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人们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学校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教学,还要学校有针对学生德育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道德品格培养。初中阶段是学生进行学习和接受教育的重要转变时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首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开展的重要性进行简单的介绍,然后重点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具体现状和开展策略进行有效的分析研究,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德育教育;重要性;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091-02
  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僅在于教会学生识文断字,不仅仅在于当做人们交流的工具,它的真正意义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健全的人格,学会如何做人。近些年社会上00后出现的一些不良行为深为诟病,各种负面评价在网络上、现实中铺天盖地,在这一形势下,加强中学生的品德教育成为社会各界人士关于青少年问题关注的焦点。那么,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呢?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墨子曰:“德为才之帅,才为德之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德育人是教育事业最大的根本,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基石。只有提高学生的人文品德修养,培养学生拥有真、善、美的人性,才能将高尚的道德、品质、行为等内化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初中语文课程有两个基本功能:一是传授语文知识,二是进行德育教育。新课程改革实施后,编入教材的课文,大都是文道合一、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其中,关于爱国主义、民族自豪、追求真善美、砺志成才、友爱协作等德育的内容非常多,值得去细细地品味和感悟。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初中语文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做到以文为本、以文明道,以“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晓之以理、持之以恒”的方法,引导学生更具体形象地获得思想品德教育,从而帮助学生塑造起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品质,顺利达成德育教育的目的。
  二、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有效策略
  1.以情感动人为路径,不断加强初中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学科作为母语学科和基础应用型学科,不仅具有语言美、形象美和意境美的特点,而且蕴含着无可比拟的情感美元素。以唐宋诗词为主的古体文赋,更加集中地体现了抑扬顿挫、协调和谐的音韵美。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只是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而淡化情感教育,或者一味地采用“普通话套讲八股文”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学科价值和教学魅力也会因此而大打折扣。相反,善教者会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充分借助有声有色的语言,在晓理、荡心、动情中把语文的各种美不断地传递给学生,让他们在良好的情境中更加动情地赏析课文。比如《背影》一文中,从作者那淡淡的笔墨中流露出一股毫无矫揉造作的深情,尤其是通过父亲在车站为“我”买橘子时的动作描写,在平实简洁中充分展现了人世间那最为普通而又极其珍贵的至爱亲情。初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叛逆的阶段,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以课文为依托,一方面借助一些可感可触的生活事例,同时以“发生在‘我’与父母之间最难忘的事”为题来刺激学生的情感神经,这样就不仅深化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在生活链接中强化了学生的亲情观念。
  2.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多样化进行德育渗透。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单单靠课本上的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就需要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优势,用多种形式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在课堂上学习了有丰富艺术感染力的内容的时候,语文教师也可以把握住机会,由此拓展延伸,可以开展以此为主题的多种形式的语文课外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提升对课本内容的认知,同时,让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也得到一定的升华。
  初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阅读教学进行德育渗透,也可以通过作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方式多种多样。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制定一个德育教育目标让学生来通过自己的想法努力完成,课后,教师同样可以布置一些相应的作业来让学生完成,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达到德育渗透的目标。不仅仅是这些,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细致观察、研究拓展、课堂外思考学习等手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渗透工作,让学生方方面面接触到素质道德教育。教师要知道,不仅仅只有课堂才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地方,还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工具,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让德育渗透进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说,当学生学习到了关于父爱母爱的文章的时候,语文教师就可以以此为中心,在班级里开展一次以父爱母爱为主题的报答父母感恩父母的班级活动。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爸爸妈妈的爱的看法,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当然也能激发起对爸爸妈妈的孝敬的心理,更加懂得珍惜家人,如此这般,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学生的自我道德修养。
  又比如,在学习某些风景名胜或者是古建筑的相关的课文时,可以让学生讨论思考自己去过哪些风景名胜区或者看见过哪些古建筑,课堂上让学生积极思考,也可以让学生课下自己查资料问老一辈寻找答案,让他们用自己的努力找到自己满意的答案,在这样的过程中,不仅让他们找到了自己疑惑的问题的答案,也让他们学会了自我思考独立寻求答案的能力,还能够培养起他们自身受这些内容影响后思想上的变化,升华自我内涵。还有一些教学手段同样适用。当初中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采用平淡无奇的语言讲解的方式来进行,很多情况下是无法达到老师理想中的教学效果的,学生也无法完全投入到文章作者所想表达的情感中来。面对语文课本中,作者蕴含的丰富情感教师却无法完全表现出来时,可以采用某些教学手段使其以更加丰富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也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全面地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
  3.丰富课上课下实践活动。
  兴趣是学生学习任何一门课程、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源动力,正如人们常说的那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又是一门十分人性化的学科,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老师在教学和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局限于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和课下社会实践,可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语文课堂可以组织很多有趣的活动,比如文化常识竞赛、课文背诵竞赛、课文情景表演等等。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课堂氛围活跃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与此同时,学生在进行课堂活动的时候,可以锻炼自己的胆量与勇气,同时形成良好的团结合作、互利共赢的意识。
  学生的课下活动也可以很精彩。上面提到让写作成为学生表达思想的习惯之一,生活是学生进行写作素材的最好来源,也是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最佳途径。但是生活不缺少美,而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的道理生活不缺少德育而是学生缺少发现它的意识,这就需要语文老师加以引导和指示。老师在向学生布置课下实践活动的时候要注意两点,第一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关注生活中的细枝末节;第二,用眼睛看生活,用心去体会生活。能够从家庭趣事、社会见闻、日常交流、自然观光中理解并懂得如何对待亲情、友情、爱情和对自然的崇敬,形成完整的思想感情体系。
  结论
  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教书育人的能力,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用有效的方式进行德育渗透,只有这样做,才能培养出既掌握专业知识又有高思想高道德水平的国家人才。
  参考文献
  [1]杜小春,王丹.初中语文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9).
  [2]陈娣,范小容,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初探[J].科技展望,2015(12).
  [3]柳咏梅.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学内容生成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08(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09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