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滨海白首乌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建方

  摘 要 进入新经济时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白首乌的市场需求不断攀升,滨海县白首乌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从业人员不断增加,产业效益不断提高。目前,滨海已经初步建成了白首乌研发、生产、加工和销售体系。然而,由于研发和创新能力不足、品牌效应不明显、生产效率落后等原因,滨海县白首乌产业的发展遇到了诸多瓶颈。鉴于此,对滨海白首乌产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探讨,以期对白首乌未来的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滨海白首乌;产业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7.063
  白首乌是我国历史悠久的食、药、美容兼用植物,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自古就被国人当作珍品。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白首乌中蕴含丰富的营养,在抗肿瘤、保肝护肝、养血益精、延缓衰老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我国白首乌95%产自江苏省滨海县,滨海也被称为中国著名的《白首乌之乡》,当地人很早就开始种植和加工白首乌。
  滨海白首乌,因其功能被誉为“白人参”,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古籍记载,早在晚唐时期,滨海白首乌就开始被国人食用。到了宋明两朝,滨海白首乌的安神补血、乌须黑发、抗衰老等功效被不断发掘出来,备受推崇,滨海白首乌的地位也因此不断提高,与人参、灵芝、虫草并列成为中国中草药中的《四大仙草》。常用的滨海白首乌药材的植物为耳叶牛皮消,早在清朝咸丰年间,滨海境内就有农户开始种植这种名贵中草药,并将其研磨成粉,用来自己食用、馈赠亲友以及进贡朝廷[1]。近些年,滨海白首乌已远销韩国、日本、东南亚地区和美国。在长期的食用和种植白首乌的过程中,滨海农户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滨海白首乌市场需求的增加,滨海开始引导农民大规模种植白首乌,凭借当地独特的地域优势、技术优势和传统优势,滨海白首乌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滨海市农业经济的优势特色产业。目前,滨海白首乌产品加工采用传统方法与现代工艺相结合的自动化、半自动化生产包装线。
  1 滨海白首乌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滨海县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鼓励下,滨海白首乌产业已经获得了显著发展。白首乌的生产种植水平不断提高,品牌效应日益凸显,研究工作不断深入,产业效益逐步提高,较好地带动了产业价值链的发展[2]。
  1.1 种植区域集中,规模扩大
  近年来,在滨海县相关部门的引导下,滨海县白首乌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种植区域也日益集中。统计资料显示,滨海县白首乌的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滨海港镇的振东、滨淮等10个乡镇和农场,种植区域不断集中,规模效应日趋明显[3]。同时,滨海县白首乌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统计资料显示,2010—2015年,滨海县每年白首乌的种植面积能够保持在0.2万公顷左右,其中在2011年甚至达到0.33万公顷,产量占全国95%以上,成为滨海县最为著名的特色产业。之后,由于国际市场需求萎缩等诸多条件影响,滨海白首乌种植面积出现大幅下滑,产业锐减。2019年,滨海白首乌的种植面积锐减到0.06万公顷左右,这一数值仅是鼎盛时期的20%左右。但滨海县适宜种植白首乌的地区有近2万公顷,发展潜力巨大。为此,滨海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将白首乌产业列为农业产业重点项目,加大对白首乌产业的扶持开发力度。可以预见,经过行业震荡后的滨海白首乌产业必将迎来跨越式发展。
  1.2 产出效益逐步提高
  進入21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滨海白首乌凭借传统优势、地域优势、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已逐步培育成为一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的优势特色产业,白首乌产出效益逐步度提高。滨海白首乌的产量不断提升,每667 m2产量从750 kg提高到1 100 kg,增加了46%。同时,滨海白首乌的价格也不断攀升,市价6~10元/kg,再扣去农药、人工、种子、花费等种植成本,每667 m2白首乌可以为种植户带来2 000~6 500元的净收入,这一产出效益大大高于其他农作物。另外,白首乌经过加工后可以增值3倍以上,这一效益十分可观。初步估算,如果滨海县白首乌种植面积达到0.67万公顷,可以创造10亿元的收入[4]。
  1.3 产品独具特色
  滨海白首乌是滨海县最为著名的特产,有超过200多年的发展历史。滨海白首乌含有的丰富营养,不仅可以作为保健食品,在养血益精、延缓衰老等方面发挥独特功效;而且也具有抗肿瘤、抗氧化、保肝护肝、免疫调节、降血脂等多种药理活性。滨海县率先将白首乌加工成保健食品和功能食品推向消费市场,在全国独具特色,在国外也具有很高的知名度。目前,滨海首乌产品已由过去单一的首乌粉发展到首乌速溶粉、首乌饮片、首乌超细破壁粉、首乌干条、首乌粉丝、首乌晶、首乌茶、首乌保健酒、首乌口服液、首乌延寿膏、首乌饴糖、首乌豆乳粉等多种系列新品种。
  1.4 产业化体系日趋成熟
  在滨海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滨海县白首乌产业体系日趋成熟,全县已建立盐城金昉首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滨海县果老、海滨、华康首乌制品厂,盐城陈氏食品有限公司等22家白首乌加工企业,其中年销售额超千万的有3家,获得省级QS认证的有11家,初步形成了基于“白首乌”价值链的企业集群。除此之外,为了提高白首乌加工生产的专业化和正规化,滨海县成立了多家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并培育了大批从事白首乌收购、运输和销售的经纪人,全县白首乌加工企业已申请注册了20多个产品商标,其中“爱生”和“果老”等品牌已形成较高知名度。
  2 滨海白首乌产业未来的发展对策
  2.1 加强应用开发研究,推动白首乌产业提档升级
  一直以来,由于对白首乌药用价值的研发深度不够,对产品的创新能力不足,导致对白首乌的药学作用机理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严重影响了滨海白首乌产业的在医用、健康等相关领域的发展。事实上,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关注养生、美容、保养等领域,越来越舍得在自己的身体健康上投资。我国的养生美容行业发展迅猛,每年保持25%~30%的速度增长。在养生美容行业发展过程中,人们非常担忧传统药物的安全性,而天然药物具有无公害、副作用小、效果好等特点,因而受到市场的大力追捧。滨海白首乌是一种传统的食、药、美容兼用植物,也是天然药物的典型代表,因此对其进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正面临大好发展机遇。而且,从医学角度看,深入研究白首乌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作用机理、体内代谢等维度也有较大拓展空间。因此,滨海县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著名的制药企业、科研院所合作,积极组织国内外学者、专家对白首乌的药理机制、对健康的影响等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使白首乌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开发,让白首乌的市场拓展有进一步的价值定位,为滨海白首乌的进一步综合开发利用打下良好基础[5]。   2.2 加强规范化生产体系建设,推广标准化种植
  近年来,滨海县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不断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白首乌产业,将白首乌产业当做特色主导产业来抓,使其获得了长足发展,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产量不断提高,效益不断增强,实现了白首乌种植加工的规范化、标准化和规模化,初步形成了较为规范的生产体系。为更好地开发利用白首乌药材的药用价值,滨海县应按照中药材GAP要求,以示范基地建设为契机,以中药产业培育为目标,重点建设白首乌中药材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的生产基地,同时,要运用新技术,更加强调智能化种植建设。要注重对白首乌优良新品种选育、配方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降控农药和重金属残留等先进技术的综合运用,保障中药材质量的优质与稳定。同时,建立和实施科学、规范、有效的白首乌药材的质量标准体系和品质评价体系,运用评价体系的“指挥棒”效应促进产业的规范与升级。
  2.3 加大宣传力度、搞好品牌创建
  品牌兴农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滨海白首乌产业升级的有效举措。目前,滨海白首乌虽然已有一定名气,但在全国范围与国际领域知名度并不太高,品牌的认知基本局限于江苏省内,其他省市对其品质、功效和药用价值知之甚少,大多数人仍认为白首乌只是一个纯粹的土特产、保健品,而白首乌的保健、养生、食用、药用、化工等其他功能还没有被人们所接受。而且,具有品牌效应的农产品价格远高于没有品牌的农副产品,但“好酒不怕巷子深”的理念已不适应当前的市场形势。因此,滨海县需要制定合理的品牌宣传策略,打造“滨海白首乌”卓越品牌,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知道“滨海白首乌”,了解“滨海白首乌”,还要让客户使用后自觉宣传“滨海白首乌”。目前,“滨海白首乌”品牌开发利用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滨海县政府应积极引导白首乌生产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搞好品牌创建。政府应该组织一些农交会、展销会、推销会等,让参会的白首乌生产企业展示自己的特色产品,提高品牌的影响力,打造并培育一批全国知名的区域品牌和产品品牌。同时,以地理标志为纽带,大力推行“协会+地理标志+企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打响一个品牌,带动一方产业,富裕一方百姓,逐步扩大名牌产品的数量、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品牌的辐射效应。
  3 结语
  随着新经济时代国内外对功能性保健食品、美容用品和中草药及中药制剂等白首乌衍生产品需求量的增加,必將对滨海白首乌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因此,滨海县应抓住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把资源优势转变为商品优势、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以此带动全县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印鑫,丁永芳,邵久针,等.白首乌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9,50(4):992-1000.
  [2] 曹丽,董升,薛友荣,等.江苏省滨海县白首乌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思考[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7,20(5):30-34.
  [3] 毛广才,张道国.搞好区域品牌创建 促进首乌产业发展[J].农技服务,2016,33(17):118,204.
  [4] 陈亚,高盐生,武银华,等.江苏滨海道地药材白首乌的产业化利用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4777-4779.
  [5] 刘琪,谷巍,杨兵,等.基于ITS2序列的滨海白首乌及其近缘种DNA分子鉴定[J].中草药,2018,49(24):5901-5909.
  (责任编辑:刘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66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