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走进新课程教师教学行为要转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田应时

  新课程理念的落实关键在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的转化上。在新课程条件下,教师的教学方式,重要的是要创造丰富的教学环境,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营造一个轻松、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学活动具有创造性,可以结合课题按具体情境和学生的兴趣即兴发挥;知识的学习不必遵循固定的程序,应该根据学生的需要因势利导;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不必将知识作为“绝对真理”强加给学生。教育教学行为的转化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给学生平等无私的爱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极其丰富而又极其脆弱的心灵,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在他们心底留下深深的烙印。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灵,向孩子的心灵播撒阳光,给予他们最平等而又博大无私的爱,是新课程改革中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
  教师的工作,就其本身的性质与逻辑而言,应该是不断地关心儿童的生活。作为教师,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学生的身心敏感而脆弱,需要关心、呵护,哪怕是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个关切的眼神,有时也会让你因此而走进儿童心灵。
  教育与教学不应该意味着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里移到学生的头脑里,教师需常常提醒自己,我们的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教师与学生之间首先是活生生的关系,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学生进行着心灵的接触。只有我们全身心地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给予他们最平常而又博大无私的爱,我们才能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灵,赢得最强有力的教育力量。
  曾看过一个故事:
  一个调皮、不守纪律、不爱学习、让班主任头痛的学生,被安排在一个特殊的角落――前门靠墙的地方。后来来了一位新的数学老师,他仿佛特别喜欢这个坐在角落里的孩子,出去进来都要摸一摸这个孩子的头。这个孩子开始喜欢老师了,每天渴望他来上课,成绩也就一天一天地好起来。许多年过去了,这位孩子已是一位有成就的数学家。说起当年的老师依然是泪光闪闪,饱含深情:“他是我的太阳,他让我的前方一片光亮。”
  一句话,一个动作,竟足以改变人的一生!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这位数学老师之所以能做出这样的动作,应该绝对不是出于偶然,而是出于心对心的理解、心对心的呵护。
  这位数学老师的教育是如此地向我们说明: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灵,向孩子的心灵播撒阳光,让每个孩子得到心灵的呵护,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为创造性而教”,已成为当今新课程改革的主题词之一。尽管创造性的培养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用教育手段来进行培养是必要的。良好的教育,可为学生的创造性的发展与提高提供条件。
  在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应是每一个教师所追求的目标。
  曾有位教师问学生:冰融化了变成什么?有的学生说变成水,有的学生说变成小河,有的学生回答变成春天。结果回答变成“水”和“小河”的受到表扬,说变成“春天”的被老师斥为“胡说八道”。这位教师的做法令人悲哀――惟一有灵性的被他狠狠地打击一番,其结果,或许这个世界就此少了一位诗人。
  有位美术教师的做法却令人称道。当他讲评学生“画苹果”作业时,发现有一位学生画的苹果是方形的,于是询问:“苹果都是圆形的,你为什么画成方形呢?”学生说:“我在家看见爸爸把苹果放在桌子上一不小心,苹果就滚到地上了。我想,如果苹果是方形的就不会掉下来了。”教师听了鼓励他说:“你真会动脑筋,祝你早日发明方形苹果”。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师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重要的是:①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②尊重与众不同的观念;③向学生证明他们的观念是有价值的;④给予更多的学习的机会;⑤使评价与前因后果联系起来。实践中成功的做法是必须促使认知功能与情感功能都充分发挥作用,提供适当的机会以及和教师、同学相互接触交流的机会。
  结合现代教育理论我们获得两点体会:①教学中要允许学生“唱唱反调”,“唱反调”实则蕴涵着求异,对学生的这种举动,教学应该像呵护叶尖上的露珠那样细心谨慎。在高度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今天,是值得提倡的做法。②面对学生有创意的发现,教师更能从中发现闪光点,及时总结,鼓励全体学生都这样来学习,抓住时机,把个别经验推广为普遍行为,这是又一成功之处。
  
  三、把学生引向课本外的社会大课堂
  
  社会是一本书,是一个大课堂。它为儿童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素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当好参谋,尽量把学生的眼光引向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给他们提供广阔的表演舞台,让他们自由翱翔。那他们的生命之河就一定会跨越教室的时间,跃进美丽而灿烂的明天。
  如:让学生置身于以春天为中心的自然与文化相交融的场景中。春游活动使学生走出了课本的制约,走进了大自然,走向了现实中的春天。他们用心深入体验,积累了春天的丰富多彩、变化微妙的丰富的生活经验。内化的语言一旦有了表达冲动和欲望,便处于活跃状态,听从心的调遣,此时的学生“诗兴大发,花言锦语”已完全是得心应口。滔滔不绝的诗句是心中的充盈感受和储备颇丰的语言不断同构的结果。
  
  四、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
  
  如何才能做到让学生自由地去探索,主动去合作,自己去获取?我们知道,学贵有思,思贵有疑。凡是学生能够
  自己学、自己想的,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撞击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就会自然地构建起来了。
  适当时候放手让学生“走”,不仅不是浪费时间,恰好是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学生的发展虽然有些不是老师所“需要”的,但对学生说仍然是有价值的,因为这是他们自己认真观察思考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若老师能对学生的“发展”及时鼓励,则会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善于发现问题的学生一旦在日常生活中碰得亟待解决的问题,自然地就会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解决。因此,我们要创造条件,根据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提供给他们乐于接触的、有数学价值的现实题材,使他们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中,如能经常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师生之间有一种“默契”,凡是学生能发现的知识教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知识教师决不暗示,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将会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同时,从长期的效果来看,也会更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教会学生寻找知识的方法
  
  新课程的到来,拓展了教育时空,充分满足了学生作为一个经历者、发现者的学习需求,有利于学生形成新型有效的个性化学生方式,更好地适应学习社会化的需要,可以说“尽量教会学生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知识的方法”。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育的最高境界。
  传统的教学观,把学生看做是“被动的知识容器”,满足于间接经验的掌握。并且不少人的潜意识中总认为教育的任务是惟一的,即传承人类社会积淀下来的文化科学知识。受这种意识的羁绊,在实际教育中,总走不出“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小圈子。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则认为:教学是在不断地构建活动中实现的,教育的任务是传承与发展。正像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提出的那样:不仅要在做中学,还要在做中教;不仅要在做中学中教,更要在做中不断的争取进步,而当今人类社会的文化科学知识正在成倍地增加和更新,教育要更关注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鲜活教材。授之以渔,学生将终生受益。
  
  六、让学生亲历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
  
  西方国家近年把有效的学习过程概括为“你听来的就会很快忘掉,你看见的就能记住,你做了的才能理解”,也就是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把原本抽象、单一的概念赋予鲜活的生命,让学生在自然真实的情景中,亲自动手操作、动手实验,在自行探究的实践中学习科学,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对科学的积极态度。
  中国古代的荀子将学习视为一个“闻一见一知行”的活动过程:“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不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要让学生充满活力的情感伴随他们的认识过程中。这就要求教师转换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占有者、管理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
  者、引导者、研究者。
  
  七、宽容对待学生
  
  雨果说:比大海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作为教师必须拥有宽容。宽容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智慧。拥有宽容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名能“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都抬起头来走路”(苏霍姆林斯基语)的教师。
  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宽容学生合理的失败和挫折,课堂上给后进生一个机会,他们会还你一个奇迹。宽容是一种信任,宽容是一种激励,宽容是一种仁慈,宽容中体现了教师的自信。教育的内涵很多,但教育首先是一种宽容。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887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