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课堂对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骆立峰

  对话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对话分为“真对话”与“假对话”,对我们认识语文教学中的对话无疑是有帮助的。现在,许多教师也正在语文教学中尝试对话,在对话之时,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警惕教学中的假对话。
  一、语文教学中假对话的表现
  1.掩盖真实意图的对话
  由于种种原因,教师或学生会在教学对话中掩盖自己真实的意图,使对话成为形式上的对话,失去对话的真正意义。例如,在教学《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时,教师问学生:“你们最崇拜谁?”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偶像,教师又问:“你们猜,老师最崇拜谁?”学生异口同声地说:“老师最崇拜董存瑞。”近百位听课教师发出了一阵笑声。在上述教例中,教师要说出的答案其实是一个隐瞒了真实意图的答案,这种假对话导致的是教师与学生真实自我的消失。
  2.游离主题的对话
  游离主题的对话有主观游离与客观游离两种情况。主观游离是指在明明知道这样做的效果的情况下,还继续进行貌似真实的对话。客观游离则是在不明不白的情况下,谈着谈着游离了主题。例如,教师教鲁迅的《论雷峰塔的倒掉》时,学生问:“鲁迅先生花那么多笔墨讲吃螃蟹的事情,有这个必要吗?”教师接过话来说:“好,这堂课我们就讨论这个问题。”于是,学生争来争去,一堂课很快就过去了。这样的教学对话不仅没有抓住教学主题,而且完全背离了教学主题,造成了课堂教学资源的浪费。
  3.不具实质的对话
  不具实质的对话在一些常识上绕来绕去,只具有问答的形式,根本不解决问题。例如,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刘胡兰》一文时,与学生进行了一段对话。师问:“这篇文章是写谁的?”“是写刘胡兰的。”师问:“你怎么知道的?”“题目就是刘胡兰。”师问:“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1947年1月4日。”师问:“你怎么知道?”“课文第一句就是这么写的。”师问:“这个云周西村在什么地方?”有学生答在陕北,有学生答在延安。师说:“云周西村是在革命根据地。”这个教学案例中的对话只具有对话之形式,而无对话之实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是假对话。这样的对话是对学生不负责,是对学生生命的浪费。
  4.独白式对话
  在课堂教学中,有时教师早已有预定的答案,却要以对话的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教师用自己的“标准答案”否定了全体学生的答案,并要求学生接受他的答案。例如,教师在讲《向沙漠进军》时,问作者竺可桢写这篇文章为了什么?学生说是为了改造农田,教师认为“不全面”,另一学生说是为了加强环保,教师认为“太时髦”……最后,教师给定的答案是“为人民服务”。造成这种独白式对话的原因主要是教师权威的存在,教师仍然支配着课堂。
  5.互不碰撞的对话
  表面上对话双方有来有往,辩论得很激烈,但实际上却是互不理睬,双方只坚持自己的立场,只想说服对方,让对方认同自己的观点,而不试图理解对方。比如,在评价愚公时,甲:“我认为愚公是智慧的。”乙:“我认为愚公是愚蠢的。”甲:“不,你听我说,愚公是智慧的。”乙:“现在你听我说,愚公是愚蠢的。”甲:“愚公的智慧表现在三个方面……”乙:“愚公的愚蠢也表现在三个方面……”这不是一种对话,这样的辩论最后变成了双方交替进行的自言自语,变成了对自己观点的坚守与捍卫。
  二、避免教学中出现假对话的措施
  1.警惕并学会识破“对话陷阱”
  对话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同时要进行反思,如果通过实践反思发现假对话的存在,应该及时加以改正。由于种种原因,对话有时会出现“话里的话”、“话外之音”等,可能是善意的,也可能是非善意的,要警惕非善意的,防止假对话。
  2.及时规劝对方回归对话主题
  如果对方主动游离主题,应及时提醒对方回到对话主题上来,而不要采取回避的态度。如果对方经常不自觉地游离主题,更是需要自觉的一方不断帮助对话进入主题。在这一点上,学生的讨论较容易游离主题,教师要及时提醒学生,及时发现问题,防止假对话。
  3.对话者自觉遵守对话规则
  真对话本身就是一种约束,一种规则。它要求对话者之间能够相互尊重,共同致力于主题的探讨。不遵守对话本身所具备的这种自我约束的规则,是对对话的一种挑战,容易造成假对话的出现。如果有人破坏对话规则,那么对话的有效性与深度就会出现问题。比如,为了各自利益而保留自己的部分意见,那么,对话的深度可能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对话者之间应该自觉遵守对话规则。
  4.选择富有价值的话题
  对话总围绕一定的话题展开,这个话题可能是一对矛盾、一种现象、一个问题等等。富有价值的话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还可以由师生共同确定。这样的话题应该是关键性的、有深度的、有探讨价值的、或者是能够影响全局的。
  5.教师要提高对话素养
  教师的对话能力与对话水平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对话的水平与质量。教师在课堂教学对话中应该创设平等、民主的对话氛围,真诚地投入到与学生的对话中去。课堂教学对话的深度与价值往往取决于教师的组织、引导、发问等活动。所以,教师应不断加强驾驭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己的对话水平。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或者学生都可能导致假对话的出现。作为教师,应该努力防止自己引发假对话,用一颗真诚的心进行教学,这是教师应有的职业道德。对学生在对话中游离主题等情况,教师要及时发现并提醒学生。教师也可对学生讲一些防止假对话的知识,教学生成为真正的对话者。
  (责任编辑 冯 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4316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