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任务驱动式的初中语文小组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小组教学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教学模式,若将任务驱动理念科学地融入其中,对初中语文教学将具有更大的指导意义。从目前初中语文小组课堂教学的调查情况来看,小组教学效率低下、小组活动流于形式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借助任务驱动,合理设置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角色任务、文本学习任务和延伸任务,可以有效提高小组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任务驱动;初中语文;小组教学
  小组合作作为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以其独特的优势备受广大教师的青睐。构建形式丰富多样、利于学生充分交流与自主表达的小组,能够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对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大有裨益。但就实践来看,大多数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组织僵化、角色定位不清晰、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借助江苏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学科融合背景下语文名师工作坊与校本研修两位一体平台建设的研究”的展开,徐州市教师发展中心对全市36所初中的语文小组教学现状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后发现:借助任务驱动可以有效发挥小组合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一、初中语文小组教学的现状
  (一)组织形式单一,管理不科学
  从组织形式来看,“天然小组”(即课堂交流时前排同学一转身就形成的小组)共有478个,占到85.36%,剩下不足15%的小组也大多为6~8人的“加强版天然小组”(即老师指派一到二个学优生加入“天然小组”中)。从组建目的来看,按照课堂需要临时组建的小组有450个,比例为80.36%;小组内有明确的分工、考评奖励机制的有42个,比例为7.5%。
  (二)学生参与愿望不强烈
  受知识储备、青春期叛逆等因素的影响,加之小组多为生拼硬凑而成,在课堂教学中,具有强烈表达愿望的学生不足10%,85%的学生将加入小组学习的愿望表述为“只愿意参与讨论”,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讨论时热闹非凡,交流时冷冷清清”的局面。
  (三)学习效率低下,成果产出差
  由于小组分工不明确,考评机制不完善,加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未能对小组实施科学的管理,导致一部分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呈现出得过且过的应付状态。而另外一部分学生因为未能在小组内获取积极有效的帮助,导致表达结果不准确而逐步丧失表达兴趣,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初中语文的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了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二、任务驱动提升初中语文小组教学的效率
  (一)角色任务——学生学习的强大内驱力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一直将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然而,在大量看似热闹非凡的语文课堂上,小组教学只起到营造表面热烈氛围的作用,学生的基本语文能力并未得到锻炼,学科素养没能实现有效提升。
  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会发现这样一种情况:经过热闹的小组合作,也就是所谓的研究性学习以后,能够主动表达自己看法甚至愿意举手回答问题的总是那么几个优生,多数学生在合作探讨结束之后,其学习热情便也随之偃旗息鼓,课堂氛围瞬间降至冰点。教师多把这种情况归结为学生学习习惯差、学习能力差,却忽视了角色任务在小组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一个科学运转的语文学习小组,不仅要将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综合编排,而且还要将组员进行不同的角色定位,如速记员、记分员、发言人等。这些角色还要按照一定的周期进行轮换。
  以一个六人小组为例。我们将该组学生的学习能力划分为A、B、C三个等级,A为优生,B、C次之。在小组互助学习中,学生B为速记员,他负责在学习研讨之后将本组的意见以书面形式加以呈现,这对他而言或许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在其他组员的共同帮助下,他最终可以完成这项任务。学生C或许不具备顺畅的表达能力,但通过组内成员的多次纠正与帮助,他最终也能够担当起“发言人”的角色,并且实现在课堂上的第一次流畅发言。而学生A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则实现了对局面的整体掌控,这类学生能够对问题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与分析,并且通过交流,丰富自己的认知,同时将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充分表达给其他组员并对最终的学习成果进行阐释说明,他们可以通过“教”其他学生,实现对知识的内化吸收及再创造。
  (二)文本学习任务——课堂教学的重要支撑
  小组教学的另一个重要支撑就是要合理分配课堂教学的文本学习任务。
  例如,一位教师讲授朱自清的《春》这篇文章,在教师示范指导后,各小组开始进行热烈讨论,最后六个小组汇报成果时,竟无一关注到“迎春图”。于是,教师继续引导:“‘迎春图’也很好啊!有没有同学起来回答一下?”由于学生们确实都没有分析这幅图,最后,这个任务便只能由教师自己来完成。
  课后,我们和这位教师交流:既然打算让学生通过小组自主学习的方式来完成赏析任务,就应该把学习任务分配得具体明确。(1)每个小组可以赏析两幅图画,其中一幅是学生最喜欢的,另外一幅是教师指定的。(2)充分发挥教师在小组教学中的引领作用。在赏析图画时,提醒学生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方面入手,并且要讓学生知道比喻、拟人等修辞会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而对比则会产生突出强调的表达效果等。(3)教学评价要引入竞争机制。我们仍然将教学任务的评价工作交给小组完成。各组可以先对自己的成果进行自评,然后再由其他小组进行评判,最后由教师综合量化结果,确定优秀小组。
  (三)延伸任务——学习反馈的重要形式
  任务驱动式的初中语文教学小组,其另一个重要价值便体现在课堂教学之后的拓展延伸环节。传统语文课堂的拓展延伸往往三言两语,草草收尾,难以收到提升学生能力和综合评价学生水平的效果,而设置拓展任务,却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同时,通过教师引领及小组互助,学生学会了对教学任务进行科学的分解。在成果展示过程中,学生在自评、互评、教师评价这一整套评价步骤中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并及时加以调整,这为他们科学完成语文学习的延伸任务奠定了基础。
  学生在完成延伸作业的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会对专业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与他人沟通的过程中博采众人之长。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语文更加关注学生精神世界的成长及人格的塑造。将延伸任务引入小组学习,恰好能够给学生带来既有共性思维又有个性彰显的成长体验。学生的作业完成后,可以在全班或全校范围内进行巡展,以期获得广大师生的普遍认可。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另一方面更能增强小组的集体荣誉感,从而使学生更加认同这种学习模式,增强学习小组的认同感。
  以任务驱动进行初中语文小组教学,弥补了传统小组教学偏重形式、内容空洞的缺点,既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同时,又可以避免单一培养小组中的优生而忽视了多元学生共同发展的问题。但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合理科学地进行任务设计,同时还要对小组成长给予充分的耐心,教学中尤其不能求快,要耐心等待每一朵花儿慢慢绽放。
  参考文献:
  [1]刘红梅.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的构建与应用[J].江苏高教,2016(4).
  [2]刘建强.任务驱动:科学探究教学的重要策略[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5(1).
  (本文系江苏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学科融合背景下语文名师工作坊与校本研修两位一体平台建设的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C/2016/35)
  (责任编辑:李晓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19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