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2008年上海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为保持原貌,本栏目所选考场作文中,对于漏字、错别字、错词、病句等采取如下形式处理:漏字(含标点)的补正,在“()”内用楷体字标出;错别字(含标点)、错词、病句的更正,在“〔〕”内用楷体字标出。
  ――编者
  
  成
  
  他们
   当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在文化学者纪连海口中沦为“婚外情”时,当那位“寻寻觅觅”、以心抗世、以笔唤天的奇女子李清照在杨雨教授口中沦为“赌神”、“酒鬼”、“好色之徒”时,我不禁对这些文化学者产生质疑,对于他们的所作所为,我陷入了沉思……
   “美在一个时代可能是凝固的,而审美的眼光却是流动的。”在如今这个时代,审美的眼光在“流动”中日益庸俗,而某些文化学者却媚俗地迎合大众的“低级趣味”,大肆散播低俗的催化剂。在他们身上,笼罩着浓浓的功利之气,看不到“举世皆浊我独清”的高尚节操,只看到中华民族文化的记忆,正遭受着没有灵魂的所谓时尚的冲击,离我们渐行渐远……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他们身陷名利的深潭,在闪光灯前找到了一条“急功近利”的捷径。殊不知我们的大地,即使布满了金子,但若少了文化的装点,也只是豪华的废墟。殊不知曾经的抱负已成为今日嘲弄的谈资,昔日的高尚节操将在这废墟中沦落!王元化教授曾说“为学不作媚时语”,文化学者们是否应有这样的决心与勇气,少一分迎合,多一分潜心研读,传播中华文化真正的精髓。
   杜甫云:富贵于我如浮云。学者余秋雨也曾说:应为自己营造一座心灵的孤岛。我们的社会需要淡泊名利的风气,而文化学者更需一颗不慕功名利禄的平常心,拂去心灵的尘埃,真正延续中华民族文化的记忆!
   由他们缺乏责任感的作为,我想到了古代知识分子对于社会责任的承担:他们“修身”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他们强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维克多弗兰克曾经说:“‘负责’是人生存在这个世上最重要的本质。”更何况,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魂,传递文化记忆的他们,怎能没有一份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看到他们“为学而作媚时语”,看到他们的责任感渐渐隐退,这是多么令人痛心啊!
   对于他们,单纯的批判只是徒劳,我们更需要的是反思。文化的记忆靠谁传递?怎样传递?这些都需要每个有责任感的人认真地思索。或许,唯有靠你、靠我、靠他们,靠我们每个人怀揣着一份对民族文化发展承前启后的责任感,才能真正推动文化的复兴,创造新的辉煌!
  
  点评:
  列举文化浮躁现象,进行质疑,引起读者关注。
  用名言引出观点,恰当自然。
  探寻媚俗文化的社会根源。
  语言富有力度和气势。
  进一步阐释文化人的历史担当。
  引用中外名言,论证充分。
  由“他们”想到“你”和“我”,提升了文章的立意。
  
  题目
   平时大家关注更多的也许是“我们”,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不少于800字。
   2.不要写成诗歌。
   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整体评价:
  这是一篇颇具特色的考场佳作。考生对“他们”――那些大肆宣扬媚俗文化的所谓“文化学者”进行了大胆的质疑与批判,指出了这种社会现象盛行是那些“文化学者”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所致。文章语言流畅,名言警句信手拈来,论证充分有力。字里行间体现出考生勇于质疑、敢于说真话的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王 玮评价)
  
  
  败
  
  他们
  我们总是生活在别人的阴影里。有一个舞台剧讲述了一个女子抬头看一只飞过的鸟,从而造成了路过的所有人都仰视天空。鸟早已飞走,而人却一批又一批地加入到仰望的队伍中来,愈聚愈多,却都不知何故望空。
  我们总是这样,每每被从众的心理所驱使,随大流而不知缘由。这种现象不是很常见吗?一个人闯了红灯,很有可能带动一群人“浩浩荡荡”地跟随其后。一个人走进电梯,看到所有人都面朝内壁,于是他也如此面壁……造成这种现象 (的原因) 有时是因为无意的跟从,而更多的却是来自于内心对孤独的恐惧。
  “孤独”总是伴随着“寂寞”、“可怜”等字眼出现,没有人希望自己孤独,而恰恰是这种心理,驱使着人们一次又一次地随大流而去。人们总是说:“你看他们都去了,我不去不太好吧。”当“他们”都参与一件事而自己却站于一旁,其实这一刻自己便被孤立了。当孤独的漩涡向自己袭来的时候,自己便会陷入惶恐与无助,混 〔浑〕 身的不自在。其实,这是我们太看重“他们”了,我们需要的是自信。
  孔子在卫国游学期间遭到了士兵的包围。他依旧端坐不动,无视屋外士兵森然的杀气。他的一个弟子冲进来惊慌地问他为什么不逃。孔子镇定地说:“我没做什么对不起自己和别人的事,我逃什么?”果然,过了一会儿,一个官员进来道歉,说抓错了人。
  孔子为什么能够在如此危险的情况下镇定自若呢?因为他有足够的自信,他相信自己的为人,所以毫不畏惧“他们”的“咄咄逼人”。由此看来,只有当我们克服了因为孤独而造 (成)的自卑心理,才能够真正地坚持自己的立场,而不为他人左右。
  “他们”对于我们来说,真的不那么重要。也只有当自己坚定了立场,不随波逐流之后,才会向自己的希望迈进。像布鲁诺、苏轼这些无视“他们”指手划脚的人,才 (能) 得到真理的馈赠。而那些当时趋言 〔炎〕附势,随波逐流的“他们”,谁还记得?
  我们就是我们。
  
  点评:
  开篇便没有扣住“他们”这个题目。
  分析“随大流”的原因,游离于主题之外。
  认识比较肤浅。
  逻辑关系不太严谨。
  联系到“他们”,却并非指某个群体,而是将其混同于“他人”。
  论述的主题依然是自信。
  结尾表意不明。
  
  题目解析:
  这是一个命题作文题。由题目的提示语可知,写作的主体是“他们”,是从“我们”的角度来关注“他们”,而由“看到”到“想到”是一个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过程。
  题目“他们”审题难度不大,但要特别注意,“他们”应该是一个群体,而不能是某一个人,而且这个群体中的人必须具备共同的鲜明特征,即具有独特性和典型性。
  对于“他们”,可写的对象很多。可以写自己身边的某些群体,如 ,“父母(或其他长辈)”、 “教师”、“残疾人”、“农民工”、“军人”、“‘80后’”、“抗震救灾志愿者”等。也可以写某些历史人物或文学作品中的虚构人物组成的群体,如,“唐宋八大家”、“帝王将相”、“爱国志士”、“梁山好汉”等。对“他们”的态度,可以是欣赏、赞扬的,写“他们”的高尚品德对“我们”的影响;可以是批判、指责的,写“他们”的不良行为给“我们”的警示;也可以在中立的立场上,对“他们”予以关注,客观地描述“他们”的生活状况等。考生应尽可能选择自己熟悉的、能触发自己情感并有所思考、切入角度比较新颖的材料。
  在文体方面,应注意文体不同,写作的侧重点也应有所差别。如写记叙文,就应该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他们”的典型特征和对“他们”的独特情感,从而感染读者;写议论文,要通过对“他们”的分析和评价,写出“他们”给“我们”的启示及影响。
  
  整体评价:
  这是一篇离题之作。考生未能正确把握题意,脱离了题目“他们”,转而写要“自信”,不要盲从。虽然考生刻意在文章后半部分安排了“他们”出现,但将“他们”混同于“他人”,不符合题目要求。另外,语言不够通顺,结构有些松散,也是文章失分的原因。
  (王 玮评价)
  
  (责任编辑 张毓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483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