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不仅有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责任,而且还担负着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责任。课堂是学生在学校生活的主要场所,最能体现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就是师生交往。所以学科教师应结合各学科教学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学科渗透,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培养健康情绪,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关键词:数学课堂  渗透  心理健康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教师在组织数学学习活动时,不仅要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得,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与策略,学习情感与态度等,同时帮助学习有障碍的学生及时调节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紧张、压抑、焦虑等不良情绪,从而更好地开展学习。
  一、注意自身修养,用健康人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更应该有更加健全的心理素质。因此身为教师,在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的同时,更应该主动的调适和完善自己的心理健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新的发展,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所谓“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都是深刻而长久的,心理不健康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不良影响,是可想而知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注定了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同时又是学生心理品质形成的榜样和心理保健医生。教师的高尚师德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影响是深远的。因此,我们现在不仅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更要加强心理健康的形成。我们要以自己健康的人格去影响、教育学生,使我们的学生成为心理健康的明日之星。
  二、教学中注意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学生的个性和智力发展水平千差万别,所以教育的方法也不能千篇一律,必须要因人而异,随机应变,讲究策略,实施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只有在尊重孩子差异的基础上,我们才能依据孩子不同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学生没有好坏之分,只是身为教师的我们是否有一双能够发現美的眼睛。尊重学生的各种差异,用正确的态度去对待,用不同的方法去教育,用充满爱的心灵去呵护。如此,我们才能一览百花齐放的美景。在数学课堂中,我是这样做的:对于学优生,主张进行良性竞争,比速度、比质量、比巧妙,还可以给他们自由,让他们策划出题,并与同学分享;对于中等学生,主张在解题过程中,有耐力、有韧劲;对于学困生,牢抓基础,面对难题,适度操练,不要被难题打败,学会正确的放弃。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通过这些教学中的小环节,点点滴滴的渗透的。
  三、转变学习方式,实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传统的数学学习方式主要依靠简单的模仿与记忆,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挫败了学生的学习信心,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既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又是通往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在数学教学中要大胆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倡导团队协作,不同学生间互交朋友,形成积极向上、共同学习的集体气氛。要让学生中聪明者不骄傲自满,而是继续努力、乐于助人;思维迟缓者也不自卑,而是虚心诚恳。要教给他们交往的技能,让那些相对缺少同伴、性格孤僻、胆小的学生在大胆的交流、沟通中,既学会与同学交流与沟通,又在对学习内容的探究中理解知识的发生和发展、来龙去脉,从而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有效地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创造。
  四、优化课堂教学评价,注重发挥其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
  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恰当的评价,对精心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非常重要。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注意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少指责,注意教育的平等与公平,努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加以指导和训练,以此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去评价学生,鼓励他们提问或回答问题,从而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敬畏感,产生敢于思考、敢于提问的良好心理效应。要知道有时教师一句热情而富有鼓励性的话,一个亲切而信任的目光,都可能引起学生的兴奋感、愉快感和责任感,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因此,我们教师应自觉优化课堂教学评价,注重发挥其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通过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的好奇与探索精神,使学生对科学学习始终保有愉悦的情感体验。在教育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育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激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的宗旨是“以人为本”,主张应该充分信任、理解以及尊重学生。数学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渗透、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组成一个协调统一的教育整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要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情感,锻炼他们的意志,发展他们的个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就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品质健康地发展。作为教师,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以教学为载体、为桥梁来挖掘学生的潜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1.
  [2]胡金花.在数学学科中心理健康的渗透[OL].豆丁网,2016-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43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