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物理《物质密度》探究式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蒙华乐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在新课引入的时候,我给每个小组准备的是铜块和铝块、一杯酒精和一杯水、糖水和盐水、木头和海绵,要求同学们积极思考:我们可以根据什么来区分和识别这些物质?同学们经过思考后很容易找到区分它们的依据,即根据颜色、气味、味道、软硬程度。教师这时可以加以肯定地说,我们平时就是根据这些来进行辨认的,学生见自己的回答得到肯定,学习的兴趣随之被唤起。
  在我的引导下,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反应非常热烈:同学们通过自主探究后,知道同一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体积大的质量大,体积小的质量小,当然这仅是质量跟体积的粗略关系,那么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又有什么准确的关系呢?要准确地找出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用什么方法呢?以此切入主题,即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根据物质的颜色、气味、软硬程度等特性来区别物质,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如区分体积相同的、看不出颜色、软硬程度的两个固体块,哪个是铁块,哪个是铝块,再举一些类似的事例,最后归纳出:“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这是鉴别物质的一种方法。
  (按照我课前站在学生角度的精心设计,让学生充分讨论区分这两个物体的方法,课堂上允许学生提出任何方法,然后选择、分析和归纳出从体积相同,质量不同,把它们区分开来,这种方法最严密和直观,从而引出密度的公式P=m/v。)
  
  二、科学探究,交流合作,自主学习
  
  准备器材:天平、长方体铁块、铝块,圆柱体铁块、铝块,某种金属、刻度尺。
  实验要求:
  1.学生分组选课题;
  2.按所选课题设计探究方案(包括原理、应测物理量、记录数据的表格);
  3.选工具进行科学探究,开展小组协作学习;
  4.学生汇报探究学习的结果;
  5.交流与合作。
  ①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次数1与2、3与4与5,找出它们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否相同或相近?可归纳出什么结论?
  ②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次数1与3,或2与4、5,可归纳出的结论是什么?
  ③如果换几个其他物体(如铜块或盐水、酒精等)重复上述实验结果将怎样?
  学生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动手能力得到锻炼,科学思维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在第二点结论获得的过程中,科学思维的力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在交流合作过程中,发现自己所进行的实验活动对获得科学的结论及内在的联系有很重要的作用;通过交流与合作,使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也能勇于修正自己的观点,从而也使学生真实体验到了战胜困难、解决问题时的喜悦之情。
  
  三、把握主线,分析处理,画龙点睛
  
  实验结束之后,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是得出实验结论的关键,因此在分析比较这些实验数据的时候,要提醒学生既要竖着比较也要横向比较,让学生知道每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都成正比,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反映了某种物质的特性。通过渗透“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的比较方法,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了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来比较物质的特性,虽然不是唯一的方法,但它是一种最直观、最简单的方法。很好地理解了密度的概念。到这里,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也就自然地展现了出来了。教师还可以介绍一些物质的密度,并要求学生记住水的密度。
  
  四、反思反馈,阅读欣赏,巩固课堂
  
  在让学生对密度的公式、单位进行分析,学会正确的表达方式,学查密度表的常规教学活动后,我布置了一道思考题:如果你想知道你妈妈的戒指是否是纯金的,你将怎样办?学生积极讨论思考,达成一致共识只要测量出戒指的密度,与纯金的密度进行比较就可以知道了,从而让学生知道学习了密度的知识之后可以用来鉴别物质。但也要告诫学生:密度识别物质不是万能的,有的可以用几种识别方法去鉴别一种物质,同时要求学生进一步思考有没有更具普遍意义的识别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究的欲望。
  当然,探究式的课堂教学,常常会出现一些教学设计中意想不到的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或想法,偏离教学内容要求。这实际上是好现象,说明学生思考了,动脑筋了,有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最可怕的是学生没有问题,没有见解,完全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思考,揣摩符合教师的教学设计去回答问题,放弃思考,放弃主动学习,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给予他们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奇异的思维火花得到闪现,因为学生的奇思怪想正是“教育开发创造性精神”的源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79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