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  > 中国论文网 > 
  • 医学论文  > 
  • 重组尿激酶原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CK-MB、cTnI水平的影响

重组尿激酶原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CK-MB、cTnI水平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组尿激酶原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的影响。方法 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41例。对照组给予PCI术+常规药物+替罗非班治疗, 观察组给予PCI术+常规药物+替罗非班+重组尿激酶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手术前后CK-MB和cTnI水平;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后, 观察组LVEF(65.53±5.53)%高于对照组的(61.38±4.38)%, LVEDD(46.43±4.08)mm、LVESD(50.39±2.46)mm均小于对照组的(51.03±4.37)、(53.62±2.63)mm,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 两组CK-MB及cTnI水平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2 h, 观察组CK-MB及cTn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兩组均无死亡情况, 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4.88%低于对照组的21.9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尿激酶原联合替罗非班能够减轻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的心肌受损程度, 改善心功能指标、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重组尿激酶原;替罗非班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2.052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出现急性阻塞, 导致心肌肌肉因缺乏血液供给出现坏死的现象。该病在临床上多会伴有剧烈且持久的胸骨后疼痛, 通过休息以及硝酸酯类药物无法完全缓解, 多会病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等症状, 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目前, 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主要采用PCI术, 虽然该手术的血管疏通率较为理想, 但因术中血栓的负荷较严重, 容易发生无复流[2]。重组尿激酶原是一种新型的溶栓药物, 其具有溶解血栓的作用, 而替罗非班则对血小板膜糖蛋白受体起到拮抗作用[3]。本探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行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 探讨重组尿激酶原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CK-MB和cTnI水平的调节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 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41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 女14例;年龄38~70岁, 平均年龄(58.64±6.92)岁;梗死部位:下壁12例, 前壁23例, 右室6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6例, 女15例;年龄38~70岁, 平均年龄(57.83±6.63)岁;梗死部位:下壁13例, 前壁22例, 右室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 2. 1 纳入标准 ①与2001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发布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4]诊断标准一致;②未在发病12 h内接受溶栓治疗。
  1. 2. 2 排除标准 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②凝血功能障碍者;③对研究药物有禁忌或无法耐受的患者。
  1. 3 方法 两组患者在PCI术前均静脉注射肝素(百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84042)100 μg/kg, 并常规给予氯吡格雷片(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20018)300 mg以及阿司匹林(陕西新丰禾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61020146)300 mg;对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确定靶血管的病变情况, 利用血栓抽吸管进行抽吸, 之后根据每例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球囊扩张。对照组患者于冠状动脉注射替罗非班(武汉武药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41164)10 μg/kg。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天士力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S20110003)10 mg。
  1. 4 观察指标 ①手术后1周, 采用飞利浦EPIQ 7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江苏安茂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国食药监械进字2014第3234062号)检测所有患者的心功能指标, 具体为LVEF、LVEDD、LVESD。②分别在手术前以及手术后12 h抽取患者静脉血, 检测CK-MB和cTnI的水平。③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包括死亡、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心功能指标 手术后, 观察组LVEF(65.53±5.53)%高于对照组的(61.38±4.38)%, LVEDD(46.43±4.08)mm、LVESD(50.39±2.46)mm均小于对照组的(51.03±4.37)、(53.62±2.63)mm,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心肌受损程度 手术前, 两组CK-MB及cTnI水平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2 h, 观察组CK-MB及cTn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两组均无死亡情况, 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4.88%低于对照组的21.9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阻塞供血不足, 从而导致心肌缺血坏死。近年来,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该病通过药物或休息无法完全缓解且会伴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不良事件,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5]。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的原则是挽救濒死的心肌、减少梗死的面积, 恢复心脏功能以及处理各种并发症。目前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主要是PCI术、溶栓治疗以及药物治疗等, 其中PCI术是保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命安全, 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治疗方法[6]。
  重组尿激酶原作为一种具有高特异性的纤溶酶元激活剂, 其可以产生充足的纤溶酶并能够对纤维蛋白起到降解作用。此外, 该药在降解血循环中的凝血因子与纤维蛋白原均能起到较佳的效果, 特别是针对新形成的血栓起效更快[7]。替罗非班为可逆性非肽类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 其能够阻止纤维蛋白与糖蛋白Ⅱb/Ⅲa的结合, 从而达到阻断血小板聚集的目的。通过本探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心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提示两者联合使用对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发挥重要的作用。cTnI作为肌原纤维AFP酶的抑制单位, 其释放量与心肌损伤程度呈正比, 可以更好的反映心肌受损的程度, 且CK-MB是反映心肌坏死的标志性指标[8]。研究结果还显示, 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CK-MB以及cTn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提示重组尿激酶原联合替罗非班能够减轻患者的心肌受损程度。此外, 观察组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也提示了重组尿激酶原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能够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 重组尿激酶原联合替罗非班能够减轻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的心肌受损程度, 改善心功能指标、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白颖, 丛佳林, 程淑莉, 等.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糖尿病人群的临床特点及随访研究.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9, 40(6):692-696.
  [2] 周红梅.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的早期康复护理体会.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22):1-3.
  [3] 郝清卿, 王立立, 安少波, 等. 重组尿激酶原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作用.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7, 33(21):8-10.
  [4] 中華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1, 29(12):710-725.
  [5] 刘晓娟, 王岚峰. 首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期间心力衰竭的相关因素.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7, 38(6):687-691.
  [6] 王丽荣, 李萌玫, 王旭.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围术期心肌梗死影响因素分析及近期预后. 中国临床医学, 2017, 24(4):615-619.
  [7] 魏来.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8, 27(6):23-27.
  [8] 安玉增, 尹菲, 赵仁强. miRNA-499、cTnI、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9, 22(1):33-36.
  [收稿日期:2019-11-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2280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