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阿托品与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腹痛的疗效评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比较阿托品与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急性腹痛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0例。对照组采用阿托品进行治疗, 观察组采用间苯三酚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5、30 min, 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 且治疗后15、30 min观察组VAS评分(5.21±1.04)、(1.24±0.5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6.76±1.56)、(2.11±0.78)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 低于对照组的24.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腹痛能显著降低患者疼痛程度, 且不良反应明显少于阿托品, 值得在臨床推广。
  【关键词】 急性腹痛;间苯三酚;阿托品;视觉模拟评分法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3.054
  急性腹痛主要是由平滑肌受刺激引起的痉挛性腹痛, 是临床内科的常见急症, 具有起病急、患者主观疼痛感强烈等特点[1]。引起急性腹痛的原因包括消化系统、胆道系统、泌尿系统等炎症反应, 由于发病原因多样, 患者自身难以确定, 是临床救治的重点疾病, 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临床上通常采用阿托品药物进行止痛治疗后再根据病因进行对症治疗, 但阿托品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多, 如尿潴留、心跳加快、口干等[2]。间苯三酚是一种止痛特效药, 具有起效迅速、不良反应少等特点[3], 本文主要观察比较间苯三酚与阿托品治疗急性腹痛的止痛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2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00例急性腹痛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15~60岁, 平均年龄(38.34±10.89)岁;病程1~6 h, 平均病程(2.67±1.86)h;病因:急性肠胃炎21例, 胆囊炎、胆结石23例, 输尿管结石6例。观察组患者年龄15~60岁, 平均年龄(37.79±10.12)岁;病程1~6 h, 平均病程(2.51±1.72)h;病因:急性肠胃炎16例, 急性胆囊炎、胆结石17例, 输尿管结石17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病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获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腹痛的临床症状表现者:患者脐周围和上腹部痉挛性疼痛, 起病急, 伴有或不伴有恶心呕吐症状;②年龄15~60岁、无胃肠道手术史者;③疑似为腹部脏器内脏平滑肌痉挛引起腹痛者;④伴或不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的腹痛患者;⑤同时满足阿托品、间苯三酚在治疗急性腹痛时的药理作用, 无临床禁忌证、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①腹痛症状与体征不符, 检查证实主动脉瘤、主脉夹层破裂、缺血性肠病及血管性疾病引起的肾绞痛伴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
  ②存在心脏高危因素的患者, 心血管疾病引起的腹痛者伴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③腹痛原因不明, 肠系膜栓塞的可能合并恶性肿瘤者;④对于男性急腹症患者, 排除绞窄疝;对于儿童急腹症者排除睾丸扭转;⑤育龄期女性;⑥青光眼和前列腺肥大者;⑦溃疡性结肠炎、反性食道炎的腹痛患者;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腹痛患者;⑨腹部有明显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 其他明显有外科急诊手术指征的腹痛患者。
  1. 3 方法 对照组采用阿托品进行治疗, 硫酸阿托品注射液(浙江瑞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3020465, 规格:1 ml∶0.5 mg)肌内注射, 50 mg/次。观察组采用间苯三酚进行治疗, 间苯三酚注射液(武汉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国药准字H20057106, 规格:4 ml∶40 mg)肌内注射, 120 mg/次。两组均治疗1次。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 4. 1 临床疗效 根据两组用药后疼痛缓解情况判定临床疗效, 分为显效、好转和无效。用药后30 min内疼痛全部消失记为显效;30 min内疼痛有所好转且VAS评分<3分为好转;用药后30 min内疼痛并未改善且VAS评分>3分记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好转)/总例数×100%。
  1. 4. 2 治疗前后疼痛情况 治疗前和治疗后15、30 min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4]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价。
  1. 4. 3 治疗后不良反应 治疗后30 min内对患者口干、视力模糊、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比较。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5、30 min, 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 且治疗后15、30 min观察组VAS评分(5.21±1.04)、(1.24±   0.5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6.76±1.56)、(2.11±0.78)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 3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后24 h,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 低于对照组的24.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急性腹痛是临床内科常见病症, 病因复杂, 病情严重。阿托品是常见的止痛药物, 临床有研究将其用于急性腹痛的治疗中疗效尚可, 但不良反应较多, 临床大多将其作为抢救药物使用, 但不提倡其用于急性腹痛的治疗。间苯三酚是一种非抗胆碱药物, 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原因在于间苯三酚是一种非罂粟碱类及非阿托品类的平滑肌解痉药, 可以直接作用于平滑肌, 且在起效过程中不产生抗胆碱能的效应[4], 因此不易发生不良反应。
  现代药理学[5]发现, 间苯三酚可以直接作用于急性腹痛患者的胃肠道平滑肌, 通过解痉作用降低患者疼痛反应。有研究[6]将间苯三酚用于人工流产的镇痛中, 发现其可顺利扩张宫颈, 同时解除子宫痉挛, 减少患者痛苦, 但不影响子宫收缩。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15和30 min, 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 且治疗后15和30 min观察组VAS评分(5.21±1.04)、(1.24±0.5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6.76±1.56)、(2.11±0.78)分, 差異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提示间苯三酚较阿托品在治疗急性腹痛时, 在止痛效果上效果显著, 不良反应发生明显少于阿托品。急性腹通大多由胃肠道、胰腺、胆囊等脏器炎症反应引起, 疼痛使机体剧烈应激, 加重炎症反应。急性腹痛患者由于胃肠道平滑肌痉挛引起疼痛, 使疼痛加剧[7]。间苯三酚可通过解除平滑肌的痉挛而起到止痛作用, 显著减轻急性腹通患者的疼痛情况, 缓解机体疼痛应激, 从而缓解机体炎症反应, 降低患者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应激因子疼痛水平。陈欢欢等[8]研究显示, 间苯三酚有类似黄酮类物质的抗氧化作用, 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炎症引起的机体氧化应激。此外, 动物实验[8]显示, 间苯三酚可有效抑制小鼠巨噬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IL)-1β、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反应因子的能力, 提示间苯三酚在抑制炎症反应方面疗效显著, 可进一步缩短止痛时间。
  综上所述, 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腹痛能显著降低患者疼痛程度, 且不良反应明显少于阿托品, 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任东升, 卢云, 陈星, 等. 基于“通至邪出”理论探讨急性炎症性腹痛的治疗. 中国中医急症, 2019, 28(7): 1235-1237.
  [2] 鲍静影, 张俊, 汪洋, 等. 预防性皮下注射阿托品用于瑞芬太尼分娩镇痛临床观察. 安徽医药, 2018, 22(3): 502-505.
  [3] 胡媛. 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急诊老年痉挛性腹痛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 10(1): 187-188.
  [4] 邓超, 李景辉, 吴平安. 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6, 32(18): 1653-1656.
  [5] 吴建波, 杨建纲, 殷莉波, 等. 间苯三酚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5(2): 196-200.
  [6] 李影, 俞富祥, 叶媛媛, 等. 间苯三酚在急诊胆绞痛治疗中的应用.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6, 46(3): 220-222.
  [7] 贾昭, 吴丙美, 翟健, 等. 间苯三酚对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术后血清胆红素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医学综述, 2017, 23(6): 1227-1230.
  [8] 陈欢欢, 洪莉. 间苯三酚对IVF/ICSI-ET治疗出现子宫内膜负向蠕动波的不孕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7, 9(8): 65-67.
  [收稿日期:2020-03-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2285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