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助推区域教育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教育发展的基础是依托于信息技术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共同探索教学的可持续性发展已成为大众热点,因为它是高效推动区域教育发展的重点。如何快速将深度融合的理念落实到位,并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创新发展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师尤为关注的问题。信息技术的运用,从某种程度上讲,它促进了教师本身与外界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对自身素质的要求。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 学科教学 深度融合 区域教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G 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7-0026-02
  教育的发展始终是我们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成为当代教育研究的一个关键点,所以我们应该先了解当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面临的现状,然后根据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得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助推区域教育发展的对策。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对于区域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十分重要,因为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新的信息技术和学科融合方式会给课堂带来多样性、新鲜性和直观性,使得学生更有兴趣听课,接受知识的程度会更深,而且通过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也会让原先难以理解的学科问题变得更容易解决,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而达到提高当地的教育水平,带动区域教育发展。
  (1)“使学生有学,使学生会用”。信息时代,学生接触的不仅只有书本和老师的资源,还应该要掌握学习、掌握知识和推敲知识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到的基础信息技术知识,然后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掌握大数据分析核心问题的能力,学会学习网络知识,搜索知识,为己所用。明白老师仅仅是教会一些基础知识,想要知识程度拓展,需要自身好好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学生自身思想的改变,使得学生自身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助推区域教育发展。
  (2)如今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信息大爆炸时代,人们需要接受的信息变得更加丰富和庞大。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单一、被动地吸收、掌握知识的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合时代的发展。因此,重新整合学校的教学模式,立足当地的有利条件,创建适合新时代的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新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方向。而且我们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培养综合高素质人才对于推动国家综合国力发展变得更加重要,因为世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個
  国家都想通过教育的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以便更好地成为科技的引领者,所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对于区域教育发展十分重要。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程度的现状
  首先,教师对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性质认识不仅存在认识的偏差,而且对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开展存在害怕、不上心的心理。因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需要在技术上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通过技术和学科上的努力改进,从而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这将会提供更多样化的学科教学内容,改善当今的教学模式,丰富当今教学内容的表达方式,使得教学方式的表达变得更加有趣,促进师生互动,以此来发挥新时代的大数据信息整合技术和表达思想的优势,为提高当代学生的学习效率提供有力的工具,以适应新时代多样化信息吸收。可是有些教师认为在课堂上,只要运用了ppt、word文档等多媒体课件,就认为是信息技术已经和学科教学融合,所以在理解上不够全面。而且由于一些教师的自身水平有限,不能很好地掌握新的信息技术,所以一些年龄较大的老师和不想提高自身能力的老师,仍然是想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对于使用信息技术缺乏信心,导致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不能深度融合,学生的学习水平未能得到较大的提高,从而影响区域教育发展。
  其次,教育方面的体系没有得到结构性的改善,很多地区只是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然后不思进取,对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改革,做做表面功夫,最后只是换汤不换药。领导来的时候换一下上课方式,只是单纯地应付领导。这种不良现象的产生,不仅浪费了国家对地方投入的教育资源,而且还让当地教育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反而使得当地教育水平变得落后,使学生未能跟进信息大爆炸的新时代,从而不能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和学科发展。而且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本来就是一次大换汤底模式,不是做表面功夫,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带动区域教学模式改变,促进区域教育的发展。
  最后,信息技术应用到学科教学中,在不同地方呈现着很大的区别,例如在城市中心区域,由于经济发展比较快,学校各种配套设施比较齐全,教师的师资水平比较高,能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生通过丰富的信息教学内容,吸收知识的能力更高,所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会比一般落后地区更高一点,学生能力的提高也会促进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反之,落后地区、城市郊外的学校却因为资源不匹配,信息技术比较落后,导致教学的内容始终是几十年前日复一日的教学模式,所以导致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不能深度融合,难以助推区域教育发展。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助推区域教育发展的对策
  第一,运用信息技术国家应当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为教育和区域教育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的支持,建设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平台,聚集社会各方面的资源,衔接好教学应用。同时积极地与相关教育企业进行合作,建立优质教学资源课程,信息技术实验室,让更多的学生接触信息技术知识。从而,使学生对信息技术有更深的了解,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从而推动区域教育发展。
  第二,需要改善教师对信息技术和学科深度融合的想法,同时学校方面积极地为新教学融合模式创造出有利的条件。积极配合和满足教师方面对于资源上的需要,使得教师能心无旁骛地投入到这场新教学模式的改革中,而不是采用消极的应付领导模式。然后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改善课堂上老旧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于课堂充满期待,学习更加有主动性。同时开展信息技术和学科技术融合模式的课堂比赛,积极调动老师对于新模式的投入,而且还可以采用新模式教学和老师的奖金挂钩模式或者是采用参加比赛不仅能获得相关的物质上的奖励。通过各种方式,调动所有教师积极投入到这次新教学模式的改革中,获得改革教学模式的先机,从而推动整个老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进而促进区域教育的发展。   第三,学校的信息化需要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地区政府要在政策上给予支持,给予财政上的支持和行政上的方便。首先,就是要把信息技术和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发展相结合。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教师从思想上更新教学理念,转变观念,通过讲座、亲身实践、体验去认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优势,身体力行地去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其次,要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这就要学校不定期地组织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让教师可以把计算机作为备课丶上课和组织学生的工具。让教师充分了解计算机的性能。最后,就是要多多鼓励教师钻研,课题的研究对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学校要多多鼓励教师在课题等方面的专题研究,要着重探讨教学的方式方法,从而探索出一条科学而高效地提高教学水平的途径。
  第四,教师、学生角色进行互动。众所周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就是课堂上的主角,是学科知识的传输者,而学生很多时候只是被动地默默掌握老师授予的知识,不需要太多的主动,只要把老师教授的知识掌握好,就可以拿到可观的分数。这样一来,老师就算完成好自身的教学任务,学生就算掌握好知识。可是这是老的教学理念的体现。如今要适应新时代的大数据教学融合模式,就需要学生在知识上变得更加主动,举一反三,这就需要老师由原先的教学主角、灌输者改变为知识的引导者,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动者,积极地学习和吸收知识。学生学会利用互联网的大数据分析学习,最终使得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认知和工具、合作交流的能力,而不是单单一味地依赖传统的教材,学会分析丰富的信息化网上教学资源,从而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从而促进区域教育的发展。
  第五,在学习和总结过去的教学经验时我们总会发现,推动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融合的发展不能简单地搞技术硬件推动,因为单靠一种方式教学效果也是会大打折扣的。需要不断地聚焦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學中的应用,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从而为学习者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学习体验,然后才能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结合点,这样才能推进学科教学,然后对于促进教育改革、提高综合教学质量才会有强大的支撑作用,从而推动区域教育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将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们对于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提升学生们的综合思辨能力,学会思考,提高学生对学习上的认识和思考的主观能动性,这能对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和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而且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对今后的教学有着极大地促进。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发现并掌握良好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全面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区域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光德.智能化支持的多学科融合教学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24):238-239
  [2]刘朋敏.浅谈信息技术下教师教育理念转变的问题[J].学周刊,2018(23):142-143
  [3]王正青,唐晓玲.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动力逻辑与推进路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7,38(01):94-100
  [4]刘树明.科学技术与学科融合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8):6-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91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