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创新驱动下的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建设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校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建设能有效推动国家科技进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本文针对目前高校科研管理体制不健全、转化服务缺位、理念与评价体系落后、产业化意识薄弱等问题,提出了在创新驱动新形势下,高校要建立创新成果培育机制以引导成果转化方向,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以达到创新利益共享,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体系,发挥“双创”教育的作用以激发学生主体活力,建立创新转化模式与机制等对策措施,从而促进我国实现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建设。
  关键词: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创新驱动
  0 前言
  创新驱动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高校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支撑主体,承担了许多科技攻关项目,输出了很多优秀的高素质科研人才,取得了丰富和具有推广前景的科技成果,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伴随创新驱动发展的快速脚步,高校必须将富有前瞻性的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建设,实现新旧动能转化,只有这样,才能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才能助推我国经济和社会继续高速发展。
  2015年,我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版正式实行,目的在于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具有生命力的生产力。但在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国家科研管理体制不健全、转化服务缺位、理念与评价体系落后、产业化意识薄弱等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如何在新形勢下,改革旧有弊端,推动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建设,提升高校科技成果技术转化,推动我国新旧动能转换是个值得深入思考的课题。
  1 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现状分析
  我国目前拥有高等学校2956所,研发人员近40万人,其中有不少高校建立了重点实验室、研究所、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以及技术转移中心等成果转化载体。高校以这些载体为基础,开始建立科技成果有效供给、有效转化平台等体系,在科技成果的前向、后向、深度化创新,产品系列、产品群转化的系统化过程进行探索,助推新时代新旧动能转换。
  然而,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仍然不理想,与发达国家差距较为明显。教育部科技司编制的《2017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收录的我国高校(共1805所,除港澳台地区)2016年各类科技创新有关数据,我国高校教学与科研人员总数达到102.74万人,承担科研项目48.13万项,科技经费投入总量达1537.70亿元,出版科技专著1.4万部,发表学术论文91.82万篇,专利授权数14.44万项。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人员4.59万人,服务经费186.28亿元,占总投入经费的12.11%;专利出售合同数4803项,与年专利授权数的比例为3.33%(非占比),专利出售收入经费数12.15亿元,只占总经费的0.79%。由此可见,在现有科技体制下,相对于高校庞大的科技创新总量,科技成果产业化建设工作仍然落后,我国对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视程度仍需提高,相关人员需要付出更大努力提升科技产出和转化能力。
  2 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政策
  近年来,以《科技成果转化法》为代表的科技成果产业化相关政策陆续出台,目的是以平台体系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为抓手,解决当前阻碍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问题,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国务院最新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也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进行了规定,从而引导科技人员积极转化科技成果,进一步推动社会发展。
  同样,教育部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相应推出一系列法规。如,教育部联合科技部发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若干意见》,在细化落实上位法律法规的同时,提出了将支持学生创新创业、科技成果转化纳入“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等措施。此外,教育部出台的《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也将科研成果转化业绩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地联合上,教育部科技司联合中关村管委会研究制定了《促进在京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方案》,通过共建技术转移机构,加强校企、校园协同合作,举办创新大赛,设立转化基金等任务,面向在京高校开展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在2019年3月认定了首批共47家“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力求进一步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支撑服务体系,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3 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3.1 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有待健全
  一是表现在管理体系方面,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强调管理工作的专业化和精细化,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建设尤其如此。虽然我国多数高校建立了科研成果转化载体机构,大多数高校将科研成果的运营管理部门建立在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内部,但部门人员从数量到经验尚有不足。另外,科研管理部门主要是以行政管理为主,因而不能深入掌握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过程中涉及的法律、技术、商业等多个知识领域。二是体现在激励与评价体系上,我国高校对于科技成果产业化率方面尚未建立完善的激励与考评体系,基本都在探索过程中。目前高校科研管理流程主要由科研项目申请、立项、大纲评审、中间评审、结题验收、成果申请、奖励申请等部分组成,管理的重点在于推进和管理高校科研进程,对于知识产权、专利实施、成果推广产业化等方面有限。由于受现有科研考评体系制约,高校科研成果主要体现在科研报告的编制、期刊文章发表和专利申请等方面,缺乏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内在动力。同时,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未与个人经济效益进行合理挂钩和定位,制约了我国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能力。
  3.2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尚不完善
  高校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是加快校企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平台和纽带,培育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能有效促进校企之间的技术融合和成果产业化。目前,我国高校科技产业化部门由于管理体制和机制原因,目前主要以信息动态发布、报告讲座等技术信息为主,缺少科技成果委托代理、中试等转化服务,技术市场信息流通堵塞,也缺乏专业的产业孵化、产权知识交易等服务,资金支持无从谈起致使高校欠缺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中间桥梁,影响了产业化的实效。另一方面,来自于企业的技术需求无法及时得到高校的响应和有效支持,无形中失去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潜在市场。   3.3 产业化理念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高校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理念不能及时更新,不能及时跟上当前经济中高速发展的要求。高校的环境相对封闭,与社会边界明显,教师和科研人员主要从学术理论研究的范畴进行选题和研究,“为科研而科研”,脱离当前行业或地方企业生产实际,并没有依据市场导向和行业需求,致使获得的科技成果只能躺在书桌里,缺少实用价值和推广性。所以,在科研项目申请阶段,高校要树立产业化理念,以市场与行业需求为导向,引导科技项目重点研发方向,适当减少理论性研究项目,提高应用型科研项目的比重,充分发挥市场对高校科研方向和技术项目的引领作用。
  3.4 产业化意识需要加强
  目前科研人员主要重视技术本身的研究及经费的获得,因此在专利等科研成果中存在“重申请,轻应用”“重数量,轻质量”等问题,缺少市场和产业化意识。一是作为科技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利,由于专利后期维护成本相对较高,导致高校授权的专利维护时间较短。据统计显示,我国发明专利的平均维护时间为6年,而高校申请专利数量占40%左右,平均维护年限为3.5年。二是高校科研人员对技术市场认知较为模糊,无法精确衡量专利价值,科研人员个体也缺乏资金、渠道和扶持政策等,导致无法将具有推广前景的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三是高校科技成果的小试、中试等孵化意识较弱,主要注重理论研究工作,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缺少获得企业真正需求的途径,致使高校在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比较被动。
  4 提高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4.1 建立创新培育机制,孵化前瞻性科技成果
  高校应树立科技成果产业化理念,理顺内部科研管理和科研成果创新培育机制,组建具有法律、技术、商业等专业理论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构成的机构从事專业技术转移工作,该机构可独立于高校科技管理部门,编制人员触角可抵至高校学院内部、技术市场交易机构和金融机构和成果关联行业企业,这样才能孵化出适合市场、行业和企业需求的“顶天立地”的高水平科研成果。首先高校应加强优势专业和特色学科的建设,加强培育科研成果,由量变到质变,引导教师成果转化,推动市场和相关行业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另外,高校应深化科技创新机制改革,主动调研市场和行业前景,以市场、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寻求研发市场与科研项目,积极牵引和推动校企合作。高校要改进目前以个人为主、以院系为单位“点对点”纵向的科研管理体制,加强学科横向交叉、贯通融合,加强院系之间的沟通和优势互补,加强集约管理,发挥集群效应,开展协同管理、协同创新,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源头、转化过程、利益分配、服务体系等多层面上创新培育机制,孵化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成果,提高成果转化率。
  4.2 建立激励与评价体系,创新利益共享机制
  高校应综合考虑教师、科研人员劳动付出的个人价值体现,建立合理的激励与考评体系。通过建立的技术转移部门,加强与企业、科研院所的沟通与交流,了解行业发展需求,寻求更多合作机会;高校可聘请企业总工、高工等技术专家担任校外导师或兼职教师;鼓励更多资深的教师深入企业单位,以挂职、兼职等途径,获得更多的产业化资源。
  建立有效激励制度,把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经济社会效益列入教师、科研人员的评价体系中。高校可牵头创立与科研人员、企业、中介机构的利益共享机制,以调动各参与方的技术研发和成果产业化主动性和积极性。高校要把成果产业化涉及的各方利益分配流程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允许科研人员和所在院、系按合理规定比例共享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效益,维护科研人员的合法权益,充分体现出成果创造人的劳动价值。同时,也要维护高校、企业、中介推广方等各自利益,鼓励技术和资金等入股方式,把各方应得收益与科技成果产业化成功率及企业达到的经济社会效益挂钩。既让高校成为独立市场主体,又让企业和高校从各自的战略意图和共同利益出发,从而明确各自的利益边界。
  4.3 发挥“双创”力量,激发学生创新活力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战略之一。近年来,“双创”蓬勃兴起,如火如荼,省、市、县区等陆续出台了鼓励双创活动的培育计划,如江苏省有双创计划,镇江市有金山英才计划,京口区有金凤凰计划,这些计划面向双创人才、双创团队和双创博士,已成为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形式和载体,高校作为高科技人才培养的摇篮,将“双创”教育及相关活动作为重要工作开展。然而,双创活动存在盲目跟风等非理性现象,部分“双创”项目缺乏核心竞争力,以至于缺少科学引导而夭折。所以,“双创”活动一定要与行业企业深入融合,坚持“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从业能力与个性成长、校内教育与校外体验、校园文化与双创氛围”“四统一”的“双创”教育思路,激发学生主体的创造激情。近年来,我校开展了“双创”大赛、“双创”成果展等活动,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积累创业经验进行了有益尝试,发挥“双创”教育在科技成果产业化中的力量,以更好激发学生活力。
  4.4 创新产业化模式,促进资源融合
  高校应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创建产学研联盟、校企联盟、高校科研联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技术转移联盟等新型合作组织,转变产业化模式。各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建立具有针对性的时效性强的服务平台,建立和完善“产学研一体化”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的产业优势和高校创新优势,促进 “校企合作、项目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和发展,共同建立创新创业人才发展体系,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转型升级,为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作保驾护航。
  江苏省2008年起从各高校派出科技镇长团,使教授、博士深入到江苏各市县、园区等,架起校企合作桥梁,直面企业需求,实现校企优势互补。高校应充分利用这一政策优势,将该部分人员日常管理纳入到技术转移部门,校聘为高校技术经济人,派发技术经济人证书,制定符合实际的校内技术转移资金、技术等方面奖惩政策,及时教育和培训技术经济人,定期组织这部分派出人员横向交流,建立科技镇长团校企合作体系。南京工程学院今年出台了技术经济人奖惩政策,每年派出10名人员深入到江苏各地区,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今年将进一步加大派出人员数量,深入到江苏省内18个市县、园区,尽量结出更多的果实。
  大学科技园作为高校科技孵化器的组织部分,是大学实现社会服务功能和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平台,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创新源泉之一。为更好地促进资源融合,一方面高校应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优化资源配置环境,与地方政府建立合作共赢创新模式,如科技园分中心等;另一方面政府应联合高校制定有益于入园企业发展的财税收政策、投资融资催化机制、创新人才汇聚条件和各类服务保障环境;同时扶持影响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性科研、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形成产业集群中不同主体积极参与的科技创新网络。目前,南京工程学院与南京江宁高新区签订大学科技园合作共建协议,打造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友好协商、共同发展”的深度合作模式,努力争当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1]厉卫. 高校成果转化现状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5(24):360-362.
  [2]潘剑波,李克林.供给侧改革视野下的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研究[J].江苏高教,2019(2):53-56.
  [3]俞炜.新时期提升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质量的对策建议[J].今日科技,2019(09):59-60
  [4]李中英,路军.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管理的途径[J].企业管理,2019:16-18.
  [5]马建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与途径[N].人民日报,2016-06-24(07).
  [6]耿哲,石皋莲.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源泉、路径与评价思考[J],2019(35):133-134.
  [7]谷丽洁.高职院校协同企业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的策略研究[J],2018(4):51-67.
  [8]王琪.高职院校校企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研[J].2018(9):55-5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960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