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双创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备力量,大学生的学历能力以及接收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而且具有创造力和青春活力,在双创背景下,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紧跟时代潮流,响应时代号召,针对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创新就业指导方式,开拓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新局面。鉴于此,本文就双创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双创;大学生;就业指导
  1.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问题历来受到了社会的高度重视,但是随着高校扩招与社会经济转型时期的发展,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校毕业人数逐年增多,而工作岗位需求并没有因为就业人数的增加而增加,甚至因为生产力的提高与科学技术的提高,工作岗位需求减少,工作岗位与庞大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成正比,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局面。同时,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还有其自身的原因,部分大学生就业观念传统保守,缺乏自我认知,缺乏自身职业定位,在就业前,没有充分的准备,因而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缺乏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导致自身就业能力不足,无法满足用人单位需要。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一个普遍问题,亟需社会、学校、大学生自身各方面的努力。
  2.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之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各大高校纷纷开设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但是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其原因主要有一下几点:首先,当前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方式陈旧,缺少具体可行性,目前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多数是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而缺乏具体的实践指导。其次,当前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内容陈旧,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速度,大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的培训,因而导致大学生就业观念传统落后。最后,由于就业指导课程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大部分学生忽视该门课程,请假、逃课现象严重,导致就业指导工作难以开展,效果甚微。
  3.“双创”如何引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
  3.1校园孵化器的搭建与实践构想
  孵化器一词起源于畜牧业,意味禽蛋孵化的一种仪器,而在商业环境中,孵化器则有着更加深刻的意义所在。它的定义为:为初建公司提供场地的一种企业,在企业创办初期或者企业遇到瓶颈时,提供资金、管理、资源、策划等支持,从而帮助企业做大或转型,这是商业孵化器的概念。我国的孵化器由来已久,1987年,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建立,这是国内的第一个孵化器,相较于国外,我国的孵化器还处在初建以及形成阶段,但初建并不意味着空白。在学生们在校期间,萌生创业念头之时,学校加以鼓励引导,相应的提供一些场地资金支持,既有助于学生更加完善的形成创业思路,也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好的实践机会。学校可通过开办创业大赛,创业爱好者协会,创业论坛等等形式,鼓励并引导学生们“双创”思维的形成,对于还在成长期的学生来说,校园孵化器的搭建,开拓了学生们的视野,让学生们提前接触了社会,也丰富了学生们的校园生活,完善了学生们的校园文化。
  3.2高校应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提升就业创业教育水平
  一要合理调整课程设置。在人才培养理念上,应多关注社会需求的变化,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以发展的眼光来分析确定专业的设置及其培养目标,综合考虑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在课程设置上,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应更加丰富,利用选修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二要开发创业教育课程。通过创业实践平台、创业训练项目、就业指导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等方式,构建专门的就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提升大学生们的就业创业意识与素质。在教学模式上,以项目化教学、模块化课程为主要方式,体现教师、学生双元主体互动的教学活动过程,提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锻炼他们的思考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三要丰富课内外实践。对内,高校要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大赛、创业比赛等活动,强化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训。对外,高校要加强与政府、企业、社会的协同,通过设立“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等,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推动高校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活动,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3.3“双创”思维在学生中的普及
  要想解放思想,就要走出课堂,去接触更广阔的实践天地,老师们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摩企业,开办企业交流会等等形式,让学生们更多的接触到一些实际案例,从而扩展学生们的创业创新思维,把课堂还给学生。在课程中,老师们也可以布置适当具有趣味性的作业,比如团体创业PPT宣讲,个人创意制作等等模式,让学生们更加的喜欢上课堂,乐于投身创新创业思维的研究当中,避开了就业的独木桥,才能更大的开拓学生们的人生道路,实现社会人才利用度的最大化。
  3.4方法上的更新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背景,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更新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方法,铸牢体验式教学的中心地位。具体而言,首先,要对课堂管理方法进行更新。课堂教学要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方法,从“教师教什么”转向“学生主动学什么”,同时课堂可以分模块教学,不应该一门课程由一位老师全包。其次,课堂教学要敢于“引进来”。让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专家、技术专家、管理领导、杰出校友等走进课堂,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让学生与用人单位相互了解。再次,課堂教学敢于“走出去”。让学生走上用人单位的相关岗位,参与一线工作,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通过全景式参与教学的新方法,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就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会认知和反思能力,促进大学生高质量的有效就业。
  3.5技术方面的更新
  技术更新是就业指导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保障。需要对课堂硬件设施进行完善。尽量让每个课堂都配备网络教学设备,更可用“互联网+”的形式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程上来,使教学过程能够线上线下实现充分互动。同时,采用“互联网+体验式教学”,将“职业规划大赛”“职业礼仪学习”“情景面试”等实践环节纳入课堂;用“互联网+微课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翻转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主角”教学模式,让大学生在课堂上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内化方法”。   3.6政府应统筹整合资源,提供精准就业创业服务
  一要完善协调机制。针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涉及多个部门交叉管理的问题,政府应当建立相关职能部门会商机制,整合政策、资金、平台等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二是提升服务水平。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出台减税、表彰等政策,鼓励企业与有关部门联合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由企业冠名并对创业项目进行审批,全权发放免息贷款或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创业指导部门可以通过设立大学生创客空间,搭建投资者与创业者、创业项目的交流平台,鼓励和引导风险投资支持大学生创业项目。三是拓宽就业渠道。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中小微企业吸纳毕业生的社保补贴、培训补贴、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针对中小微企业特点,主动组织中小微企业集中开展校园招聘活动,引导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另一方面,继续加大政策引领和服务保障,积极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开发更多基层公益性岗位。同时,结合我市在旅游休闲、现代农业等新兴领域的发展需要,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研发、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生态旅游景点营销推广等领域就业。
  结语
  “双创”功在将来,通过一步步稳扎稳打的实践从而引发思维学术的形成,慢慢形成新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环境,无论是对于就业指导课的改革还是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双创”思维的引入都会对引起当下职业教育行业的高度重视。通过各种校园创业模式的实践,学生们能够更清晰的意识到就业,学业以及创业等等问题的区分,从而找到一条更为合适自己的人生道路。毫无规律,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是机遇也是挑战,只有密切的关注社会信息变化,时刻的更新教学资源于教学观念,就业指导课才能够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帮助学生们走好未来的每一步。
  参考文献:
  [1] 敖敦,李伟艳,于晓梅,强健.高校就业创业导向下的本科生导师制工作对策研究[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8,26(02):96-99.
  [2] 杨光.创新创业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J].农家参谋,2018(08):174.
  [3] 雷尊敏.“思政”、“雙创”两翼与高校就业指导[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04):1-2+7.
  [4] 姚圆鑫.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策略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8(02):92-9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26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