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通心络胶囊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案例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病历摘要
  患者,男,75岁。左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清1天。1天前患者晨起突然自觉左侧肢体无力,无法起床,伴有口齿不清。无头晕头痛、意识不清、恶心呕吐、二便失禁。家人遂将患者送到我院。
  既往有10余年的糖尿病病史,一直应用口服降糖药(消渴丸)治疗,空腹血糖控制在7~9 mmol/L,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8%~10%。否认有高血压、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有过20余年的烟酒嗜好,现已戒除。
  体格检查T 36.6℃,R 19次/分,P 78次/分,BP 132/87 mmHg。体型中等,神志清,反应较为迟钝,口齿模糊,对答切题。神经系统检查:左侧鼻唇沟浅,伸舌俯左,咽壁反射减退,左侧肢体肌张力减退,右侧肢体肌张力正常,左侧肢体肌力Ⅲ级,右侧肢体肌力Ⅴ级,四肢睫反射(++),双侧Hoffmann征(一),双侧Babinski征(一)。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9.2 mmol/L,糖化血红蛋白8.43%;总胆固醇5.4 mmol/L,甘油三酯2.0 mmol/L,高密度脂蛋白1.1mmol/L,低密度脂蛋白2.9 mmol/L。心电图,V1-3导联ST段下移。颈部血管彩超:双侧颈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头颅CT:右侧基底节区新鲜梗死灶。
  初步诊断 糖尿病性脑梗死。
  治疗经过 由于该患者的病情相对较轻,仅在门诊行口服药物治疗。开始治疗时通心络胶囊4粒/次,3次/日。用药3个月后,患者左侧肢体无力明显好转,左侧肢体肌力Ⅳ级,言语较为清晰。将通心络胶囊减为3粒/次,3次/日。再用3个月后左侧肢体肌力V级(正常),言语恢复正常时将通心络胶囊减为2粒/次,3次/日,再维持治疗3个月。通心络胶囊治疗9个月后复查CT示右侧基底节区梗死灶消失。
  糖尿病用药将消渴丸改为二甲双胍0.5 g,3次/日;吡格列酮30 mg,1次/日。1个月后监测空腹血糖为7.3 mmol/L;3个月后空腹血糖为6.2mmol/L,糖化血红蛋白5.9%。在9个月的随访期间内空腹血糖<6.5mmol/L,糖化血红蛋白均基本稳定在<6.5%。
  讨论
  糖尿病是脑梗死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无论是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其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都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4倍。
  通心络胶囊是根据中医络病理论研制而成,其中的人参大补元气,鼓动气血运行,配合赤芍药、地鳖虫、水蛭等活血化瘀,虫类药全蝎、蜈蚣、蝉蜕等搜风通络,从理论上说更符合脑梗死“久病入络”之观点。
  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通心络胶囊具有以下作用:①保护血管:可以有效保护血管内皮,提高内皮细胞的抗缺氧能力,修复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原因而受损的血管内皮,保持血管内皮的完整光滑。血管内皮得到保护,脂类等物质就不会沉积在血管壁上阻碍血流,血管能够畅通无阻,心脑血管病自然就不会发生。②有效稳定已形成的斑块:现代研究表明,通心络胶囊可以有效稳定已形成的斑块,以防止斑块破裂引发心脑急性事件。③促进血管新生:通心络胶囊不仅能够保护脑微血管的形态完整,还能够促进坏死的脑区域生长出新的血管,从而恢复脑组织畅通的血液供应,这样就缩小了脑梗死面积,各种后遗症状就会不断得到改善。由此可见,通心络胶囊具有多靶点、多方位、多层次的作用机制,具有治疗和预防脑梗死的“双重”效益。
  本例患者口服通心络胶囊后不仅肢体无力和言语不利得到了满意的恢复,未留下任何后遗症,而且节约了医疗费用。同时,连续9个月应用通心络胶囊对巩固疗效、预防复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通心络胶囊是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的理想中成药,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4913071.htm