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老北京的旧货商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侯建中

  说起“打鼓儿的”,《残冬京华图》里随处可见。不仅是因为过去旧社会北京城里操这种行业的人数众多,就如同当今满大街的“收废品的”;还因为那年头家里穷,三天两头和“打鼓儿的”打交道,卖一些旧物件疗穷救急。因此对“打鼓儿的”印象特别深。
  那年头“打鼓儿的”与现如今“收废品的”有相似之处,都是收购废旧物件。不同之处在于,“收废品的”以收购可再生利用的废旧物资为主,兼收旧家具、旧电器。而“打鼓儿的”根据收购物件种类不同分为两类。一类是挑着大筐走街串巷边走边吆喝,收购旧衣服、碎铜烂铁等废旧物件,本小利薄。另一类是腋下夹着一个蓝布包伏,内装戥秤、试金石,不收破烂,只收绸缎皮货、金银玉器和老旧钟表木器、古玩字画。打的鼓也不一样,前者打的鼓较大,声音发闷,俗称“打大鼓儿的”,也叫“打软鼓儿的”。后者不讲究吆喝,他们招揽生意的法宝是手中的一只小鼓。这种小鼓只有茶杯口大小,内衬木质鼓圈,外面用鱼皮包裹(注:一说是鳇鱼皮,一说是鲨鱼皮;笔者虽然见过实物却难以考证,存疑以备方家指教),另备一只一尺来长的特制鼓楗。打的时候左手拇指与食指环状持鼓,右手拇指、中指与无名指夹住鼓楗,食指击打鼓楗击鼓。其声一长两短“哒——哒哒”,清脆响亮足以将宅院中的卖主召唤出来。因为这种小鼓个头小,质地较硬,声音清脆,所以也叫“打硬鼓儿的”或“打小鼓儿的”。
  我二姨说她小时候家里没钱又等米下锅,竖着耳朵听着打鼓儿的声响。同时也特别怕“打鼓儿的”进来,家里又不知道要有什么东西被他们装入大筐或卷在蓝包袱皮里拿走了。也许是过冬的棉袄,或者是姥姥陪嫁的簪环首饰。
  我姥爷是个文人,自然也喜欢收藏古玩字画。有些年他由朋友举荐,到热河做事。热河是清代皇帝的夏宫,流落民间的文玩珍宝很多。姥爷将薪俸大部分寄回家用,留下自用的部分,则节衣缩食,搜求喜爱的文物。那年头,宋、元的瓷器虽然不多,但明、清两代瓷器精品存世量极多。够不上清三代的官窑珍品,都没人正眼瞧它,更别提有冲、有裂的了,讲究的是“古瓷毛边不值钱”。不像现在,一只不起眼的清代瓷瓶就能卖出天价来。据我二姨说,她小的时候只要是能吃得上饭的人家,家里的条案上都有几件掸瓶、帽筒、座钟、插屏一类的摆件。要是读书人家,博古架上总得有几件哪怕是后仿的宣德炉、四大名窑的瓷器;墙上总要有几张字画,当然也许是仿古的,更多的是朋友之间互相赠送,笔墨唱和的。想当年齐白石的真迹,5块大洋就能买一幅,不算稀罕。
  那年头古玩造假的少,仿的就是仿的,老的就是老的。不像当下,摸着还烫手呢,张口就是元青花、清三代。那些一心只想发财,两眼不识真假的所谓藏家,还真敢花大价钱往家里搬。您想想经过民国多年战乱和“文化大革命”的战斗洗礼,能幸存的宝物能有几件!再看潘家园大棚里层层叠叠摆的,电视节目里黑压压一大群人手里举的,哪有那么多宝贝呀!
  那年头我姥爷也淘换过不少古玩。什么郎窑红、粉定、钧瓷窑变,我二姨都见过。还有不少番画,就是现在收藏家追捧的唐卡。那年头很少有人认,只是少数文化人感兴趣。我二姨说,我二舅、三舅俩半大小子饭量大,他们吃饭使的碗,一个是青花海碗,一个是豇豆红深边大碗,个大盛得多,都是晚清的瓷器,那年头不值几个钱。我问二姨这些瓷器后来都哪儿去了?二姨总是笑着说,都卖给“打鼓儿的”换饭吃了呗!
  东西卖得多了,“打鼓儿的”门道也多少知道了一点。要说“打鼓儿的”也不都是奸商。但毕竟做的是生意,将本求利。因此上察言观色,看人给价成了他们看家的本事。你要是读书人脸皮薄不好意思讲价,或者是家里穷急等钱用,就擎等着挨宰吧。我姥爷是山东人,直性子又念过点书,卖东西、当当(注:就是用实物作抵押到当铺借贷)的事从不过问。我姥姥是有名的“穷大手”,根本就不懂得讲价。也就是我妈还会说一句“您再给加点儿吧”。就这么着,不少好东西,仨瓜俩枣就便宜“打鼓儿的”了。“打鼓儿的”要是看上你一样东西,出的价你不肯卖,他有一套办法让你屈服:一是在包东西的包袱皮上做记号,通常是系不同的扣,表示不同的价格;二是在他们行里人中间打招呼,谁也不能再出更高的价钱。这也许是他们行里的规矩。就这样找来的“打鼓儿的”一个比一个出的价钱低,最后只能卖给他。
  跟“打鼓儿的”打交道多了,自然也有一两个相熟的。有这么一位“徐三爷”,虽说是“打鼓儿的”,但精通文物鉴定,眼力好,交游广,人也温文尔雅,不似商人模样。平日里只要姥爷在家,不论做不做生意,也时常过来聊天,讲一点文物收藏的见闻,北京旧家望族的轶事。如果有东西卖给他,给的价钱也比较公道,不似一般“打鼓儿的”那么食心财黑。可巧我姥爷有一套六只康熙官窑粉彩小碗,胎薄釉润,画工极精。我姥爷收藏多年,爱不释手,即便是穷得没饭吃,也不舍得出手让人。这徐三爷看见了也是赞不绝口,说一看便知是清宫流散出来的珍品,要论价钱像我这样本小利薄的根本就收不起。后来徐三爷说有大买家听说了这套康熙粉彩小碗,要出大价钱收藏。我姥爷也不知怎么的就被这徐三爷说动了心思,让他拿着这套小碗到大宅门去让人家看看,问问价钱。我二姨说,也兴许是命里该着,就是那句老话“穷人手里存不住宝物”。这位徐三爷回来时两手空空,哭丧着脸说,实在对不住您哪,我半路上一下洋车摔了个跟头,把这套小碗给摔碎了。我家里穷,本小利薄还要养活一大家子人,实在是赔不起您。我姥爷一听如此,也只能认命。虽然是心疼不已,也只能说,您也不是成心的,凡事都有个万一,您也别往心里去,毕竟只是几个小碗。摆摆手也就算了。正应了那句话,君子可欺之以方。
  我的老爷子!这几个小碗要是到了现如今,至少也得是六位数。也或许就是摔碎了,心里觉得对不起人,无颜再见江东父老。可也说不定是见财起意,据为己有,空手套了白狼。咱这是以小人之腹度君子之心。只是这位徐三爷从此也就杳无音信,再没有登门。
  虽说是人心难测,但这也只是一段往事。后来北京城解放了,国家成立了物资回收公司、信托商行、文物商店。这些“打鼓儿的”有不少也成了国家职工。他们手里的小鼓,有的保存到了现在,成了民俗博物馆里的展品。但是旧时“打鼓儿的”商人形象被永远地保留在了我老伯《残冬京华图》画作里;那鱼皮小鼓的“哒、哒”声,还响在我的心头。
  (编辑·宋冰华)
  ice7051@sina.com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41712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