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团体心理辅导新趋势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许晓杰

  团体辅导是通过团体来指导个人,通过团体活动协助参加者发展个人潜能,帮助学生解决学业压力、人际交往、师生关系等方面的问题,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目前,团体辅导与治疗已在学校、家庭、医院、企业、部队等众多社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一、团体心理辅导的基本内涵
  
  (一)团体辅导的定义
  团体心理辅导是心理辅导的主要形式之一, 是相对于一对一的个体辅导或个体咨询而言的,是一种在团体的情境下协助个体开发心理潜能或解决心理障碍的一种心理辅导方式。由团体辅导者根据成员问题的相似性或成员自发组成小组,通过共同商讨、活动、训练、引导,解决成员共同的发展或共有的心理问题,是根据学生的年龄、身心发展的特点,设计有效的多元化的活动,在充满理解和支持的团体氛围中,尝试各种选择性行为,探索自己,学习有效的社会技巧,培养信任感和归属感。
  在港台地区又被称之为“小组辅导”或“团体咨商”。
  团体心理辅导通常包括一两名领导者和多名团体成员(少则3、5人,多则十几个到几十人),由几次或十几次团体聚会或活动组成(有些心理活动课也属于团体辅导的一种形式)。
  在团体活动中,领导者根据团体成员问题的相似性,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互动,引导成员共同讨论大家关心的问题。彼此启发反馈,相互支持鼓励,增进成员对自己的了解和接纳,增进成员对他人心理的认识,促进成员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学习新的良好行为方式,提高成员的社会适应性,促进成员的人格成长。
  团体辅导为参加者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社会活动场所,创造了一种信任的、温暖的、支持的团体气氛,使成员以他人为镜,反省自己,深化认识,同时也成为他人的社会支持力量。实践证明,团体咨询不仅是有效的心理辅导,而且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活动。
  (二)团体辅导的特点
  1.感染力强,影响广泛。使来访者相互学习模仿、相互支持、集思广益,不再感到孤独。
  2.效率高、省时省力。一个指导者可以同时指导多个来访者,增加了咨询人数,节约了时间与人力,提高了咨询的效益。
  3.辅导效果易巩固。通过示范、模仿、训练等方法,提供一种生活经验,成员经历了难以突破的瓶颈学会做新决定,提供社交机会,易迁移。
  4.特别适用于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的人(团体活动过程即广泛的人际交往的过程),或有效地帮助学习动机缺乏的学生。
  (三)团体辅导的局限性
  1.个人深层次的问题不易暴露。
  2.个体差异难以照顾周全。
  3.有的成员可能会受到伤害。
  4.某些个人隐私,在事后有无意暴露的可能。
  5.对辅导教师要求高,否则会给成员带来负面影响。
  6.极端内向者不宜参加。
  要使团体咨询的优点充分发挥,局限降至最低,指导者应该注意:1.要充分了解团体成员的实际情况;2.要掌握团体辅导的知识与技巧;3.要充分尊重每一位成员。参加者要注意:1.有充分的心理准备;2.要遵守团体规范。
  (四)参加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需要遵守哪些团体规范?
  一般而言,在第一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领导者都会组织成员来共同制订团体规范,如:
  1.保守秘密,尊重每位成员的隐私,不把在团体活动中了解到的信息外传。
  2.坦率真诚地与其他团体成员进行交流,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
  3.按时参加每次团体活动,不迟到,不缺席,注意力集中。
  4.尊重他人,仔细倾听,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
  5.广泛交流,避免只与自己喜欢的团体成员沟通等。
  (五)哪些人适合参加团体心理辅导?
  参加团体心理辅导的成员一般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自愿报名参加,并怀有改变自我和发展自我的愿望。
  2.愿意与他人交流,并具有与人交流的能力。
  3.能坚持参加团体活动,并遵守各项团体规范。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性格极端内向、害羞、孤僻、自我封闭者和有严重心理障碍者不宜参加团体心理辅导。
  
  二、团体辅导准备
  
  (一)培训辅导者
  一个优秀的辅导者,不仅要具备团体领导的技能,有特定主题的知识,能悦纳自己,而且要善于与他人和睦相处。要自信、情绪稳定,善于表达情感,尊重别人,乐于助人,宽容,思维敏捷。
  (二)确定辅导目标
  大的方面:发展性目标。具体目标:一个团体辅导活动目标。具体目标要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例:“激发心理潜能,提高学习自信心。”团体辅导目标设计:
  1.发展性目标:
  认识自身潜能,增强学习自信心,改进自身形象。
  2.活动目标:
  1)克服心理惰性,磨练克服困难的毅力;
  2)认识自己在群体中的作用,增进责任心与自觉性;
  3)改进人际关系,学会与群体合作。
  (三)团体辅导设计
  
  
  三、团体辅导过程
  
  (一)团体辅导语言的引导性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教师对自己的定位应该不是学科教学中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引导者和帮助者。教师此刻的身份不仅仅是为人师表,更是辅导者、发现者、倾听者。学会发现学生在活动中的问题,尝试积极关注学生的倾诉、交流内心的体验,巧妙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是每个心理辅导者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准确把握自己角色的同时,更需要体现的是语言的运用。在语言上辅导者要注意:
  1.运用鼓励性语言,促进学生知、情、行、意的统一。
  好的课堂评价语要避免单一性和空洞性,例如现在我们在课堂评价中经常会说“你说得真不错”、“你真棒”等这样的语言,这固然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和鼓励,但从另一方面考虑,这种评价语又透露出单一与贫乏,教师的语言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与作用,同时,过多而相同的赞誉也会让学生逐渐感到麻木,甚至发展到无动于衷。要想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真实的自我体验,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教师富有智慧和启发的课堂评价语言是不可缺少的。尤其是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要注重对学生辅导过程中的引导,因此评价语言的辅导性、引导性是最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如:“这是你的想法,很高兴你能和我们分享;你的收获中不仅有快乐,还找到了方法,真好;这是你认真思考后的想法,我也和你想的一样;你是这样的想法,别人有和他不同的么?”等等,这样的评价语带给学生更多的是一种分享和交流的感受,他们在这样的感受中更容易形成共鸣,感受真诚,大胆地说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因此,我认为只有真实、适度、丰富的引导性鼓励语才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心理体验。
  2.丰富评价语言的内容,促进学生获得真实的情感触动。
  课堂的评价内容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点滴变化,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的体验,学生掌握方法、技能的情况等内容,都是可以选择的引导方向。在辅导过程中,辅导教师的眼光不要总放在浅层次的表扬、称赞上,而是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和表现,从不同的角度给予学生引导性评价。如:对胆小学生的积极参与给予态度上的鼓励,对讨论交流中说出真实体验的学生给予语气上的肯定,对交流中需要引导的学生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让每个学生在辅导者贴切、丰富的语言引导下,形成积极的心理感悟,获得真实的情感触动,达到辅导目的。
  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设计还要注意动静结合,热闹的活动背后是深刻的辅导线,活跃的气氛是为了学生更好地静下心来领悟、感受、交流、讨论自己的收获和最真实的体验。
  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只给适当的启发、引导,要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活动。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在讨论中暴露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和感悟,在观点汇集中形成新的认知和体验。整个过程应该让学生多想、多动、多参与、多感悟,教师不作过多的讲述、讲解,使学生把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上所获取的心理体验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指导实践。即使是在教给学生掌握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技巧时,也应充分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总结、去想办法,教师只在必要时给以提示,最后帮助归纳、总结、补充和提炼。这种让学生自得自悟的方式加深了学生的内心体验,提高了辅导活动的效果。
  (二)团体辅导活动的灵活性
  团体辅导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出乎准备和设计之外的情况,这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自然地调整活动程序,灵活处置,不要使学生的活动与情绪受到不利影响。
  1.团体游戏
  团体游戏对低年级学生十分适用。辅导者在儿童游戏时一般不主动解释,而是注意他们的游戏活动,留心他们的意见,关心他们行为所表达的感受。辅导者给人的感觉应当是温暖的、可接受的、支持性的。
  2.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具有一种练习功能,可以用于获得新的行为。借助角色表演,可以提高对自己感受的注意力,有利于成员向团体靠拢,有利于团体成员在特定的情境中认识问题,并为新行为提供演练机会。
  3.示范强化
  团体辅导中示范作用很重要,如果团体中某几个成员的行为发生了改变,表现出了预期的行为,将会引起其他成员的模仿。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不仅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辅导过程,而且是提供空间,让学生感悟、思考、比较、自我评价,不断成长的过程。要积极探索,拓展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空间,用积极的态度关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用发展的思维方式去探索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带给辅导者和学生的变化,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47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