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电视诗词节目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效果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采用量化分析法,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对电视诗词节目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效果进行研究,认为其在诗词传播内容、赛制、主持人嘉宾、选手及互动设置等方面有一定的创新之处,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较好的传播效果。针对《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特效、节目互动对传播效果的作用有限等问题,提升电视诗词节目传播效果,应以图片、文字、音视频等方式提供观众感兴趣的选手的背景生活信息,加强节目对精神与情怀的传播。
  关键词:中国诗词大会;大学生;传播内容;传播效果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9)21-0138-04
  “文化类综艺节目是以文化为主题的综艺节目,是将娱乐元素和文化内涵相结合的电视节目。此类节目不仅能满足观众收视时的娱乐性需求,同时还为在快节奏生活状态中的人们,填补了物质社会高速发展下的心灵空缺。”[1]文化综艺类节目在近年来取得较大发展,《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国家宝藏》都是广为人知的文化综艺类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文化浸入式娱乐与地域全覆盖式参与使得它能够迅速被大众所接受并广泛被传播。这档节目采用人们最熟悉的‘听写’模式,平民化、零门槛的竞赛参与,使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自己也参与其中,在受众自我娱乐的同时实现文化的传播。”[2]根据现有研究显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吸引了很多人关注汉字听写,例如搜狗全民焐热冰封汉字活动的产生,以热词搜索的方式为原本不为人知的词语“葳蕤”等“升温”。但由于汉字听写大会的选手仅局限于初二学生,受众群有限,听写的词语中也含有很多生僻词,比赛形式缺乏创新,播出了三期以后便在2016年停播,而《中国诗词大会》却在2016年播出后持续走红。本文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研究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效果。
  一、《中国诗词大会》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文化传播作用
  (一)大学生对于文化综艺类节目的态度研究
  文化知识是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今时代一些大学生却缺少对于传统文化经典的兴趣,更愿意去接触娱乐性的内容。“大学生作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倡导者,代表着最专业、先进的流行文化,本应是与阅读行为最为接近的一个群体,但纵观各地高校,当下的大学生们大都看的是一些工具性书籍,大部分是为了过级、考证、升学而去读书,很少有人经常性地阅读本专业的学术期刊和经典学术著作。”[3]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用一种能让大学生感兴趣的方式,以及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向大学生普及经典传统文化,是电视文化综艺类节目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现有研究成果充分表明正确文化价值观塑造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一个心理矛盾的节点,需要一个正确明晰的价值观去引导和推进”[4],明确指出价值观对于大学生的导向作用。所以,文化综艺类节目也需要关注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
  (二)《中国诗词大会》传播效果研究现状
  一是《中国诗词大会》涉及诗词内容对节目传播效果的影响。对于《中国诗词大会》传播诗词内容的研究,主要包括诗词难易程度、诗词涵盖范围和意向两个方面。
  有研究者认为,《中国诗词大会》涉及诗词的整体难度不高。“节目选取的诗词很多来自中小学语文课本,对于正在学习的学生而言,是记忆的加强,是提升学习兴趣的一个过程;对于已经远离学校的人而言,再一次复习这些古诗词是对学习时光记忆的唤醒。”[1]“节目组将选题范围定在“中小学常见古诗词”,出最熟悉的陌生题。熟悉的标准在于能让观众轻松代入,跟随作答,都有参与感;陌生在于创新问题设计形式,出题时改变方式、角度,更具竞技性。”[5]在这样的定位基础上,大学生观看《中国诗词大会》,就能在自己的诗词文化积累基础上,把对熟悉内容的“温习”和对陌生内容的“学习”相结合。
  《中国诗词大会》涉及的诗词范围很广,“节目在题目设置上以中华优秀文化为主题,入选的诗词大部分出自中小学课本,涵盖了田园、婉约、边塞、豪放、咏史、咏物、咏怀等丰富的诗歌类别,并且增加了毛泽东、鲁迅、郁达夫等优秀先辈的诗词,与当代人的思想情感更加契合。”[6]丰富的诗词是使节目内容充实的重要因素,这些诗词涵盖的不同主题,例如哀叹、飘逸、童趣等,与受众的情感产生了共鸣,使受众愿意参与,去领悟诗词中的内涵[7]。“虽然每位观众有不同的生活经历,但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都能有所触动,引发情感共鸣。”[8]
  同时,现有研究认为这些诗词所带来的情感共鸣具有强烈的“仪式符号”作用。诗词大会中很多选手对诗词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诠释,展现诗词背后所蕴含的情感。“他们在分享自己特殊生活经历的过程中所传递出的达观、从容的价值取向获得了广泛的群体认同,而这些认同反过来又给予他们更多的生活勇气和自信。”[9]这种仪式共建的方式,是提高受众接受诗词大会传播内容的有效方式,但这种研究时基于诗词大会传播的诗词内容与受众情感上的契合度作出的推理,并没有进行实证研究证明受众是否会因为内容的共鸣而接受更多内容。
  二是《中国诗词大会》赛制对节目传播效果的影响。《中国诗词大会》的赛制有较强的竞技性,有观点认为这会降低节目的观感。“观众作为个体在观看节目时,会将竞争对手的竞争性放大,自己会对选手进行相互比较,突出节目的竞争性,与节目倡导欣赏性的目的偏离。”[6]而另一种观点认为,诗词大会的赛制具有创新性,是促进节目有良好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认为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一站到底》等节目的竞赛机制下,“观众能够通过观看节目获得自我满足或者自我反省”[10],认为竞技性有利于观众投入节目之中。也有研究认为节目的竞技性是吸引观众热议节目的原因之一,“哪位选手登上了几次攻擂台,几次遇到62号同样的对手,攻擂失败了?下次是否会成功等等,这也成了节目中备受关注的话题。”[11]这些观点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竞技性对诗词大会节目传播效果的影响,但没有分析其赛制本身是否存在问题以及受众是否真正关注赛制。如果赛制对于受眾而言不是关注的焦点,那么后一种结论意义不大,更可能是受众由于对选手的关注而不是对赛制的关注从而展开的讨论。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主要分析文化综艺类节目的现状,大学生对于文化的接受程度、文化综艺类节目是否能契合大学生的兴趣点,以及《中国诗词大会》自身的一些传播特色,认为文化综艺类节目对大学生群体具有价值观指导和文化传播作用。通过对《中国诗词大会》的文本分析,指出该节目在诗词内容、节目形式上的创新点,但现有研究缺少对于诗词大会传播效果的实证研究,缺少从受众的角度来分析诗词大会制作上的这些优势是否真正有利于传播效果的提升,并且其部分传播效果的研究存在差异明显的观点。
  二、《中国诗词大会》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效果研究
  本文采用量化研究方法,调查范围为全国大学生,文中数据由笔者调查获得,根据大学类型采用分层抽样方式获取数据,并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
  (一)《中国诗词大会》的内容与形式促进传播效果的提高
  一是有难度层次的诗词带来多样的传播效果。从图1可见,有76.2%的被调查者认为诗词大会诗词难度属于“难度中等,层次感强”的等级。《中国诗词大会》有难度层次的诗词带来了多样的传播效果,能够促进大学生对于其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学习诗词的“回忆唤醒”,使这些他们应知应会的诗词在他们的记忆中得到强化。传播一部分有一定难度的诗词,有助于拓展大学生的诗词储备。具有难度层次的诗词有利于激发观众的探索心理,使他们对掌握这部分诗词产生获得感,带来了适合不同观众的多样的传播效果。此外,诗词大会传播的诗词内容上涵盖爱情、风花雪月、家国情怀、祖国山河等多个领域,并兼有近现代名家诗词,内容具有丰富性和时代性,多种类型的诗词同样也能带来多样的传播效果,引领观众走进丰富多样的诗词世界。
  二是强交互性竞争性的竞赛形式提升节目预期提高传播效果。在《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飞花令与诗词接龙的竞赛形式区别于单人答题,具有很强的交互性,而个人追逐赛与擂主争霸赛的主赛制具有很强的竞技性质,表现稍弱者随时会被淘汰。从图2可见,被调查者中的绝大多数能够被这种强交互性和竞技性的赛制所吸引。在这样的赛制下,选手表现的差异性和不同诗词的难度被凸显出来,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成为重要的赛点,有利于吸引观众预测和讨论比赛,提升观众对节目的预期,更加投入观看节目,从而提高节目的传播效果,也有利于诗词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三是主持人与嘉宾的参与拓展了传播内容。由图3可知,被调查者中的大多数对节目主持人持肯定态度,这证明主持人的知名度和精神特质对节目的效果起着积极影响。在《中国诗词大会》每集节目的开始,主持人董卿都会用一段自创的诗意般的语言作为节目的引言,其中涉及对于优美古诗词的解读,并将这些古诗词与现场参赛选手的职业有机结合,以此阐释诗词大会“人生自有诗意、诗意美在四季”的主题,使节目传播内容不仅局限于选手竞赛环节的诗词,更有主持人对于诗词的独特解读。这些精妙的开场词也被很多观众整理并流传,拓展了诗词大会的传播内容。
  从图4可知,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节目嘉宾对于节目起到积极作用。《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嘉宾是选手表现的点评者,更是节目的直接参与者。在“图画线索题”环节中,节目嘉宾康震直接现场作画,作为选手答题的素材,凭借他高超的艺术手法和对诗词精辟的理解,为诗词大会留下了一幅幅传神的画作。在个人追逐赛的复活环节,选手可以选择与一位现场嘉宾合作,由嘉宾描述诗词,由选手说出诗词。这样的形式不仅要求嘉宾对于所给诗词的理解非常深入,还对嘉宾和选手之间的默契配合有相当高的要求。这样的节目设计给观众很强的现场感与亲切感,拉近了观众与现场的举例,增强了节目的传播效果。
  (二)选手的“英雄主义”色彩与节目内在精神的激励作用
  《中国诗词大会》选手涵盖教师、各年龄段学生、航天工作者、人民警察、文学作者等多种职业。由图5可知,91.6%的被调查者认为诗词大会参赛选手表现良好和极其突出,而选手良好的表现其背后蕴含的是诗词大会的精神特质,如13岁的选手邓雅文从预备团脱颖而出,连续四期成为擂主并挺进决赛,央视为她打造“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个人形象。她所象征的敢于挑战、乐观自信的精神风貌与她身上体现出来的“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精神特质,成为诗词大会传递的内在精神。《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将选手的表现与不同意味的诗词巧妙结合。由于关注喜欢的选手,观众会下意识将选手回答过的诗词作为自己与选手之间的“共同情感纽带”或“共同经历”,会自觉强化对于这些诗词的记忆。选手抒发诗词精神更能够打动观众,如“愿得此生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的报国壮志,和载人航天工作者与警察参赛选手的职业特点有异曲同工之妙,因而观众在叹服选手优异表现的同时,感受到节目传达的诗词精神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很多人会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选手作为“明星”,了解这些“明星”选手的学习、生活方式,从而提高自己,甚至将他们的精神作为激励自己生活的动力,无数诗词大会粉丝qq群的建立也说明了这一点。因而这种“润物细无声”式的传播模式能带来强大的传播效果。
  (三)《中国诗词大会》传播过程中的问题
  一是節目特效对传播效果的作用有限。现有研究普遍认为节目特效对于节目的传播效果起到积极作用,但由图6可知,认为特效是《中国诗词大会》最具吸引力元素的被调查者数量最少。在节目制作中,无论是现场设计还是后期视频节目制作特效上,都与节目诗意风格的主题非常契合,但这并不是观众关注的重点。因此,电视诗词节目的制作应该将重点放在内容而不是特效上。
  二是节目互动对传播效果的作用有限。由图7可知,经常参与《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互动的被调查者累计比重仅占31.7%,并且有37%的被调查者从不参与诗词大会的节目互动。此外,在参加节目互动的大学生中,选择参与互动的原因是“检测自己的诗词水平”和原因是“观看节目的同时顺便参与一下”两个选项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这说明大部分被调查者都是在观看节目的同时顺便参与节目互动检测自己的诗词水平,可能利用的是节目的间隙与广告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节目中有更加吸引观众的赛点,或节目结束也就导致观众的互动结束。在此情况下,互动形式带来的传播效果有限,在节目之后使用互动APP的可能性就更小,因而互动环节的设置对于节目的传播效果有限。   三、提升电视诗词节目传播效果的建议
  一是更多提供选手的信息。选手的表现对于节目传播效果的影响极其显著,观众会在节目播出时与播出后热议选手的表现并渴望获得更多的选手信息。《中国诗词大会》目前对于选手的宣传仅局限于冠军的宣传,以及为其他选手设计几张带有他们特征的海报。观众想要获取选手更多的信息,就需要通过非官方渠道搜索。《中国诗词大会》后续制作过程中,可以在这方面下功夫,设置人气最旺选手网络投票平台与互动网页,以图片、文字、音视频等方式提供观众感兴趣的选手的背景生活信息,以方便观众通过诗词大会官方渠道了解选手的有关信息,这样有利于增强节目的传播效果
  二是加强节目对精神与情怀的传播。《中国诗词大会》类电视节目的重要意义在于向受众传递节目精神与诗词情怀,这份情怀意义不仅在于诗词的学习当中,更与观众的日常生活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节目在后续制作过程中,可以深入挖掘节目立足的情怀基点,不仅局限于“人生自有诗意”的简单概括,而且对节目的精神与诉诸的情怀进行深入诠释,为节目构建整体的感情基调,从而有利于观众领悟节目的魅力,提高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余海龙.浅析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创新发展之道——以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8(9).
  [2]付瑜静.媒介传播视域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研究——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J].传播力研究,2018(12).
  [3]王超.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对文学性综艺节目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效果进行研究——以央视《朗读者》为例[J].新闻传播,2018(11).
  [4]杜婷婷.短视频对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的传播效果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9(7).
  [5]周韦希.中国传统文化节目的多元创新思考——以《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8(9).
  [6]陈晨.对文化类综艺节目热播的思考——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9(6).
  [7]赵熙敏.由《中国诗词大会》看电视节目的创新与张力[J].中国报业,2018(2).
  [8]尚自瑜.传统文化在电视节目中的传播研究——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7(19).
  [9]刘煜.论电视综艺节目的文化传承创新路径——以《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为例[J].艺术百家,2018(2).
  [10]鐘新,金纯斯,黄超.汉字听写类节目的传播价值分析——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节目为例[J].新闻与写作,2013(10).
  [11]高贵武.电视媒体的文化传承与技术(艺术)呈现——解析《中国诗词大会》成功之道[J].新闻与写作,2017(3).
  作者简介:潘扬喆(2000—),男,汉族,安徽池州人,单位为中央民族大学,研究方向为青年传媒与媒体传播效果。
  (责任编辑:朱希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083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