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物理“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 海

  新课程改革使初中物理教学经历了一次历史性变化,“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充分挖掘学生潜能、适应学生新的学习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初中物理教师新的教学方式的最佳选择。
  
  一、“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该模式的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过程:
  (1)个体自学教师根据该课堂的教学目标、内容设计好自学提纲,明确自学要求,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性自学。该环节中,教师要对课本上的教学内容进行再编制,使教材内容变薄,并将教材上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加以平易化,同时将精简后的教材内容设置成问题情境,进行有目的的探究。
  (2)小组讨论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对相关内容、概念、规律进行辨析,对自学提纲中设置的问题情境进行初探。对小组内已解决和还不能解决的自学思考题分类标出,以备在全班交流。教师在这个环节里要引导学生讨论、探究,并有意识地参与学习小组的活动,及时了解小组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倾听和交流中发现学生新知识时“瓶颈”之处,以便在全班交流后的精讲点拨时能一语中的。
  (3)全班交流在小组讨论之后,学生的求知欲达到高潮之际,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交流探究的问题情境,对学生的交流发言进行恰到好处的点评。学生交流之后,应组织学生进行简明扼要的归纳、提炼和画龙点睛的小结,并达成一致意见,对于重点关键处,进行规范得体的板书。
  (4)自主测评在全班交流、教师或学生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对本节内容的重点、难点、疑点或关键点进行自主性测评。教师将课前针对自学提纲、教材内容而精心编制的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练习卷发给学生进行课堂检测,教师对完成好的、目标达成高的学习小组给予表扬或肯定,对部分学习困难生进行必要的个别辅导,促其获得成功。
  
  二、“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与要领
  
  “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施要把握以下几点策略:
  1.质量标准要把握效度
  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价,人们往往习惯地用分数的高低来评判其质量的优劣,这显然是片面的。由于初中物理新课教学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为了在这么短教学时间内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就要把握好《课程标准》的基础要求,创设好问题情景,借助先进的教学媒体,用情意的手段打通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通道,形成最优化的课堂教学结构。因此,教师必须遵守教育法规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角度出发,以最佳教学效益为标准,努力降低学生的学习负担和体能的有效消耗。因此,低消耗是一种手段,高效益才是追求的目标。
  2.知识拓宽要把握广度
  物理教学不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应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扩大其知识视野,拓展其思维空间,力求放得开,收得拢。
  所谓“放得开”,是指结合教学内容,适当渗透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知识,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广泛迁移,使学生学习的知识能够再生。“收得拢”是指适时地把拓展了的知识进行归纳和综合,回落到具体的知识结构中去。
  3.思维起点要把握深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严格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进行深入浅出的教学,力求做到深得进去、浅得出来。
  讲深要以讲浅为基础,以浅显的物理情景引起学生深思熟虑,对学生思维起点的“深度”要进行把握,积极有效实施以浅引深策略。
  4.施教过程要把握速度
  物理课堂教学过程的进行必须依据教与学同步的规律,对教学速度进行适当调控,必须注意入境宜缓、高潮取快。这里,入境宜缓是手段,促使教学高潮的迅速到来,高潮取快是目的,以较慢的速度入境换取快速的思维高潮。
  5.难点设置要把握坡度
  课堂教学的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难点化解做到有坡度无难度。通过坡度的设计,帮助学生化解学习中的难点,教学内容上要先易后难,进度上先慢后快,方法上要先死后活,这样便于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接受新的知识内容。
  6.课堂提问要把握时度
  学习效率的高低与学习过程中大脑兴奋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关。对某一知识点的讲授或对某一问题的思考需要对时间进行有效控制。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应把握两个重要的等待时间,一是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等待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二是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也要等待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判断正误,然后才能评价学生的回答或提出另一个问题,以提高中、下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的比率。但教师提问的时间要短,学生回答的时间也要短,对稍微复杂的问题可分步设问,以便缩短回答时间,确保学生正确作答。
  7.习题训练要把握精度
  学习和巩固知识,必须要解答习题,才能实现认识上的第二飞跃。因此,习题训练应把握广度和精度。各种题目的类型要多,解题方法要多,题型变化的方式要多,但同一类型的题目和重复性的练习应少做。这样能使学生见多识广。
  
  三、“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施要领
  
  “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实施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具体操作时,必须要掌握以下几个要领:
  1.以自主为核心,营造和睦氛围。
  “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是让学生能自主学习。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容许学生形成他们自己的见解,容许他们寻找各种资料去阐明他们所观察到的东西,甚至自学提纲也逐步由学生去构思。
  教师还必须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营造一种和睦的氛围,实现师生关系的民主化。确保学生主体地位、营造和睦氛围是学生得以自主学习的前提,也是本模式得以顺利实施的基础。
  2.以合作为形式,组建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的建立应遵循“同组异质”和“异组同质”的分组原则。“同组异质”旨在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形成优势互补。“异组同质”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各个学习小组的起点基本一样,有利于合作竞争。这样可以保证组内旺盛的合作和组际间积极的竞争。
  小组划分好后就向学生提出小组的合作任务,并对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考核评价,并将个体成绩融入到集体成绩中,使个人与小组荣辱与共。
  3.以探究为过程,贯穿教学始终。
  探究学习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并通过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信息处理、表达与交流等研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这种探究活动应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乃至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反思。
  尽管探究发现是以学生为主体,但学生的探究不应该是随心所欲、完全自由的。探究是否取得实效,关键的因素还是在于教师是否善于引导。
  
  四、“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艺术特征体现
  
  “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具有如下的艺术特征:
  1.创造性特征
  “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首先要向学生提供足够的信息量、足够的密集度和足够的理解深度,通过教师的创造性处理,为学生创设使其富于想象的问题情景。这种情景的创设既不过难,又不过浅;既不过多,又不过少;既适合学生的多数,更兼顾其中的个别。这里的艺术性全在于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不仅如此,这些内容还应当经过审美性的艺术加工,并以适当方式表现出来。所有这一切都需要创造性。因此创造性是“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最本质的内部特征。
  2.表现性特征
  教师通过知识内容、语言动作、姿态情感去获得学生的共鸣,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成为探究物理问题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能善于捕捉师生最佳共鸣的一瞬间来展示自己的教学机智,这种机智是通过教师的语言、表情、手势、板书等形式展示出来,体现出教师的整体素质和综合涵养。同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在师生共同探究的问题情景中,将教师的口才、风度、动作、气质和机智一展无遗,充分表现出教师教学语言是否简洁优美、板书板画是否富有创意、手势表情是否协调得体、教学组织是否合理有序、处理突发事件是否恰到好处、演示实验是否确保成功,以及师生共同探究的物理问题是否和谐共振。从这一意义上说,表现性是探究课堂教学艺术的外显特征。
  3.审美性特征
  教学活动的探究合作、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教学内容的美化整形、教学媒体的和谐运用、教学环境的情感培养等,既有科学美,又有艺术美,更有教学美。
  课堂教学中,难点的化解是课堂教学艺术发挥的最好机会。教材中的难点常常出现在物理思想极为丰富或较为深刻的地方,出现在物理概念较为抽象、更为综合的地方。在物理教堂教学中,最富有挑战性的、最有实际意义的并不是若干结论、规律,而是发现这些结论、规律的过程,这就是探究。勇敢地面对物理思维最为丰富、最为深刻的地方,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充分的挖掘,正是“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中最迷人、最精彩的一幕。
  4.征服性特征
  一个成熟的教师能在他从容地走进教室、庄重巡视全场的瞬间,与学生进行无声的交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然后三言两语,通过设一个情景或者解一道例题等渠道,把学生的思维调动到课堂探究的内容上来。这体现了该模式的征服性特征。
  综上,为确保“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活动的全面实施,应该切实构建好“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模式,以自主为核心,营造和睦氛围;以合作为形式,组建学习小组;以探究为过程,贯穿教学始终;把握好“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的艺术特征,充分展示教师自己的艺术素养;辩证地处理好“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中的各种矛盾,将合作、探究活动引向深入,让新课程改革在“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活动中开花结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86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