究,提出“主动探索法”。经过实验研究,我们建构了“主动探索法”的教学效果以及对幼儿各方面能力的促进作用,并提出实施要点和建议。
  关键词:主动探索法;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以幼儿为本”,尊重儿童,重视幼儿主体地位的儿童观和终身教育观。无论儿童是否愿意参加和坚持体育活动,其主要动力来源是内在的,让幼儿发现体育运动的有趣和价值,获得参与体育活动的成功感,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热爱。为此,我们对幼儿“学习法”进行了改革,提倡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主动探索法”。
  一、 “主动探索法”的教学模式
  (一)改变传统幼儿体育教学模式
  传统幼儿体育教学模式为:教师演示新动作、幼儿模仿练习新动作、通过游戏巩固新动作三步曲,教学倾向于教师方面,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幼儿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大量高强度练习积压下,幼儿缺乏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没有思考和探索问题的余地,从而造成幼儿主动参与的意识不强,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不浓,以及运动量超负荷或运动量不足的现象发生,幼儿的主体意识及自主学练的能力、社会性能力等得不到很好的培养。
  (二)建构“主动探索法”教学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在幼儿园的深入,体育教学活动的类型也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但常见的类型有:基本动作类;一物多玩类;创意身体活动类;基本体操类。我们认为,“主动探索法”都能灵活地运用在上述教学中,但前提是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经过反复多次的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我们初步构建了“主动探索法”的教学模式:激发探索欲望、幼儿初步探索多种玩法、交流分享经验、再次练习、游戏巩固五部曲。
  二、 “主动探索法”的教学效果
  根据新《纲要》从状态评价的概念和体育教学活动的特点出发,我们认为对一项体育教学活动教学效果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如下)。
  本学期,我们共进行了12例个案,研究结果显示:每一个活动的教学效果普遍是实验组比对照组好,可以概括为:
  幼儿表现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主动进行探索,大胆地沟通讨论,能在游戏中与同龄人合作,表现为积极、活泼、自信,很少发生儿童不参与活动或退缩的现象。教师指导下的儿童跟学练习,经常会出现幼儿到旁边去玩耍、闲谈、哄闹等现象,表现为不积极、兴趣不高、不自信、拘谨等。
  师幼互动教师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尊重孩子,允许孩子在活动中出现失敗,支持和鼓励孩子的探索性行为,鼓励孩子大胆地与老师交流和讨论,老师和孩子可以进行多次互动,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合力、放松、和谐的氛围。教师很少关注幼儿的活动过程,只注重结果,不允许幼儿出现错误和失败,教师和儿童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很少,课堂活动的气氛也相当沉闷。
  目标达成因为目标设计侧重于流程,所以大多数孩子都能达到教学目标要求,包括个别动作发展较弱的幼儿。因为目标设计追求结果,所以容易出现两极分化,有的幼儿早就达到目标要求,觉得活动内容太简单,而有的幼儿总是达不到目标要求。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发现,“主动探索法”能激发儿童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儿童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在愉快的主动学习环境中,参与体育教学活动。
  三、 “主动探索法”对幼儿各方面能力的促进作用
  (一)能促进幼儿身体机能的发展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儿童在积极活动时必须承受一定的生理和心理负荷。负荷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过小则效果差,过大,则会影响幼儿的身体健康。因此,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是否适宜是评价体育教学活动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影响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的因素主要包括活动强度和活动密度。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测量了幼儿的平均心率,并计算了活动的密度。结果表明,实验组平均心率达到标准心率范围,而对照组未达到标准心率范围(标准心率130min,160min),实验组儿童活动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仅仅是采用了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在实验组中,实验组的儿童除了交流分享外,从准备活动到自主探索活动,到对同伴经验的尝试练习,再到游戏巩固,绝大部分都在运动。而对照组儿童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教师的示范教学和纠正幼儿练习动作上,根本无法达到一定的运动量。
  如果在教学中,幼儿活动的强度和密度都达不到标准,那么促进幼儿身体机能发展的说法就谈不上了。可见体育教学中“主动探索法”对幼儿身体机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能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
  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体育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是有其特殊作用的。我们从一物多玩类体育教玩具活动入手,研究“主动探索法”对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作用。
  从表一可见,实验组的玩法明显比对照组多,因为后者更多的是教师的传授,幼儿基本上缺少自主探索的机会,而前者是运用“主动探索法”,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去进行探索,想出更多的游戏方式。可见,“主动探索法”对幼儿创造想象力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新《纲要》的社会领域提出“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与分享,有同情心。”等要求。我们观察并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社会表现,如:自信、独立、合作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水平、竞争意识等。最后,发现在“主动探索法”的教学中,幼儿的社会表现较好,下面通过《玩伞》的案例来加以说明。
  评价:实验组的幼儿表现得更大胆、自信、独立,能主动地与同伴、教师交往;竞争意识强等,社会性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反思:对照组采用了“传统教学法”,在活动过程设计上,几乎很少让幼儿自主活动,都是在教师的高控制下、高密度练习下进行活动。这样,幼儿的良性社会性表现受到限制,反而引起劣性社会性表现的发生。因为孩子的天性就是要玩,要无拘无束地玩,而中班下期孩子的自主意识、个性又比较强,当对教师的玩法不感兴趣时,它自然会不按照教师要求玩,于是在教师眼里就成了不遵守游戏规则的调皮儿童。而实验组采用“主动探索法”,它尊重儿童,考虑了幼儿的年龄特征,保护幼儿玩的权利,支持幼儿自主探索,教师只是幼儿活动的引导者,所以,在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幼儿的良性社会性表现得到很好的展示。
  通过12个案例的记录与分析,我们发现:不仅是《玩伞》活动中幼儿社会性表现好,其他活动也都明显是实验组幼儿表现好。所以,我们指出:“主动探索法”能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体会与建议】
  一、 实施要点
  1. 更新观念,实现转变
  教师应转变观念,将“指挥”转变为“引导”。让幼儿的主动性得到较大程度的释放,使课堂生动有趣,让幼儿的多种器官动起来,使幼儿的主动探索能力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
  2. 营造民主氛围,激励自主探索
  教师要尊重幼儿,放手让幼儿动手、动口、动脑,允许幼儿出现错误或失败,以鼓励、启发为主,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幼儿把体育学习内化为自身需要,由“被动”变“主动”。
  3. 体现差异教学,促进个性發展
  教师应尊重幼儿个体素质的差异,为能力不同的幼儿设定不同的教学要求。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能力弱的幼儿,让每一个孩子都去体验。
  4. 加强方法指导,提高活动能力
  在运用此方法时,并不排斥其他教学方法的使用,而是应该要与其他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幼儿活动。如:电教法、榜样示范法、讨论法、情境游戏法、竞赛法。
  二、 建议
  1. “主动探索法”比较适合中、大班体育教学
  此方法要求幼儿自主地发现和探索,自己总结经验。而小班幼儿年龄小,相对来说能力弱一些,如果让他们自主探索,一来不会带着问题去探索可能在玩耍,二来他们也不会总结概括。所以,“主动探索法”比较适合中、大班幼儿。
  2. “主动探索法”要贯穿在各学年中长期使用
  此方法不能偶尔使用,也不能只在某一类型体育教学中使用,而是要贯穿在各学年、各类型体育教学中长期使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容易让幼儿进行经验的迁移。
  四、 结语
  “主动探索法”是一种比较有效、可行的体育教学方法。通过“主动探索法”教学,可以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促进基本动作的掌握、运动能力的提高、社会性的发展以及创新能力、智力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素质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张艳贞.幼儿体育教学中的“主动探索法”[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7.
  [2]王建军.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练的能力[J].中国学校体育,2001.
  [3]王秉鸿.谈学校体育的功能[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
  作者简介:
  陈蔚霞,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实验幼儿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596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