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与社会工作的介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 鑫,姚兆余

  摘 要:通过对J乡的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发现由于父母监护缺位、家庭功能弱化,留守儿童的生活出现了问题。为了使留守儿童有一个较好的成长环境,通过社会工作的介入,强化留守社区人际关系,成立留守儿童管理中心,建立社区留守儿童保护体系。同时运用小组工作方法,通过开展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闲暇生活。
  关键词:留守儿童;生活状况;社会工作;农村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4-0042-02
  
  前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在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所谓留守儿童,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农民工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城务工而被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由于父母亲情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的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障碍。全国妇联发布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全部农村留守儿童中,学龄前(0~5周岁)、小学学龄(6~11周岁)、初中学龄(12~14周岁)和大龄(15~17周岁)4个年龄组占总体的比例分别为27.05%、34.85%、20.84%和17.27%。可见,0~14岁的中小龄留守儿童达到了82.74%。从个体生命成长历程来看,这一时期正是人身体发育、性格养成、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由于缺少父母关爱,留守儿童的生活出现了很多问题。
  一、文献回顾
  留守儿童这一群体是伴随着中国社会转型产生的,是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特殊产物。近年来,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学者们研究认为,留守儿童由于生活在相对不完整的家庭,没有正常的生活环境和条件,容易产生以下问题:一是学习态度不认真,学习动机不明确。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存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等问题 [1];二是社会适应能力较低。有学者指出留守儿童由于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容易发生消极变化,适应社会能力降低 [2]。三是性格不健全,价值观偏离。研究发现,长时间的亲子分离使农村留守儿童失去情感和精神的依托,并由此导致留守儿童出现自卑、冷漠、孤僻乃至偏激等不良心理情感状态 [3]。
  第二,改善留守儿童生活状况的对策和措施。学者们主要从政府、学校、家庭三个层面进行了研究。政府方面,要在师资、设施等多方面支持学校教育,提高教师素质,建立相应的教学标准和监督管理机制 [4]。学校方面,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集中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和管理,兼顾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保护他们的安全 [5]。家庭方面,改变家长的外出务工方式和沟通方式。父母外出务工时,最好留父亲(或母亲)一个在家,保持家庭教育的存在 [6]。
  国内学者们对留守儿童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了解留守儿童生活状况,提出以社会工作介入的方式,保证他们健康成长。
  二、研究设计
  (一)资料收集方法
  1.问卷调查法:采取整体抽样方法,发放18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有167份。
  2.访谈法:选取4位监护人、4位小学教师进行访谈。
  (二)资料分析方法
  运用SPSS11.5软件和个案编码分析法对问卷和访谈资料进行分析。
  三、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分析
  (一)学习生活
  1.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学生对学习需要的具体表现,同时由于受学校、家庭、个人等多方面的影响。根据学习的动力来源划分,可将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2.2%的留守儿童是由于对学习感兴趣而学习的,5.4%的人是“为父母学习”,1.8%的人是“同伴上学,我也上学”,65.3%的留守儿童认为“读书后才能有出息”,5.4%的人“希望以后能赚大钱”。由此可知,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动机主要为外部动机。父母的外出使孩子们更加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外出务工父母的打工见闻、在外的艰辛以及父母的期望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目的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他们都希望自己能走出农村,不再走父母打工的艰辛之路,想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2.学习成绩。本研究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的划分标准是根据他们最近四次的期末成绩来划分的,四次平均成绩都在90分及以上的为优秀;四次平均成绩在80~89分的为良好;四次平均成绩在70~79分的为一般;四次平均成绩在60~69分的为一般,四次平均成绩在60分以下的为不合格。调查结果显示,学习成绩为优秀的人有9.6%,良好的有13.2%,34.7%的人学习成绩一般,38.9%的人合格3.6%的人学习成绩为不合格。可以看出,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一般和合格的人比较多,学习成绩优秀和良好的人所占比例不高,但学习成绩不合格的人数也相对较少。进一步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务工前后的学习成绩对比中存在着差异。有37.2%的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务工后学习成绩有所下降。
  (二)日常生活
  1.闲暇活动单一,存在闭锁性。调查发现,留守儿童节假日的度过方式中,在监护人家里看电视的有58.1%,去同学家里玩的有33.5%,而去县城玩的只有8.4%。可见,留守儿童除了在学校读书以外,其主要生活方式就是看在监护人家里看电视。他们的活动方式单一、活动面狭窄、这样的生活方式影响他们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等,不利于他们身心地全面发展。其实,父母外出后,留守儿童本应少了管束力量,他们能够更加自由,闲暇活动会更多,但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承担的看护儿童的责任加重,为了减少自己的负担,降低儿童出现安全事故的风险,监护人只能控制儿童在户外玩耍的时间和范围。所以,留守儿童的闲暇活动呈现出了闭锁性。
  2.劳动负担增重。在留守儿童家庭中,父母外出务工,家庭人力资本减少,家庭的劳动负担压力使得留守儿童比同龄的非留守儿童承担了更多的劳动任务。父母在家时,父母基本上承担了家庭劳动和农业生产,而父母外出后,一些儿童被寄养到爷爷奶奶家或外公外婆家,这些监护人本身就是被照顾的对象,无法完全承担起农业生产和家庭劳动,留守儿童不得不承担一些家务劳动和生产劳动。在家务劳动方面,留守儿童既要照顾自己,又要帮助家人,有的留守儿童已经学会了洗衣服、做简单的饭菜等,过多地承担了烦琐的家庭劳动。“她爸妈经常打电话告诉她要多帮我干点活,爷爷奶奶老了,干不动活了。这孩子还是挺乖的,放假时候会帮我洗洗衣服,打扫院子,好多活都帮着我干”(C2―Q3)。在生产劳动方面,父母务工之后,留守儿童被寄养到新“家庭”中,“新家”的监护人绝大部分是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年老体衰,他们就成了老人的得力助手,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渐渐地与家庭的生计融为了一体。“有时候农忙的时候忙不过来,孩子就跟着帮帮忙,这有的农活他干不太好就让他慢慢跟着我学。”(C4―Q3)
  (三)社会交往
  与父母交往淡化,同龄群体交往加强。外出务工父母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与留守儿童分离两地,父母与子女之间无法实现经常性的、亲密的情感交流和对亲子关系的积极营造,而更多的是一种处于最低限度的保持亲子联系不会断裂的情感维系。家庭交往功能的缺失,留守儿童的主要社会交往对象转向由年龄相仿、兴趣相投的同学或朋友组成的同龄群体。有38.3%和34.1%的人日常交流对象是同学或朋友,7.2%的人和老师交流,10.8%的人和父母交流,7.8%的人和监护人交流,还有1.8%的人选择和其他人交流。留守儿童在家庭交往缺位的情况下,显示出了和同龄群体交往的必要性。在寄养家庭中,留守儿童往往产生一种寄人篱下的心理,即使遇到困难有时也不愿意告诉监护人,寻求情感的交流和关心在监护人那里往往得不到满足。在这样的状况下,同龄群体由于年龄趋近,很容易达成共识,能够释放积聚的情感压力,成为他们交往的主要对象。

  四、以社会工作的介入改善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
  通过对苏北J乡留守儿童的调查分析可见,留守儿童偏离了正常的成长环境,在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上均存在一些问题。笔者认为,需要引入社会工作,组织和开展各种活动,为留守儿童的成长提供一个较好的社区环境,解决留守儿童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一)利用社区资源,建立社区留守儿童保护体系
  根据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在家庭抚育能弱化的情况下,社区资源是其“差序格局”中最可行而且最直接、最方便的资源依赖系统。首先,社区工作者要利用农村社区“熟人社会”的特征,组织居民开展互助行为,建立起家庭之间的“人情交换”,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人文环境。在这种环境中,留守儿童会得到更多的帮助与支持。其次,社区工作者组织社区内离退休教师、热心人组建留守儿童管理中心。留守儿童管理中心建立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留守儿童父母联系卡,管理员结合留守儿童的学校及监护人,定期对留守儿童的资料进行更新,并及时汇报给留守儿童的父母。通过这种方式,让父母全面了解孩子的生活状况,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
  (二)运用小组工作方法,丰富留守儿童的闲暇生活
  由于留守儿童对临时监护教育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不认同,在现实生活留守儿童也难以向监护人表达情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小组工作的方法,扩宽留守儿童社会交往和精神生活的空间。
  首先,社区工作者建立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开展以激发自信、实现情感交流、提供社交和文娱活动为目的各项小组活动。开展心理困惑的诉说与倾听活动,扩展留守儿童的情感支持网络;组建文娱活动小组,培养留守儿童的兴趣;组织集体春游等活动,消除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后的不适应感和孤独感。通过开展小组活动,将留守儿童置于一个互动性的环境中,使他们通过团体接触消除生活的困境,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其次,利用留守儿童父母节日返乡的时间,组织家长与孩子开展互动活动,加强交流,弥补情感缺失。例如,以家庭为单位,组织情景剧表演,让家长和留守儿童在角色表演中进行情感交流,维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
  
  参考文献:
  [1]周宗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2]刘霞.农村留守儿童的情绪与行为适应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7,(6).
  [3]程方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学术月刊,2008,(6).
  [4]张润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学探析[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5]贾金玲.关于农村留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70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