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痛风性关节炎的双源CT诊断价值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 R71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2-231-01
  痛风属于临床多发疾病之一,一般是因获得性疾病以及遗传性疾病引起的体内嘌呤代谢异常,造成人体在血尿酸水平上出现增高,并通过尿酸盐结晶形式在其关节周围发生沉积,患者一般会出现急性关节炎,且炎症出现反复发作,或发展为慢性关节炎,形成高尿酸血症等,严重危及患者身体健康[1]。痛风患者在早期阶段通常没有典型症状,中期阶段一般会出现急性关节炎,而晚期阶段往往出现关节受损以及功能障碍等问题[2]。有报道称,近几年痛风性关节炎患病人数激增,且发病人群在年龄上日趋年轻化[3]。要改善痛风患者病情,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关键。目前,临床上对于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诊断多以影像学诊断为主,而CT检查、X线检查以及MRI检查均属于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为探讨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诊断方式,为痛风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良好参考依据,本次研究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48例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取48例经确诊且有临床症状的痛风患者,归为观察组,对其开展双源CT检查,观察其诊断结果,现将详细研究过程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48例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即尿酸值超过540mol/L)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取48例经确诊且有临床症状的痛风(即四肢外观无异常且无法触摸到明显痛风结节)患者,归为观察组。本次研究对象对合并原发性肾脏病以及糖尿病肾病等基础肾脏疾病的患者进行排除。对照组患者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均在30岁至67岁之间,平均年龄38.5±10.8岁;观察组患者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均在29岁至68岁之间,平均年龄39.2±11.5岁。观察组患者均接受相关临床检查,并被确诊为痛风,其临床诊断与ACR痛风标准相符。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选择由德国西门子公司制造的DCCT机进行双能扫描检查,通过Dual Energy 应用程序中的Gout软件对患者尿酸盐结晶沉积实施定性分析。具体扫描操作中,对患者两膝关节以及两足选择仰卧位,对其两手选择仰卧位,将其具体管电压设置为140kV和80kV,同时将具体图像重建层厚设置为0.75毫米。结束扫描工作后将所得图像传输至工作站,并给予Gout软件分析,所分析显示为绿色,则说明属于尿酸盐结晶。安排两名资深放射科医师负责针对所有患者各关节尿酸盐结晶状况进行分析。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尿酸值以及血肌酐值,对比两组患者尿酸盐结晶沉积的具体部位,并对其沉积数目及大小进行比较,观察双源CT诊断痛风患者的特异性以及敏感性。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23.0数据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相关数据资料开展统计学分析和处理,通过例数和%表示研究中的计数资料,数据对比采用X2检验,通过均数和标准差表示研究中的计量资料,数据对比采用T检验,以P<0.05为数据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尿酸值以及血肌酐值对比 观察组血尿酸值以及血肌酐值分别为428.90±34.21μmol/L和154.60±68.71μmol/L,与对照组的605.21±57.51μmol/L和89.61±21.32μmol/L相比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2.2 两组患者尿酸盐结晶沉积部位及例数对比 观察组患者足和踝关节、手和腕关节、膝关节尿酸盐结晶沉积例数依次为48例、40例和28例,与对照组的10例、5例和2例相比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如表2.
  2.3 双源CT对观察组患者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 经计算,双源CT对观察组48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诊断敏感性为83.1%,特异性为76.2%。
  2.4 两组患者平均尿酸盐结晶沉积大小对比 观察组尿酸盐结晶沉积平均大小为(1.82±0.80)cm3,明显多于对照组的(0.13±0.05)cm3,P<0.05,两组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而大家在具体生活方式上也产生了较大的改变,痛风发病率开始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同时患病人群在年轻上日趋年轻化。有研究称,痛风患者在病情上容易出现反复发作,且随着病情逐步发生恶化,会造成其关节受累数量明显增加,情节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关节畸形,亦或是引起关节脱位的问题,干扰患者的正常生活[4]。所以,临床上必须要高度重视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诊断,尽可能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报道称,关节镜是对痛风进行诊断的金标准,然而,因该检查方式是一种有创性检查,同时在针对小关节进行诊断的过程中操作难度较大,不利于确保良好的诊断准确度,临床上需继续探寻一种更为安全和有效的痛风诊断途径[5]。有临床研究发现,通过使用双源CT技术,能够对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体内较小尿酸盐结晶沉积进行有效探测[6]。但是,大部分尿酸盐结晶沉积均发生于存在临床症状的痛风患者,特别是症状持续性发生阶段,其尿酸盐结晶沉积更明显。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血尿酸值以及血肌酐值分别为428.90±34.21μmol/L和154.60±68.71μmol/L,与对照组的605.21±57.51μmol/L和89.61±21.32μmol/L相比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尿酸盐结晶大部分沉积于关节、肌腱以及韧带内,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人们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对此三大部分的使用最频繁,使用力度最大。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足和踝关节、手和腕关节、膝关节尿酸盐结晶沉积例数依次为48例、40例和28例,与对照组的10例、5例和2例相比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酸盐结晶沉积平均大小为(1.82±0.80)cm3,明显多于对照组的(0.13±0.05)cm3,P<0.05,两组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中所有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均表现出尿酸盐结晶,且其在结晶数目上明显比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多,结晶体积也明显偏大,对其原因进行剖析,可能是由于痛风患者未接受定期降尿酸治疗,即使患者在病程上相对较短,且血尿酸浓度相对较低,假如未对其开展规律治疗,也有可能存在较明显的尿酸盐结晶沉积现象。本研究中,经计算,双源CT对观察组48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诊断敏感性为83.1%,特异性为76.2%。双源CT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均比较高。大量临床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一个重要生化指标,若人体血尿酸水平大于420μmol/L,其在痛风性关节炎发生风险上即会大幅提高,然而,对于高尿酸血症患者,演变为痛风的患者仅占11%,同时,相当一部分患者在临床症状上有一定的隐匿性,这给痛风的临床诊断带来了更大困难[7]。目前,临床上对于痛风患者的诊断方法多种多样,除了常见的X线检查以及CT检查外,MRI也是临床上应用较广泛的一种痛风诊断手段,然而,这些诊断方式在检查结果仍均不够理想,其在患者早期诊断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有待提高。双源CT双能量技术在扫描时间上相对较短,且具备良好的无创性,加之操作方法更為简便,应用优势更为明显。首先,通过使用双源CT双能量检查技术,能够实现对尿酸盐以及钙盐的有效区分,同时针对不同部位的尿酸盐结晶沉积状况进行有效显示,且能够对患者的骨质破坏程度进行有效反应。其次,双源CT检查具备两个球管,两者保持相互垂直,可发出两种能量射线,能够对患者开展同步螺旋扫描。通过双源CT检查,能够对机体组织化学成分图像进行有效获取,并进一步凸显其特征性,能够为磷酸盐、草酸盐、尿酸盐以及混合型无机盐进行科学区分,同时,该检查手段在对尿酸盐结晶进行扫描时显示出的特异性较高。最后,双源CT双能量技术可针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不同关节实施快速扫描,同时形成画质较清晰的影像,能够对痛风石具体体积进行准确计算,从而实现对患者尿酸结晶的科学鉴别,即便是患者处于缓解其阶段,同样可通过双源CT对其痛风石状况进行清晰显示,有利于大大改善其诊断灵敏度[8]。
  总而言之,针对痛风开展诊断的过程中,双源CT双能量技术能够发挥良好的应用优势,且其诊断特异性以及敏感性较高,兼具无创性以及可重复使用性,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隋文倩,陈秀晓,吴圆圆. 高频超声检查与双源CT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价值比较[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10):124-125.
  [2] 何晓清,梁汉欢,朱万寿,彭可雨,张洪. 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在痛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 河北医学,2017,23(02):193-196.
  [3] 刘伟文,纪建松,程星遥,王伟康,李程超,刘政. 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诊断痛风尿酸盐结晶的临床价值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7,20(S1):244-246.
  [4] 韩丹,史丽璞,刘志队,郇稳. 彩超和双源CT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民康医学,2017,29(15):60+109.
  [5] 何晓清,朱万寿,梁汉欢,彭可雨. 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J]. 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8,27(02):171-177.
  [6] 刘磊,武丽君. 双源CT双能量技术在痛风诊断中的初步应用研究[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5):144-145.
  [7] 关舒元,郭濴,梅昂. 双源CT对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J]. 医药论坛杂志,2014,35(10):156-158.
  [8] 张凯,侯刚强,薛水培. 双源CT对痛风性关节炎早期诊断的价值[J]. 中国当代医药,2016,23(16):119-1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157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