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创设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当前,新课程标准指出:以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创设合适的教学环境,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把握数学内容的本质。在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中,由于生源构成、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等方面的原因,造成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着学生听不懂、不想听,没兴趣的普遍现象。如果在教学中创设出一定的教学情境,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则对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设情境;学习兴趣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强调学习不单纯是一个简单的、毫无感情色彩的、冷冰冰的认知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在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中,情感因素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学生会更多地注意、学习、记忆和运用那些能引起他们积极情绪反应的事件和活动或者说感兴趣的事情。因此,根据当前我国中职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差、学习习惯不良、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学习兴趣的现状在对中职生进行教学时,教师就不能仅仅满足于教学方法的生动活泼,而应注意从教材内容中挖掘深度,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智力活动,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处于积极开动脑筋的智力活跃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学习保持持久的兴趣,从而能够更好地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欲望,进而达到教师教书育人的目的。
  创设情境技能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技能之一。建构主义批评传统教学使学习去情境化的做法,提倡情境学习。建构主义的新教学观,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教学的思想,其中一条最基本核心的思想是:让学生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责是建立一个学生团体,从而能让学生在这个团体中共同提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并为这个学生团体设置任务,即要探索的问题。问题的设计既要反映某学科的关键内容,又要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从而使学生看到新旧知识的联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理想的情境创设出来了,教学活动就成功了一半。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努力创设情境,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还有利用情境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创设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是激励、唤起和鼓舞学生的一种教学艺术。教师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找准教学切入点,创设一种能使学生积极思维的环境,让学生沉浸在紧张、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中,从而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自觉兴奋地投入到学习和探索新知的教学活动中。
  1 创设数学课堂教学情境技能的基本含义
  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技能是指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利用语言、设备、环境、活动等,根据数学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将学生引入一种冲突、矛盾、悬念的情境中,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的教学技能。
  2 创设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方法
  创设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方法与途径多种多样。对于每一堂数学课,只要教师能勤于思考和留心观察,就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在课前教学设计时创设好教学情境,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时观察创设出问题情境来;一堂数学课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围绕一个教学情境展开,也可以在诸多教学情境下进行;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创设概念情境,探究情境,交流情境,猜想情境,成功情境,引申情境等多种情境。下面我谈一谈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境的经验和体会。
  2.1 创设概念情境,努力做到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
  在讲授“集合的概念”一节内容时,针对我校的军事化管理的特色,学生每天都要集合站队多次。我提出问题:“什么是集合?” 学生回答非常踊跃,从不同角度给集合作出解释。其中有合理的解释,也有不合理的解释。在学生积极发言的基础上,我及时总结给出了集合的概念:“能够确定的对象组成的整体,就叫做集合”,并及时指出本班全体学生、本班全体团员等等都能构成一个集合。并随即请学生举出几个集合的例子。通过创设概念情境,学生很快完全掌握了集合的概念,并对下一步知识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2.2 创设探究情境,努力做到学生能人人参与,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
  宋朝朱熹曾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也就是告诉我们,读书必须善于质疑。明朝学者陈献章也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在教学中设置悬念、提出疑问,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是非常重要的。在讲授“分步计数原理”一节的内容时,我举出一个例子:“在3名候选人中,选出1人当班长,1人当副班长,一共有多少种选法?”,由于这个问题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而且候选人只有3人,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兴趣,大家注意力高度集中,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大家采用各种方法求得答案。最后,我在总结学生答案的基础上,引出了“分步计数原理”的知识点,全体学生很快得到了理解和掌握,我也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2.3 创设交流情境,努力做到学生之间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合作交流学习的代表人物美国的约翰逊认为:在合作交流的课堂上,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机会,让彼此之间产生最直接的积极作用,学生的认知活动和相互作用只有在彼此间解释他们是如何得出结论的时候才能产生,并且在此前提下能促进彼此认知水平和能力的提高,从而为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起到很好地促进作用。在讲授“函数的实际应用举例”时,我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解决一个数学实际问题:用长为8米的铁丝围成一个矩形场地,场地一边靠墙,问矩形的长、宽各是多少时,场地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课堂上每个小组的同学经过认真的分析和热烈的交流互动,最后得到了本组的答案。我在对各组学生的答案认真点评的基础上,纠正错误,引出正解,起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做错的同学感到茅塞顿开,纷纷表示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2.4 创设猜想情境,努力做到发挥学生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猜想是推动数学理论发展的强大动力。数学猜想是数学发展中最活跃、最主动、最积极的因素之一,是人类理性中最富有創造性的部分。猜想是人的智力活动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之一,没有猜想就没有发明创造。在讲授“等差数列前n和的公式”前,我给学生讲述了德国数学家高斯小时候很快求出从1加到100的和的故事,要求同学们猜想一下,小高斯是如何很快得出正确答案的。大家反应非常积极,有些学生在冥思苦想,有些学生好像一筹莫展。一会儿,有学生给出了正确的答案。在点评了学生们的不同答案之后,我给出了正解,并及时引入了本节新课,从而对学生对于本节知识内容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2.5 创设成功情境,努力做到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教育心理学认为成就感和自豪感是一股强大的学习动力。尤其对基础较差的中职生来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成功体验越多,精神就越振奋,主动学习的意识也就越强,也就越有强大的内部动力去争取更大的成功。中职生在数学课堂上,一直以来更多的体验是“我不行,学不会”。为了让中职生在课堂上产生“我也行,我能行,我真行”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我针对班级学生之间的学习程度不同,有意创设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成功情境,注重给每位学生提供展示空间,给他们制造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的机会。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尽量把一些难度较大的(下转第148页)
  (上接第146页)问题交给他们解决,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时,就主要是请一些程度较好的同学来进行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板演,而在进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求解课堂练习时,则主要请一些基础较差的同学来板演。这些同学在老师的提示或者不用老师的提示都能较好的完成。通过这种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情境,使他们产生了成功的喜悦和自豪,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中,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6 创设引申情境,努力做到让学生通过引申迁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创设恰当合理的引申情境,能够营造出一种生动活泼、宽松自由的课堂学习氛围,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举一反三,活学活用已获得的知识。在日常教学中,我注重结合课堂实际教学,创设恰当合理的引申情境。在讲授“集合的运算”一节内容时,在学习完集合的交集并集之后,我在课堂上说出一个字谜让学生猜:运动会上都有他,打一字。同学们非常踊跃,但一开始都是错误答案:例如有的同学说是“人”,有的同学说是“跑步”等等,答案五花八门,最后,有同学给出正确答案,并说出理由:运、动、会三个字里都有一个云字。我及时点评指出,做题思路用到了所学的交集的知识,即两个集合共有的元素构成的集合叫做交集。学生们听完之后,恍然大悟。接着,我又说出一个字谜让学生猜:有缘千里来相会,打一字。很快有学生给出正确答案,并说出理由:重,千、里 两个字合起来是个重字,用到了并集的知识,即两个集合所有的元素构成的集合叫做并集。对于答对的学生,我给予了表扬和鼓励。其他学生也通过这两个谜语,一方面加深了对交集、并集知识的理解掌握,另一方面对我国传统的字谜文化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3 结束语
  创设情境的技能是新课程标准对每一位教师提出的要求,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环境,能够对教学效果起到非常好的帮助。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教学情境的创设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是为了一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服务的,并不是每节课都要刻意创设教学情境,牵强附会的教学情境只会起到弄巧成拙的效果。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建立在有利于中职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基础上,能够对学生的认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创设的问题情境要结合学生的生活,不能脱离生活。我们的教育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切教育活动都应该紧密围绕着这个总目标开展。
  参考文献:
  [1]刘儒德,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533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