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培养兴趣 鼓励创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利平

  数学可能是现在很多小学生不喜欢的课程,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既体会不到数学知识的乐趣,也体味不到学以致用的成就感。
  新课程改革后的小学数学教学,其基本内容如下: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对于此次课改,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之所以要进行课改,就是因为原有的教学方式不能满足当前小学教育发展的需要。与课改前相比较,现在的教学比较注重以下几点: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2.养成自觉探究的习惯;3.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归类整合。而在我看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启发学生的思维也是我们人民教师在数学教授中应该注意的。
  一、兴趣是学习的奠基石
  在不少人眼里,与富有文化感染力、诗意情趣的语言文学比起来,数学似乎更容易被认为是死板、僵化的,因为数学知识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较强。
  然而,我们却要将数学变得妙趣横生,在讲课时可以适当地旁征博引一些与数学有关的课外知识,接着再引入一个数学知识点,孩子好奇的天性让他们本能地不满足于知道“是什么”,还要继续追问“为什么”,这样就可以利用小孩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例如讲勾股定理时,可以由毕达哥拉斯这个伟大的古希腊数学家引入话题。用名人的事迹激励、启发学生,或许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会变被动为主动,进行独立的学习、思考、钻研。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当然希望同学们都兴致盎然地享受每一堂数学课,也希望通过这种轻松却又高效的方法,激发出学生一些奇特的想法、独特的思维。
  二、创新思维是学习的关键
  数学是一门严谨、富于逻辑的学科,而数理逻辑的培养、科学探究精神的形成对学生性格的养成格外重要。这些都是其他学科所难以全面给予的。
  然而我们也应该意识到简单地给他们灌输“这是对的,那是错的”是远远不够的。要通过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启发他们、引导他们,让他们养成自觉探究的习惯,即便是有不对的地方,也应该耐心纠正并鼓励。这样才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解题能力。在教学中不能因为学生做错题而打击他们的自信心,更加不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因为小孩子的内心比较脆弱,一旦受到伤害,可能很难恢复。他们都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扬。
  我们还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思维。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基本的规律与其推导占据着重要地位。康托尔说,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鼓励学生对这个理论本身提出疑问,无疑是质疑这个命题的正确性,当学生有特别的解题方法,或者是一些公式定理的推导方法时,一定要鼓励、表扬,以带动大家的积极性,即便是有错误,但是对新奇的想法,都应该加以赞赏。这样才能培养出未来的创新型人才,而不是考试成绩非常好的“机器”。
  由此可见,学生应该以良好、积极的学习态度,以浓厚的兴趣作为学习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追求创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远离只注重考试成绩的肤浅的学习背景。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输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59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