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诗经·静女》与移情手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春龙

  《诗经》中的《静女》篇反映出人类普遍的审美心理——移情,这值得学生在语文阅读理解及作文中借鉴、学习。
  《诗经·静女》写道: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诗中写了一对青年男女幽会的情景:他们相约好在城角楼上见面,男子早早赴约却不见文静美丽的姑娘到来,急得直抓耳挠腮。姑娘没有爽约,还给他带来了礼物——从野地采来的白嫩荑草。一枝野草本没什么可爱之处,但因其是“美人之贻”,所以显得“洵美且异”。这说明表明美的关键是心中的美人所赠送,不管礼物为何,都显珍贵奇美,有纪念意义。荑草之美,只是一种移情所造成的美,一种本无之美,这种与实体无关,也即是说与荑草本身美不美无关,而是与人的感觉有关。只因荑草是美人所送,他就认为这草美得出奇了;美人的赠予,使一根小草获得了生命的灵性。反过来,倘若这根草非意中人所送,他肯定不屑一顾,甚至认为送草简直是无聊。诗中情人之间朴素的审美心理,给我们留下借鉴之处——移情是人们普遍的审美心理,体现在诗文内容中的物态自然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好作者移情手法的运用,对理解文章的情感有重要作用。
  自然界中的事物本身没有喜怒哀乐之情,但它们所呈现出来的物态能给人们带来某种审美倾向。比如柳枝,它的物态表现为垂下的,随风而揉动的,故而能引发人的低落情绪;又因“柳”谐音“留”字,在人们送别时,便往往以柳枝作为彼时的心情,甚至在遇见柳树时人们的心情会发生变化。如王昌龄的《闺怨》中写道:“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诗中的“杨柳色”勾起了诗中主人公的回忆,触动别离之愁。这是人物情感转移的结构,读者知晓这点,便更容易理解诗中主人公情感的变化。
  移情的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就如自己欢喜时,所看到景物都像在微笑, 悲伤时,景物也像在叹气。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写道:“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其实,不管是小草也好,树木也罢,它们并非“偷偷地”钻出来,它们没有互相争艳的想法,都是作者赋予它们的,读者弄清楚这里是“移情”,便能理解花草树木的情态实际是作者的情态,从文章的语言层面进入其情感内质,作者在“春”的情景下喜悦的思想感情便呈现出来了。诸如此类,在行文中使用移情作为表现手法很常见,学习者一旦明白,物之欢乐态实为人之愉悦情,物之低沉姿实为人之抑郁心,是由于“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也便把握了文章的情感基调,便不会偏离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作无关解读。
  另外,运用移情手法在写作中表达思想情感,则能使作文意蕴更深,可以提升文章的品味。如抒发忧伤之情,不直接写心情忧伤之语,而移情于物,这时所见之物都是带着作者的伤感情绪的。别时可能是轻快的雨点,这时却是哭泣的水滴;别时晶莹剔透而美好的晨露,此时却是黑夜未擦干的泪水。这样既写出实实在在的物态,避免作文“言之无文”,又巧妙地表达了写作者的思想感情,作文显得骨肉皆备。杜甫的诗歌《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便是如此令人叫绝之句。
  当然,运用移情手法于作文时,应该注意作者主体情感与客观物态在表现力上的协调一致性。所以作者不可随意“移情”,因为一旦移错情,便显得矫情造作,令人反感。
  总而言之,《静女》诗中反映出来的普遍审美心理——移情,转化为学生在阅读理解中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有利于深度理解文章的情感内涵;而在作文中运用移情手法来抒情,可使文章情感在经过“移”动之后有所隐藏,不显得过于直露大白,增添作文的意蕴。但不管是之于阅读理解还是之于写作,必须明白“移情”的主体是人,不能脱离这个主体而言他。不是“美人之贻“的小草根本不会得到人们的珍爱。
  本栏责任编辑 罗 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7115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