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微课教学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当今时代,互联网革命正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世界,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将“互联网+”融入思政微课,主动占领网络教育制高点,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做到因势而新的必然要求。通过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其与微课教学模式的关联性与契合点,进而探索微课教学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创新应用。
  [关    键   词]  微课;思政教育;创新应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1-0200-02
   在当前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微课”作为一种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悄然兴起的全新线上教学模式,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提供了契机。通过微课的创新应用,推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变革,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十分迫切且必要的。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状及问题分析
   当今社会处于社会转型加速期,在利益驱动以及实用主义思想的诱导下,高校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教学模式守旧,学生主体地位仍未凸显
   在高職高专思政课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仍然将自己定位为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而不是思想的启迪着、引领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仍居于从属地位,其主体性作用并未凸显。但就其现实要求而言,加强思政课的思想价值引领,在筑牢意识形态的过程中,突出学生的独立性与创造性是近年来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的一大重点。自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共同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逐渐开始注重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然而从当前取得的实际效果来看,并没有达到质的飞跃。
   当代青年大学生接收信息迅速、思想开放多元,对社会热点问题关注度高,但容易产生疑惑且缺乏科学辨别的能力。思政课教学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立德树人,筑牢大学生意识形态防线,就必须立足当前社会实际,解决大学生普遍关心和困惑的问题,而不是采用“一本教案走天下”的“填鸭式”教育模式。通常情况下,教师如果一味将教材中方法论性质的知识点灌输给学生,而忽视其应传递的现实意义与价值取向,思政课往往会显得空泛化、无助化。与此同时,机械地把知识传输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也难以彰显,不利于学生通过自己切身地思考与感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为行。
   (二)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课堂注意力不集中
   教师与学生二者互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一堂有价值的思政课需要学生思维的高度集中参与,但高职高专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在长达45分钟的思政课堂上注意力难以保持长时集中,课堂抬头率不高的情况普遍存在。
   近年来高等院校的持续扩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从总体上看,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热情、对知识的领悟力与理解力有所下降;从学习动力上看,由于职业院校偏重技能型的传授,学生往往对思政课存在轻视心理,认为思政课对就业没有明显的作用,功利主义学习倾向明显;从高职院校思政教师的学历结构与能力层次来看,其在专业素养和知识广博度上参差不齐,相较于一流院校的思政教师存在明显短板。
   (三)教材内容可接受程度低,教学资源整合力度不足
   思政课教材因其内容的严肃性而显得抽象繁冗,理论性扎实但生动性欠佳。面对艰深晦涩的教材语言,学生往往不愿意花费大量时间去阅读,这就容易使学生对政治理论性过强的知识点产生排斥心理,进而无法通过简单的自学方法理解并掌握教材内容。
   思政课教材本身存在的既有问题限制了学生通过简单的阅读方式进行预习与自学,而“互联网+”背景下教学资源的多样性恰恰可以弥补其弱点,但就高职院校对思政课教学资源的整合情况来看,仍然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线上教学平台搭建不足,教学素材缺乏精炼化整合,网络活动平台以及师生交流平台未能有效运行等。
   二、微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特点与优势
   微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它是指在充分借助互联网相关技术和方法,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精炼,教学时间精简,以微型的形式,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在线视频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充分把互联网的便捷性与思政课的时代性紧密结合,对促进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微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与优势。
   (一)教学时间简短
   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每节课45分钟,每堂课的教学时间过长导致教师授课过程多而杂,知识重点不突出,加之高职学生本身学习主动性差,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从而会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都易产生疲劳感。微课在时间设计上通常为5~10分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微课设计充分吸收了微课时间简短的特点,改善了教学时间过长给师生双方带来的学习疲劳,与学生的认知特点与教学规律相符。5~10分钟的短视频资源经过教师精心的制作和录制后,既可以放在相应的网络平台、微信平台上留给学生课下观看,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穿插播放。由于视频时长较短,学生在观看过程中不会产生学习压力,并且能够在短时间内准确把握教学重点。    (二)教学内容精炼
   由于教学时间简短的特点,思政“微课”所呈现的教学内容也更为精炼。这种精炼化的内容表达模式可以紧扣主题,聚焦重难点,有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负担,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
   精炼的教学内容、便捷灵活的观看模式可以促进思政课教学主题的多样化。每一个精短的小视频都可以聚焦不同的主题,用清晰简明的方式阐述问题的要点,这就使思政课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同时也打破了传统思政教材大一统的格局,从而有效弥补当前思政教材高度统一带来的弊端,实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三)教学成果开放共享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课”的建构,实际上是一种借助互联网媒介开展的网络视频授课,开放共享是互联网本身所具有的特质,因而思政课“微课”同样具备了教学成果开放共享的特点。
   “微课”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了“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媒体平台,受教育者能够充分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时间和资源进行学习,符合当代大学生对自由与独立的需求,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普及更是使掌上学习、随心学习成为可能。可以说,这种模式充分借助了互联网信息传递的便利,在实现教学成果高度共享的同时,也可以拉近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三、加强微课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创新应用
   立足当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应充分利用好“微课”的特点与优势,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具体而言,这一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性應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精心设计,提高思政“微课”吸引力
   一堂优质的微课是以内容为王的,高质量的内容才能引人入胜,提高受教育者观看学习的兴趣。因此,想要创新性地应用微课,首先要保障微课的质量,而精心设计就是提高思政微课吸引力的关键。
   微课的精心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与主题。在“互联网+”背景下,学生能够轻松通过网络平台获取新闻资讯。那么如何将时事政治新闻与教学主题相关联,进而深入浅出地阐述教材内容,将教材语言转化成颇具吸引力的“微课”艺术,就是最考验微课设计者功力的地方。因此,在微课教学主题的选择上,要紧扣时代发展脉络,捕捉最新热点,同时能够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为学生答疑解惑或者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这种微课内容既能起到导课的效果,也能通过问题导向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二是教学形式要精心设计。“微课”产生吸引力的又一关键因素在于其本身的呈现形式,在保证思政“微课”配方新颖的前提下,还要尽力做到包装先进。在微课的表达设计中,教师可以适当加入动画、音效、后期美工等表现手法,提高微课的视觉冲击力,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拓宽平台,增强思政“微课”共享性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在学历层次和知识水平上较之重点高校教师的水平偏弱,并且同一高职院校思政教师间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思政“微课”平台的拓宽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高职院校思政教师可以根据本校学生学科特点以及学习情况出发自己制作微课,实现同校教师间的资源共享,同时上传到相应的网络平台,实现同类型院校间的信息交流。其次,高职院校思政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便利性,将全国各类高等院校的微课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在去粗取精的过程中整理出优质内容,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增加学生的新鲜感。最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把“微课”教学模式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最重要的目的在于让更多的受教育者轻松、便捷、高效地获得知识。
   (三)加强互动,做好“线上线下”综合协调
   思政“微课”利用5~10分钟的微小视频将一节课中的内容精炼成两到三个知识点,教师可以提前发布到网络平台,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对知识点提前进行预习,也可以将“微课”内容在课堂上进行实时播放,在传统授课方式与新媒体授课方式相结合的过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管运用哪种手段进行“微课”教学,其共同之处就是能够将课本知识凝练化,从而节约课堂教学时间。
   从某种意义上,思政课“微课”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线下教学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节省了教学时间,而节省出的课堂教学时间可以在“微课”的导入下,引导学生就微课主题进行“微讨论”,这就强化了师生间的互动,使思政课教学更加关注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意识的提升。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思想价值引领上下功夫,通过多种资源的呈现和表达真正培养出学生的“四个自信”,让意识形态教育的阵地更为多元,更加生动。
   现阶段,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何结合时代需求、国家需求以及学生自身需求实现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创新性发展以及质的飞跃是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直思考的问题,但是在现实环境中,制约其发展的因素非常多,而“微课”的出现为新一轮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在不断地使用探索中发现思政“微课”创新应用的新渠道就是需要我们研究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谢佛荣.慕课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2):180.
   [2]杨选华.互联网“+”融入思政慕课[N].中国教育报,2017-8-14(3).
  编辑 赵瑞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88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