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心理健康教育视野下的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探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艳

   摘 要:以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为视角,开展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可以促使学生更有效地进行学习。教师可采取以下措施开展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以心理教育为基础,开展职业引导;结合生涯教育知识,培养理想意识;关注学生个人发展,做好心理辅导;结合社会实践内容,培养生涯规划意识。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生涯规划教育;高中生;职业引导;理想意识;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G631;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02-0037-02
  新高考改革要求学生具备自主选择的意识和能力,这使得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高中阶段是学生个体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高中生面临着选课走班、专业选择和未來职业倾向选择等多项任务。因而,高中生涯规划教育需要帮助学生学会“知己知彼,决策行动”,进行自我探索和职业探索。本文以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为视角,探讨学校和教师通过怎样的方式促使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从而促使学生更有效地进行学习。
   一、以心理教育为基础,开展职业引导
   在新高考制度背景下,高中生的科目选择与其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密切相关。为了让高中生更全面地了解现实社会中的各类职业,并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和职业价值观等进行综合分析,提高科目选择的科学性、合理性,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学生进行职业引导。为什么要以心理健康状况为基础呢?因为现实生活中存在高中生因心理偏激、抗压能力弱等心理因素而发生的悲剧。可以说,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决定着其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人。所以,教师应以新课标为导向,积极构建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密切关联的教育基础,如设置心理健康咨询室,引进心理健康测试设备,聘请专业心理学教师等。学校及教师要努力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切忌做“面子工程”,走“应付路线”,切实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最有效、最专业的指导。例如,一些高中生对学习感到迷茫、困惑,不知道自己每天努力学习是为了什么,这是因为他们在思想上严重缺乏生涯规划意识,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没有清晰的思路。所以,心理教师应该从自我探索的角度帮助高中生进行自我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和职业价值观的探索,让学生明白现阶段的学习是为了将来能够更好地发展。如学好英语,可以选择翻译、教师等职业;学好数学,可以从事科研、教学、工程师等职业。教师对学生职业方向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迷茫心理、确定学习目标,激励学生为了自己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学习。
   二、结合生涯教育知识,培养理想意识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相关理论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帮助学生树立理想意识,即经常性地组织学生讨论“你的理想是什么”,让学生通过个人理想的构建来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首先,教师要构建符合高中生成长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体系,确保学生可以接受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其次,要完善职业生涯教育评价体系。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意识、能力、观念等,教师应定期对学生进行评价,了解学生是否为自己进行了职业规划,规划的内容是否符合其特点,以及是否已经付诸行动等。例如,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虽然高中生的目标是高考,但教师应该正确对待学生的学习,不以“分数”为标签,将学生定性为好或坏,而应该以生涯教育理念,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生涯发展目标,让他们知道即使学习成绩暂时不理想,也要有意识、有能力确定自身未来发展的方向,即“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有了理想,高中生在选课时就会更有针对性,目标更加明确,并且能够为今后的长远发展而努力。
   三、关注学生个人发展,做好心理辅导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关系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时代,高中生受网络、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心理相对成熟较早。但是,一些高中生由于社会阅历、生活经验等不足,其看似成熟的心理其实存在很多问题,如面对压力时的无措感、面对学习时的焦虑感,以及在对人、对事方面存在偏激、狭隘、自私等不良心理。还有一些高中生个性极强,过于注重自我,自尊心过强,其实质却是抗压能力弱。这些,都会导致高中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所以,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做好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例如,一些高中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是为了家长和老师,而不是为了自己,所以容易在心理上产生抵触情绪。为此,教师开展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时,需要将学生的学习活动与未来的职业发展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到现阶段的学习是为了自己未来更好地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将“别人要求我学”的心理转变为“为了自身发展而学”,将学习与自尊自信联系起来。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教师要经常性地开展与学生的“面对面”谈话,让每一名学生都能真切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关注,从而努力学习。
   四、结合社会实践内容,培养生涯规划意识
   以心理健康教育为视角,开展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实践活动,是培养高中生生涯规划意识的有效途径。培养高中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就是要培养学生思考的意识,使其思考自己未来想要从事的职业,以及在今后的学习中应该怎样做。为此,教师可以结合社会实践内容,让学生明白生涯规划教育对于自己成长的重要作用。例如,教师可以结合“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一谚语进行生涯规划教育。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现代社会中的各类职业展开讨论,请学生谈谈当今社会存在哪些职业形态。其次,可以给每个学生提供一次发言的机会,让他们说说自己将来想要从事的职业及原因。最后,教师可以结合各教学科目进行职业方向的分析,让学生明白自己所学习的各科目知识对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的帮助。久而久之,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便能够形成,学生就会明白现阶段的学习与自身未来发展的密切关系,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五、结语
   总而言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促进高中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系统的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使学生懂得为自己确定职业生涯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面对高中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动力的现状,教师应该从心理健康教育角度出发,既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又要强化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的认知,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淑桢.心理健康视角下的高中生职业生涯教育[J].教育观察,2020(01).
  [2]周茹.高中生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策略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17).
  [3]胡春森.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模式的探索性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立项课题“学科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FJJKXB19- 369)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李艳(1978-),女,福建武平人,一级教师,从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953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