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阿司匹林与他汀类药物共同治疗脑血栓的临床评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评价阿司匹林与他汀类药物共同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80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與研究组,均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方式,研究组使用阿司匹林与他汀药物共同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远高于对照组的72.50%,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颈动脉斑块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司匹林与他汀药物共同治疗脑血栓患者,可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且能促进患者临床症状快速消失,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阿司匹林;他汀药物;脑血栓
  【中图分类号】R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33..01
  脑血栓为脑血管疾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种,其主要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的,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并发症率及后遗症率[1]。当患者发病时,常会出现头痛、口眼歪斜、偏瘫、乏力、语言障碍等症状,并且会造成中枢神经损伤,严重影响着患者生活品质。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疾病多是采用药物治疗方式,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本研究中选取我院40例脑血栓患者实施阿司匹林与他汀药物共同治疗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8月所收治的80例脑血栓患者,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同意本次研究。随机将患者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42~79岁,平均(57.89±0.76)岁;病程2~11月,平均(6.01±0.73)月.研究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43~78岁,平均(58.03±0.54)岁;病程3~11月,平均(6.05±0.68)月。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与调节干预,包括:抗血小板治疗、降血糖治疗、抗凝治疗、抗感染治疗、脑部循环治疗、溶栓治疗等,并保证患者睡眠的充足性。在此条件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生产厂家:吉林省九鼎医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家准字H13024268,规格:50 mg)进行治疗,每次100 mg,每天1次,治疗时间2周。研究组在给予阿司匹林的同时,应用普伐他汀钠(生产厂家:海正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家准字H20050149,规格:10 mg×10片/盒),每次口服10 mg,每天1次,治疗时间2周。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根据临床脑血栓治疗评价标准[2],将治疗效果分为4个等级,即无效、有效、显效、痊愈。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有恶化趋势;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显效: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病残等级为1~3级;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病残等级为0级。100%×(有效+显效+痊愈)/总例数=总有效率。(2)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包括:治疗前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颈动脉斑块面积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x±s)、计数资料行t检验、x2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 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较为显著(P<0.05),见表1。
  3 讨 论
  脑血栓为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症状为中枢性偏瘫、复视、眩晕等[3]。若对该类疾病不采取及时的治疗措施,将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
  现阶段临床上治疗脑血栓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而药物选择的合理性与否直接决定着治疗效果。临床上将阿司匹林作为抗血小板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本研究中,采用阿司匹林与他汀药物共同治疗方式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一使用阿司匹林的对照组(P<0.05),可见阿司匹林与他汀药物共同治疗方式要比单一应用阿司匹林所达到治疗效果更佳;研究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阿司匹林与他汀药物共同治疗方式可有效提高脑血栓患者康复速度,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实践价值。
  总而言之,阿司匹林与他汀药物共同治疗脑血栓,可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实践性。
  参考文献
  [1] 杜   静.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与单用阿司匹林对老年脑血栓的治疗效果对比[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22):89-90.
  [2] 胡志远.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脑血栓的疗效及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7,15(1):62-63.
  [3] 谢广迪,林长荣,明   晃.脑梗死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评价[J].当代医学,2017,23(11):133-135.
  本文编辑:李 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21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