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业院校工科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实践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统计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业院校工科学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结合学院近几年的工作方法和特色,在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上进行了实践研究。
  关键词:农业院校 工科学生 就业创业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院校逐渐向综合性大学发展,学科专业设置不断完善。农业院校中开设的工科专业日益增多,工科学生人数占比也不断增加。以吉林农业大学信息技术学院为例,学校的学科优势主要集中在农科、动科类专业,这些专业办学时间较长,社会影响力较大,而信息技术类专业办学历史较短,专业社会认知度较低,所以学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面临的压力很大。笔者针对农业院校工科学生的特点和在就业创业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探索和实践。[1]
  一、农业院校工科学生在就业创业中存在的问题
  1.就业形势严峻。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导致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用人单位提高了录用门槛,追求名校高学历毕业生。加之社会传统观念对农业院校不同程度的偏见,导致农业院校中的毕业生就业空间本就有限,农业院校中的工科毕业生的就业空间就更加受限。
  2.专业竞争日趋激烈。由于农业院校中开设的工科专业,大多数综合性大学和工科院校都有开设,而且办学历史较长,学科专业也是学校的优势专业,师资建设也相对完善。所以在这些院校的毕业生求职时,往往会成为招聘单位的首选,而农业院校中的工科毕业生往往处于被动位置。[2]
  3.学生的就业心态和就业观念有待调整。有的学生没有建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心态较为浮躁,或相互攀比,或等待观望,错过了许多就业机会;有的学生不满足于现有工作环境,出现了就业不稳定,频繁换工作的情况;有的学生放弃就业机会,准备回生源地,工作处于待定状态;有的学生考研失败,但已错过了最佳就业时机,又不愿“先就业,后择业”,造成了在家待业的情况。
  4.学生的就业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部分学生存在专业基础不够扎实、通识知识匮乏、动手能力较弱、不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等问题。而这些能力都是求职过程中,招聘企业最为看重的个人素质。种种重要能力的欠缺,是导致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因素。
  二、农业院校工科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的做法与实践
  1.学院教师全员参与就业创业工作
  (1)学院成立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
  吉林农业大学信息技术学院领导班子成立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讨论研究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各个领导分片负责,每位领导负责一个专业,真正把就业创业工作做实做细。
  (2)积极营造教职工“全员参与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良好氛围
  学院全体教职工,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关系与用人单位进行联系,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收集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如李卓实老师通过自己的同学联系到长春径点科技有限公司来学院招聘。李老师的学生栗智,虽然很喜欢从事软件行业并对这方面有一定天赋,但性格内向的他因平时不乐于表达,多次面试失利。通过李老师的推荐与帮助,该公司很愿意地接纳了他,成功帮助了栗智同学就业。
  (3)将学生就业与生产实习紧密结合
  学院实行就业管理导师制,带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教师要对应关注负责学生的就业问题,并定期向学院反馈学生就业情况。教师所带学生的就业创业情况纳入教师的业绩和年度考核,从制度上提高教师参与就业工作的积极性,力争在学院形成学生就业创业人人有责的局面。学院实时掌握学生状态,并对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困难和疑惑及时关注和处理。使学生对各种就业形式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同时也加强了对实习学生的管理与跟踪。
  (4)以“剥洋葱”的方式开展就业创业工作
  毕业年级辅导员实时掌握学生就业创业基本情况,以“剥洋葱”的方式一层一层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辅导员每月6日、16日、26日深入学生寝室,及时发现在寝室打网游、看网剧等懒就业、不就业学生,及时为学生做思想教育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就业,成果显著。
  2.以深度服务保障学生就业创業
  (1)细分学生就业意向,分类进行精准帮扶
  统计分类学生毕业意向,针对考研、公考、出国、找工作的同学分批次开展公益讲座、就业指导等活动。配合学校做好“双困生”培训工作,与就业导师共同关注、帮助所有“双困生”完成就业。其中,宋尔运同学,经过“双困生”培训班的训练及就业导师迮兴业老师的指导,顺利在贵州云达科技有限公司入职。
  (2)联系优秀校友,促进学生就业创业
  在校庆70周年期间,学院邀请部分校友回校,为毕业生开展公益就业创业讲座,部分校友企业还在学院开展了宣讲会。其中,吉林省卓越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董雪峰不仅回到母校为毕业生进行就业创业公益讲座,还为10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了两万元的就业帮扶金;2005级校友长春市国软利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贾达伟向校友基金会捐赠人民币贰万元,并与信息技术学院签署了“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协议,为毕业生就业创业拓宽了道路。
  (3)学院建立详细的毕业生信息库
  学院对毕业生信息掌握齐全,针对未就业毕业生,年级辅导员根据学生状况,逐一打电话为未就业的毕业生推荐工作,有针对的提供就业信息;成功帮助未就业的学生保质就业,更新就业系统中的就业状态。
  (4)依托学院毕业典礼,建立就业信息共享网络
  学院连续两年举办室外毕业典礼,毕业生身着学士服,走过红毯,在毕业墙上签名。学院院长为每一名毕业生拨流苏、授学位并合影留念,给毕业生举办一场庄重而富有情怀的毕业仪式。在典礼上,每班聘任一名就业志愿者,定期向学院反馈就业信息,形成了一张永恒的就业信息网络。实现“走出去,引进来,传帮带”的就业目标。
  3.努力开拓就业市场,扩宽学生就业渠道   (1)及时搜集就业需求信息,建立用人单位信息库
  学院为2019届毕业生联系用人单位81多家,有20家单位来学院召开专场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了便利的就业环境。在秋季和春季招聘会中,辅导员三进寝室,提前运作,动员未就业的毕业生参加,并帮助部分学生成功就业。
  (2)为专业教师做就业创业工作提供经费保障
  学院要求专业教师结合专业实习,走出去引进来,在联系实习单位的同时,介绍宣传本专业和学院,为毕业生开拓就业市场,同时提供经费支持。在暑期社会实践去森祥科技有限公司实习时,引进该单位来院招聘,并使得许晶同学与该单位成功签约。
  (3)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就业市场开拓并行
  今年师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3次,每次賽事都会有行业内知名企业参与或主办,利用参加竞赛机会了解企业情况,并主动向企业展示学校实力和学生素质。
  4.依托学院科技创新,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依靠专业教师的指导和学院实践资源的充分利用,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基地促进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近三年,学院在全国创青春创新创业计划竞赛、吉林省“互联网+”创新创业竞赛、长春市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家、省、市级比赛中,共获奖100余项。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参与率达30%以上。
  (2)学校硬件设备支持,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积极性
  学校对学院信创空间和创新工场提供了投影仪、DV、LDE显示屏等设备,给参加创新创业竞赛的学生使用投影仪进行路演等带来极大便利,使学生更愿意加入到创新创业活动中来。
  结语
  吉林农业大学信息技术学院就业创业工作一直以“就业创业工作全员化、就业创业教育全程化”为主线贯穿始末。通过学院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学院就业创业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就业率连续三年位居前列,丝毫不落后于学校优势特色专业。而且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正在逐年提高。但目前仍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诸如学生去偏远地区和基层就业的意愿不强,招聘单位提供的薪酬待遇与毕业生的期望值存在较大差距等。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是一项系统的长期性工作,尤其是针对农业院校工科学生这类特殊学生群体,需要高校工作者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以期为这类学生提供更好更完善的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天顺,张雪萍,张立芸.农业院校工科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与实践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8):6090-6091,6103.
  [2]郭建平.高等农业院校工科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以山西农业大学学工学院为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2):1271-1273.
  作者简介
  蒋莹(1986—)女,吉林省长春市,硕士学位,专职辅导员,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李思旭(1995—),男,汉族,吉林通化,学士学位,专职辅导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661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