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现状与有效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分析了当前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学生德育与美育、打造匠心文化等途径,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精神培育,以提高艺术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为我国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输送德艺双馨的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
  关键词:艺术类;高职院校;职业精神
  1 艺术类高职院校加强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重要意义
  首先,使学生不仅掌握了高超的专业技能,更具备了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够将高职学生培养成具有较高综合职业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使其可持续发展。其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提高了学校的人才培养水平,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再次,有助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能够促进职业教育的改革與创新。最后,能够为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助推“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实现。
  2 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现状分析
  2.1 学校制度不健全,缺乏长效的培育机制
  艺术类高职院校一般都比较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而对学生职业素养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学校思政教育方面的规章制度不完善,教师的职责不明确,导致授课教师在形式上重视,实际过程却忽视学生的职业精神培育,并且学生自身也不重视自己职业精神等综合素养的提升。此外,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不能激励师生自觉塑造良好的职业精神。
  2.2 学生认知有偏差,轻视综合素养的培养
  艺术类高职学生一般专业基础较好,思维活跃,喜欢新鲜事物,但是文化基础薄弱,个性比较强,大部分学生都非常重视专业学习。比如,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是一所完全的艺术类高职院校(美术),学生都非常重视专业课程,还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课外的各种技能辅导班,但是学生对语文、英语、思政教育等基础公共课的学习却不重视,有些学生认为只要学好专业知识就能找到好工作,也有人认为只有专业知识学好了才能给自己带来经济效益,功利性比较强。因此,在思想意识方面,学生对职业精神的认知存在偏差,思想觉悟不高,视野比较局限,他们没有足够重视职业精神等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2.3 校园文化特色不鲜明,缺乏浓厚的熏陶环境
  校园文化能够充分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功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富有特色的校园品牌文化活动能够营造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但是,当前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存在活动项目多、特色不鲜明、品牌不突出等不足,导致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活动效果不佳。
  3 艺术类高职院校加强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有效对策
  3.1 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培育机制
  艺术类高职院校要不断完善人才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相关规章制度,明确教师培育学生职业精神、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职责。要积极探索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或手段,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职业精神培育机制,培养学生崇尚劳动、敬业守信、创新务实等精神。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对具备良好职业精神的师生予以奖励表彰,激励广大师生努力塑造良好的职业精神。
  3.2 加强德育与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一是要坚持立德树人的理念,采用线上线下双路径的方式,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认识到综合素养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安全意识、纪律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二是充分发挥艺术类院校的专业优势,加强大学生的美育,引导学生崇尚美,塑造学生的心灵美、品德美。三是深入挖掘先进典型的优秀事迹,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比如,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荣获湖南省“湘绣工匠”“湘瓷工匠”的优秀青年教师典型,就是学生塑造良好职业精神的榜样,教师以身为范,用自己高尚的职业情操、职业精神影响学生。荣获国家级专业技能比赛一等奖、湖南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个人等荣誉的学生也是学生的榜样。此外,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还举办了优秀毕业生事迹报告会、优秀校友讲座等活动。
  3.3 打造匠心文化,强化学生的职业使命感和责任感
  一是打造富有艺术特色的“匠心文化”,将匠心品质融入专业学习、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充满活力和艺术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用品牌校园文化、学校精神、工匠精神等优秀文化熏陶学生,使学生具有强烈的职业认同感和使命感;二是拓展校园文化活动平台,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学雷锋活动、暑期三下乡、志愿者活动等,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使学生通过体验、参与实践活动,牢固树立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责任和职业理想。
  参考文献:
  [1] 王恒.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8(06):91-95.
  [2] 何应林.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的理论思考[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9(01):35-40.
  作者简介:陈燕妮(1985—),女,湖南益阳人,政工师,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素质拓展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62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