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创新创业背景下技术型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20世纪自90年代以来,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了高等教育及教学改革讨论的热点。本文提出了构建创新创业背景下技术型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体系对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意义。探讨了技术型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思路、途径及对策。
  关键词:创新创业  技术型人才  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02(c)-0231-02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自90年代以来,各个国家提出国家竞争力、国家创新能力等概念,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了高等教育及教学改革讨论的热点。目前,诸多发达国家的高校均在积极探索创新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的新方式新方法。在我国,党的十七大报告就已明确指出将提高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这就要求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具有更新、更高的目标。而构建创新创业背景下技术型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体系对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2  技术型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体系构建思路
  2.1 环境方面
  笔者认为,综合素质的形成不仅受先天素质基础影响,还有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技术型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应从环境着手。
  2.1.1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物质文化环境与精神文化环境共同组成校园文化环境,它对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校风、校训及校纪体现的是学校的治学理念与文化传统, 这属于精神文化环境,对学生具有积极正确的导向作用,能够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校园的物质文化是直观性的文化,课堂便属于物质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激励学生继承、弘扬良好的文化传统,从而激发学生爱国、爱校,促使学生不断求实创新、积极向上。
  2.1.2 营造自我管理的校园成长环境
  拥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学生创新创业的前提。自我管理能力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独立处理自身事务的能力。在独立处理事务的过程中,既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又能培养其良好的观察力,使学生可以面对现实、理性冷静地分析问题。因此,学校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自我管理的校园成长环境,无论是寝室管理、社团管理,还是卫生管理,都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2.2 思想方面
  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之一便是思想道德素质,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方向性及引领性的作用。目前,我国多数高校通过“两课”实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即思想政治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为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有效提高,并端正学生个性发展方向,“两课”能够将理论讲授与专题讲座相结合,课堂讲授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实现分层次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2.3 教学管理方面
  目前,大部分高校采用学分对学生学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但是,大部分所实施的学分制也只是学年制的表现形式,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笔者认为学分制应包含以下内容:(1)对在相关领域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应该奖励其一定的学分,从而激发其创造性及创新能力。(2)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应同学分挂钩。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基于自身兴趣爱好及特长而成立的团体组织,是大学生展现个性、发挥爱好特长、互动交流的重要团体。学校可以规范管理学生社团,鼓励每个学生投入社团活动,对在社团活动中获得成绩的学生可以奖励相应的学分。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前了解社会、提高自身创业能力的重要环节,学校应将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设定一定的学分,让每个学生都获得社会实践的机会。(3)大部分高校以学生选课作为他们选择学习方向和提高综合素质的手段。学生能按照自身的兴趣爱好来选择所修课程。但是大部分高校的选修课还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如果想选的课有人数、时间、资格的限制选不上,便只能选那些没有兴趣学的课程,这就与设立选修课的初衷相违背,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高校开设选修课应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还可以增加课程种类,从而提高学生的选择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其在创新创业方面的能力。
  2.4 心理方面
  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首先要心理健康。大学生的心理随着学习、生活阶段的不同会不断地产生改变。为了使所培养的大学生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首先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心理问题不仅存在普遍性,还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教师可以针对普遍性心理问题给予系统讲解分析,提出解决方法。针对个别性心理问题,可以进行个别谈话、心理咨询,实现心理疏导,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以鼓励与引导学生为主,帮助其树立自信心。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还应将积极、乐观的心态展现给学生,成为学生的表率,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心理[2]。
  3  创新创业背景下技术型人才综合素质培养途径研究
  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建实现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采用学校、社会和企业“三位一体”协同合作的教学模式,为培养技术型人才提供了保障。通过五个途径来实施技术型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一是课堂教学,这是实施修身教育的主渠道。二是讲座、报告和演讲等,学术讲座活动包括人文素质教育系列讲座、学术科技讲座、大学生成才系列讲座、计算机知识讲座、英语A/B级过关讲座等, 这是课堂教学的有利延伸和必要补充,实施修身教育的重要形式和途径。三是修身教育活动,以大学生文化艺术节为载体,组织系列读书会、讨论会、辩论赛、征文比赛、知识竞赛、宿舍文化展示、手工艺品制作等,各种丰富多彩, 具有品位、特色的修身教育活动是丰富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陶冶情操的主要载体。四是网络教育,它是大学生修身教育新的手段、新的阵地和新的形式,是发展空间很大的新教育途径。五是社会实践,围绕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每学年有计划地组织丰富多彩的系列实践活动,构成了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以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4  建立技术型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的对策
  技术型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关键在于学校。文化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及专业素质等构成了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依靠个人力量是不能实现的。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离不开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在该背景下,技术型人才综合素质提升的关键在于职业学校。面对这样的形势和压力,各职业院校可以建立合理、科学的培养体系。在建立培养体系时,各职业院校应着重做好以下两点。
  4.1 建立一套强有力的保障机制
  职业院校根据学校实际,科学合理的制定管理制度,实施规范化管理,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建立符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方案,将测评重点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适当降低理论考试成绩在学生综合测评中的比重,增加综合能力的测评比重,调动学生听课和参加课余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与实践,促进学生创新、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思考能力和操作能力。
  4.2 將综合素质测评的积极作用落到实处
  只有将综合素质测评的积极作用落到实处,综合素质才能成为评价人才的重要标准,才能使其更积极的参与培养综合素质的活动,努力将自己塑造为综合素质强的学生,这才能为社会、为企业提供更优秀的人才,让国家将人才培养主动权牢牢握在手中[3]。
  参考文献
  [1] 徐涌金,张明纲.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思路[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8):36-39.
  [2] 何苏,黄伟.浅谈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思路[J].教育探索,2013(1):32-33.
  [3] 刘威.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54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