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智能课堂为例的高职英语课程设计和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缩减英语课时是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的一个普遍现象。在课时不断减少的情况下保证学生英语语言水平的提高迫使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网络的普及和信息化教学的发展为这种探索提供了方向,而网络教学平台又为信息化教学提供有利的基础支撑。笔者以淄博职业学院使用的智能课堂为例,进行了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和实践,旨在为今后的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课堂;课程设计;自主学习
  一、高职英语教学现状
  高职院校招生主要通过夏季高考、春季单独招生和艺术考试。相当一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课外用于英语学习的时间少。多数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将英语课纳入选修课行列,课时逐年减少。以淄博职业学院为例,英语只是作为一门公共选修课,且只开设两个学期,以合堂授课为主。课时少,教学资源缺乏造成重讲授轻实践,重书面轻口语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课堂参与度低,语言运用能力弱。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单一,以笔试为主的评价形式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实际英语应用能力与社会的期望值相差甚远。
  二、智能课堂为教学模式改革和推进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可能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公布的新时期指导性文件《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提出:“鼓励教师建设和使用微课、慕课,利用网上优质教育资源改造和拓展教学内容,实施基于课堂和在线网上课程的翻转课堂等混合式教学模式,使学生朝着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方向发展。”由此可见,网络资源,信息化教学,混合式教学对高校英语课程和教学改革的良性推动已经被初步认可。利用这些教学手段实施进教学改革,进行英语课程设计与实践成为可能。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师教学理念更新,推动新形态课堂建设,淄博职业学院于2016年开始推荐师生使用智能课堂V2.5作为课堂教学辅助,只需要关注学校微信公众号就可以使用智能课堂手机端,操作方便。智能课堂主要功能菜单有课堂管理、教师日志、我的评教、教学分析等。
  三、基于智能课堂的一次英语课程设计和实践
  作为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笔者选取了淄博职业学院公共选修课大学英语使用的教材《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第一册),第三单元,以智能课堂为依托,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一个单元的课程设计。授课对象为2018级普专学前教育专业两个班的学生。课程设计将学生使用智能课堂自主学习和讲授贯穿起来。本单元学习结束后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使用体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
  1、课前学生通过智能课堂了解教学目标与内容
  智能课堂中的“资源”模块允许教师将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上传、发布,方便学生获取。本单元的主题是探索发现,笔者在课前把教学目标、授课计划和相关背景知识如麦哲伦、大航海时代等资料上传;并且将学生学习的积分设置、知识点、学习要求等信息发布。学生登录智能课堂了解单元学习目标,学习任务,成果展示的方式。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地点和学习进度,通过反复观看视频和完成在线练习掌握相关语言点和知识点,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使用讨论答疑模块可以与教师、同学讨论、分享学习成果。
  2、课上采用面授与智能课堂学习相结合教学模式
  课堂学习环节将传统的讲授模式和智能课堂使用进一步结合。参考课前学生提出的难点和重点,有针对性的讲解。当前版本的智能课堂中的课堂活动部分有即时问答、头脑风暴、随堂检测等。利用智能课堂可以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中心。课上安排学生重读课文,利用头脑风暴功能提问课文中提到的关键时间节点、地点;对于课文中重要的词汇、语法点使用随堂测验进行测验,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课文讲解完毕使用即时问答对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意义组织讨论,巩固学习效果。
  3、课后利用智能课堂进行多元化评价和学习效果调查
  采用智能课堂可以将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多元化评价体系。课前学习任务由学生自主完成或协作完成,因此主要使用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方式;学生在学习完每个视频后,都应完成对应的小测试;针对学生在线讨论的发言频率和质量,智能课堂会立即做出反馈,生成雷达图。教师可以依据智能课堂提供的数据为学生的学习报告、课堂表现、测试结果、讨论参与程度等评分。终结性评价是对课程学习结果的评价方式,每个单元结束后可以组织对单元技能和知识点的测试,整个学期结束后需要组织期末考试进行终结性考核。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在最终成绩中所占的比例设置为4∶6,通过加强形成性反馈,使学生更加注重平时学习。
  智能课堂同时提供了教師评价模块,学生每节课都可以对教师作出评价,教师将评价结果作为参考,改进教学。笔者还利用智能课堂的问卷调查模块了解学生的使用体验和存在问题。调查表明,91%的学生对课程学习模式的实践效果基本满意,83%的同学认为本单元投入了更多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认为学习效果好,知识点巩固好,互动多。另外,调查结果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如有些同学认为学校应该对网络增加投入,为平台学习提供更多的物质技术保障。还有部分同学反映终端学习时应该加上时间限制,阻止注意力转移。
  四、结束语
  经过本次教学设计实施,笔者认识到充分开发和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推进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可以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混合式教学的设计对高职英语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本文中的课程设计虽然已付诸教学实践,但仍需更加系统化和完善,以达到网络教学资源、混合式教学模式和高职英语课程的有效整合。
  参考文献:
  [1]Gardner,D & L. Miller. Establishing Self-Acces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2]黄荣怀,马丁,郑兰琴,等.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课程设计理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9(1):9-14.
  [3]马武林,张晓鹏.大学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与实践[J].外语电化教学,2011(3):50-57.
  [4]王守仁. 当代中国语境下个性化英语教学的理念与实践[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5(5):1-4.
  作者简介:薛媛,女,1979.9,山东淄博人,硕士,淄博职业学院教师,长期从事高职英语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62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