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构建基于网络环境下自主探究的小学数学学习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丁杨华

  在教育信息化的环境中,原有的小学数学学习模式已经不能充分发挥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而顺应时代发展的数学课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放在数学课程改革极其重要的地位。所以,将网络技术整合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来,探讨网络环境下的小学数学学习新模式,是开展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构建原则
  
  构建基于网络环境下自主探究学习模式,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着眼点,以学生的能力提高为归宿,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现代教学理论,使学生学习过程由“吸收、储存、再现”转向“探索、研究、创造”。为此,构建这种模式应遵循以下原则:
  
  1.网络化原则
  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提供的各种功能,发挥现代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建立网上虚拟实验、网上题库、网上测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学习能力,使计算机网络功能与小学数学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教学服务。
  
  2.自主性原则
  给学生充分发挥的自由空间,给予更多的启发和引导。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是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的基本要求。利用网络交互功能,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同时,提供可选择的学习方法、学习资源和知识检测练习,由学生自主选择,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3.可操作性原则
  运用网络技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不仅要考虑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媒体的操作技能,而且要综合考虑媒体合理运用的问题。既要使学生成为构建自己内部知识结构的主人,又耍使网络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助手。
  
  二、操作程序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学习模式其核心思想是在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中,以学生发展为本,凸现学生学习的方式,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经过实践研究,我们把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的操作程序初步归纳为教与学相统一的六个程序:
  
  1.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教师在教学的初始环节起着组织者的作用,利用多媒体网络软件的优势,创设生动的情境,通过网络演播,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激发学生心中的疑问。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自己发现问题,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结构,产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激发创新意识。
  
  2.自主探究,资源学习
  学生利用教师创设提供的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交互功能强的学习资源,探究未知领域,寻求客观真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探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学习,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3.协作交流,相互促进
  运用计算机网络的交互功能,在个体、小组、师生、人机之间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达到思维、智慧和成果共享的目的,是全体师生共同完成意义的建构,是每位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逐步提高的过程,也是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学习、促进交往能力和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
  
  4.知识整理,概括验证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是零散的、没有规律的。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在监控的过程中,解决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难题,引导学生对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进行强化和系统整理,以便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同时验证自己的学习情况,体验成功。
  
  5.实践应用,内化知识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价值,教师在实践应用阶段,要根据学习的内容,围绕让学生学会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目的,利用网络容量大、形式生动的特点,组织设计有趣味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发展能力。
  
  6.总结学习,意义建构
  把所学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过程,总结为所学知识的“主题”,即意义建构。在这一环节里,要根据学习目标,利用多媒体网络能即时反馈效果的功能,组织学生进行检测和自我评价,总结学习的优缺点,为今后的学习积累经验。
  在整个自主探究活动里,师生的教与学都是和谐互动的,而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一起探究活动和多媒体教学网络的反馈信息收集功能,及时了解并协调指导学生的探究活动,使学生的探究活动能顺利完成,并达到高效学习的目标。
  
  三、应用实例与分析
  
  1.实例分析
  以小学数学课“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教与学过程为例,说明模式的实际应用。(见下页附表)
  
  
  2.效果分析
  为了检测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我选择一个实验班与一个参照班进行对比。对于参照班,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授完课后做同样的测试,将测试结果统计对比如下: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不仅实验班的平均分与优秀率明显高于参照班,而且标准差与不及格率都很低,说明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运用,学生已基本消除了两极分化的现象。这些显然是网络环境下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的结果。
  
  四、研究结论
  
  通过对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的构建实验研究,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1.该模式实施的前提
  (1)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学生操作计算机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自主探究的质量和效率。
  (2)要解决好学生心理适应问题。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是通过网络进行的。学生对网络中的信息充满好奇,有着想随意观看和操作的欲望,这样会使学生的学习偏离中心或降低学习效率。所以探究要有目的性,要有的放矢地加以引导,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探究品质。
  (3)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自主学习、大胆探究、勇于创新的“催化剂”。
  
  2.该模式的优势
  (1)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提高。
  (2)有利于学习内容、学习资源由封闭型向开放型发展。
  (3)有利于促进继承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的发展。
  
  3.该模式继续加强的方向
  (1)网络环境下自主探究学习模式推广机制的研究。随着教学对象和教学媒体的变更和学科范围的扩展,其模式进一步推广是一项有价值的研究。
  (2)网络环境下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的实践需要有较强的技术支撑,如实现网上同伴互评的系统等。因此,急需加强一些相关系统软件的开发。
  总之,网络环境下自主探究学习模式是一个包括理论、技术和教学实践的综合研究,也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因此,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理解这一教学模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70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